省委全体会议讲话
时间:2022-10-10 04:37:00
导语:省委全体会议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总书记在五中全会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五中全会和总书记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组织大规模调查研究,确定了**年为农牧民办的十件实事,召开了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组织万名干部进村入户,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认真解决农牧民关心的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制定规划,开展试点,整治村容村貌,狠抓春季生产,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为开好省委全会作了思想、组织和工作上的准备。
一、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增强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十五”以来,我们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发展,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农牧业和农牧区正在发生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农牧民增收渠道拓宽,五年里劳务输出总量翻两番,非农收入比重由36.7%提高到44%;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7万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490元增加到2165元,人均住房面积由15.3平方米增加到18平方米,农牧民生活水平总体接近小康。
———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发生积极变化。五年来,农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55%扩大到65%,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54%提高到58%。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增长方式开始向依*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转变。
———农牧区基础条件显著改善。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全省用于农牧区的投入累计达170多亿元,比“九五”增长70%以上。实现了乡乡通公路、行政村基本通公路,解决了118万人、44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电网建设与改造、送电到乡工程受益群众22.8万人,建成农区日光节能温室近5万亩、牧区畜棚面积531万平方米,89%的牧户实现了定居,农村沼气受益群众23万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农牧区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取消了农牧业税,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粮食流通体制、农村信用社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农牧民合作经营组织在实践中有了新的发展,征地制度改革不断完善,被征地的农牧民的长远生计受到重视,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
———农牧区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6.8%;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五年培训农牧民280万人次,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得到提高。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少生快富”试点工程扎实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重要进展,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
———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农牧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三级联创”和“三培双带”活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领导核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乡村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农牧民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积极推进农牧区精神文明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建设平安乡村,保持了社会稳定。
农牧区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必须把党的农村政策与青海实际相结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尊重规律、顺天而行,尊重实践、顺势而上,尊重群众、顺心而为;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把解决好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可以说,农牧区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使全省各族农牧民群众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谋发展、思和谐、奔小康的信心。一个全社会关心农牧业、关注农牧区、关爱农牧民的氛围正在形成。面向未来,我省农牧业、农牧区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农牧业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低,贫困面大,持续增收困难多;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农牧区面貌仍然比较落后;(上接第一版)农牧区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尚未根本解决,深化改革和保持农牧区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在历史发展中积累的,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它们相互交织、影响面广,解决难度大。因此,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领导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带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充分认识到,现阶段青海发展滞后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农牧区,贫穷问题的重点主要在农牧民。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农牧民收入上,而且表现在农牧区社会事业和农牧民的全面发展上。青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农村牧区更为艰巨。我们一定要把“三农”问题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中去谋划,通过新农村建设,推进农牧业、农牧区和农牧民全面发展,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要充分认识到,青海是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农牧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大多数,农牧区的和谐稳定是全省和谐稳定的基础。如果农牧民长期贫困,农牧区长期落后,整个社会的和谐就无从谈起。我们一定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变农牧区落后面貌,加速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构建和谐青海打下坚实基础。
要充分认识到,青海农牧业自然禀赋差,自我发展能力弱,仅*农牧业、农牧区、农牧民自身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使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机统一起来,探索建立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青海来讲,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
二、全面把握,突出重点,继续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为根本,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牧民素质为关键,以改变乡村面貌为着力点,以深化农牧区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农牧区基层组织为保障,全面推进农牧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牧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扎实的努力,使农牧区经济增长方式有新转变,生产生活条件有新改善,农牧民素质有新提高,乡风村貌有新改观,基层民主有新进步,使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在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始终坚持发展第一。加快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广大农牧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农牧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牢固树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观念,加大对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活质量、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投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牧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坚持开放融入。开放融入是加快农牧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扩大开放,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国发展新格局,在融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转移农牧民、减少农牧民、富裕农牧民。
始终坚持城乡联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必须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加快建立工农、城乡互动、联动的机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把现实和可能结合起来,把长远和当前结合起来,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真正把这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大事办实办好。
(一)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加大投入,在“多予”上下功夫。“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要建立和完善对“三农”投入的增长机制,切实做到对农牧业、农牧区和农牧民的投入都要有明显增加。新农村建设为金融体制改革和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调整信贷资金结构,完善支农便民的服务体系和功能,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贴息、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向农牧区流动。要结合“办实事”项目的实施,引导农牧民通过投资投劳等方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总之,要通过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力量和农牧民自身的努力,建立起稳定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随着各方面对农牧区投入的逐年加大,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省上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县一级要注重整村推进。要加强资金监管,严格防止挤占、挪用支农资金,对违反纪律的要严肃处理,确保支农资金用到项目上、用到农牧民身上。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农、城乡互动机制建设。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要注重发展农畜产品、民族用品加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更多地吸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反哺农业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西宁、格尔木要扩大城市容量,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好人口聚集、服务延伸、辐射带动作用;州府县城所在地城镇,要不断提高承载能力,为农牧民转移、就业、居住、子女就学、医疗和劳动保障创造条件。要为农牧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认真落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农牧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组织工业、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各类人才对口支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功立业。
(二)发展生产力,繁荣农牧区经济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我省农牧业总体上是传统农牧业,但具有明显的高原特色和一定的比较优势。我们要紧紧抓住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三个重点,着力转变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牧业。要加快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把马铃薯、油菜、蚕豆、中藏药材、制种等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继续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和设施畜牧业,稳步发展草地畜牧业,“十一五”末,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达到65%。要进一步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把一批特色产品打造成特色品牌。科技进步是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要加快农作物及畜禽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培育发展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科技示范大户,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社会化的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力争科技进步对农牧业的贡献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必由之路。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突出重点,加快扶持藏毯、牛羊肉、乳业、中藏药、蜂产品等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加快发展各类农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到2010年,全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25%,产业化经营组织对农牧户的带动面达到40%。
要加快调整农牧区经济结构,积极发展以商贸、餐饮、运输、旅游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鼓励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经营网点向村镇延伸,完善农牧区现代流通网络和市场服务功能。供销合作社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开展联合、合作经营,搞活农畜产品流通,保障农牧民生产资料的供应。
(三)千方百计增加收入,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
当前,农牧民增收势头比较好,一季度现金收入增长12.6%,这是多年少有的。保持这种势头,建立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农牧业内部增收,一手抓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非农收入。这里我想重点强调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问题。转移农牧民、富裕农牧民,一方面要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扩大本省吸纳农牧民转移就业的容量;另一方面,要抓住全国特别是东部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机遇,因势利导,促进农牧民到省外创业。
有两个关键环节要抓好,一是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二是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要继续改善农牧民进城务工经商环境,切实保障务工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增加农牧民收入,还有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途径,就是要落实好国家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处理好省内重点工程建设与工程区农牧民增收的关系,把重点项目建设与实现农牧民增收结合起来,多策并举,确保“十一五”末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我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重。抓好扶贫开发,就是抓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基本方针,集中力量抓好整村推进等工作,并积极探索“三江源”地区的扶贫新方式。“十五”期间,我们已经实施了451个村的整村推进,今年又安排了222个村,力度明显加大。实践证明,这样做深受农牧民欢迎,效果很好。要把整村推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强化工作举措,着力培育致富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口素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到“十一五”末,确保农牧区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
要加强农牧区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牧区社会保障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和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农牧区特别是失地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逐步建立适合务工农牧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是当前农牧民反映强烈、要求迫切的问题。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的有利时机,坚持整合资金,每年办一批实事。今年这项工作进展较快,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责任,继续抓紧抓好。整个“十一五”期间,我们要使农牧区基础设施面貌有一个大的改观。要继续搞好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和病险库治理,推进自来水进村入户,努力缓解工程性缺水状况,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农牧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继续搞好电网建设与改造,加快推进送电进村入户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以煤代薪,基本解决缺燃料、缺电的问题。加大通乡油路和村级道路硬化建设力度,使有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通公路,90%的乡镇通油路,75%的行政村实现道路硬化。采取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加强农牧区通信建设,力争农牧区电话覆盖率达到90%。
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当前,不少地方已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根据各自不同情况,有特点、有侧重地开展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形成了不少好的做法。总结各地和群众的经验,村容村貌整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最基本、最急需,经过努力可以办到的事情做起,动员组织群众,区别农村、牧区不同情况,治理脏、乱、差。农村要突出抓好治理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六乱”问题;牧区可在有一定规模的牧民定居点,组织清垃圾、建卫生厕所。要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经常性的卫生保洁制度,努力改变农牧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要大力开展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工程,把村庄绿化和庭院绿化结合起来,美化生活环境。力争在“十一五”期间,结合村庄道路硬化、沼气池建设、改水、改厕等项目的实施,使农牧区村容村貌有明显改观。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牧民
加强农牧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要加快发展农牧区教育事业。重点抓好“两基”攻坚,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完善“政府办学、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到**年,在全省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抓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集中力量扶持一批职业教育学校,依托中小学、县级培训机构,健全农牧民培训网络,加大培训力度,培育实用型人才,实现培训输出百万农牧民的战略目标。
加快发展农牧区卫生事业。强化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责任,巩固新型合作医疗成果,完善筹资、管理、监督和补偿机制,逐步提高政府对参合农牧民的补助标准。加强以县医院、民族医院、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站、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农牧区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疫病的普查和防治力度,努力提高处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继续实施农牧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服务措施和目标责任,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科技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广大农牧民知荣辱、革陋习、树新风。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地等设施建设,扶持农牧民业余文化队伍和文化专业户,积极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群众文体活动,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牧区电影放映工程,为农牧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服务。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文明村镇、星级农户、诚信村民等创建水平,吸引农牧民群众广泛参与,使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进村入户到人,不断提升农牧区社会文明程度,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六)深化改革,增强农牧区发展活力
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牧区综合改革。目前,**农牧区综合改革的试点已基本结束,总的来看,方向对头,成效明显,积累了宝贵经验。省委、省政府考虑,今年下半年适时推广试点经验,在全省全面开展农牧区综合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继续深化农牧区金融改革。巩固农牧区信用社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增强服务能力,扩大向农村特别是牧区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支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农牧业、农牧区信贷投放,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发展农村信贷担保机构。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解决好他们的长远生计。深化国有农场改革。推进农业保险、户籍、社会就业等管理体制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七)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牧区和谐稳定
进一步巩固扩大农牧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继续采取上下联动的办法,不断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要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重点抓好村党组织建设。继续开展“三级联创”活动,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农牧区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三培双带”活动,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进一步落实各项民主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搞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确保广大农牧民群众真正享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加强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建设,实行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规范村级事务和村民行为。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全面落实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让农牧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改进村民民主议事方式,引导和组织农牧民运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机制,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保持农牧区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妥善处理农牧区各类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进一步健全来信来访工作机制,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对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农民工工资拖欠等方面引发的矛盾纠纷,及时排查调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要切实加强农牧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水平,依法打击各种犯罪和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确保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全省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一定要加强领导,把这件事关全省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好。
第一,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协调。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践中,一定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尤其是政府主导与农牧民主体的关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建设新农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不断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政府要通过制定规划、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统筹协调来加强服务和指导。各有关部门都要明确和牢记各自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任务,树立全局观念,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县、乡两级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新农村建设上,(上接第二版)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自己切身利益的关系,克服依赖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建设美好家园,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牧民的自觉行动。
第二,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情况不同、起点不同,应在贯彻“二十字”总要求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市和重点城镇的周边地区,应着力通过联动机制,整体规划、统筹建设,进一步融入城镇发展之中,力争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前列;条件较好的农村,要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努力实现突破性进展;干旱山区和贫困地区,要注重帮助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整村扶贫开发,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拓宽增产增收渠道;环湖牧区应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高效畜牧业,搞好生产和生活设施的配套与完善。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生产、生活区相对分离,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三江源地区,应结合实施好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旅游业,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搞好生态移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各地都要注重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和实际需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牧民群众的意见,突出特色,增强可行性和操作性,做到简洁实用,让农牧民一看就明,一听就懂。要继续抓好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第三,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建立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流向农村牧区,支持农牧业,服务农牧民;动员鼓励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要加强舆论宣传,各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中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四,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带着对农牧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农村牧区第一线,加强调查研究,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驾驭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水平,结合县乡换届,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举办研讨班、现场会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特别是县、乡、村干部的培训,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工作落实。
- 上一篇:先进性教育表彰会议讲话
- 下一篇:高阶段动员大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