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人才会议讲话
时间:2022-10-09 11:09:00
导语:全市人才会议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省和常州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市力争“两个率先”、加快富民强市的人才战略进行全面部署的重要会议。刚才,崔国伟同志代表市委对我市人才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埭头镇、市教育局和上上电缆集团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会议还向28名市优秀拔尖人才颁发了证书,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荣誉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知识分子表示崇高的敬意!
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蓬勃兴起。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兴衰成败。面对人才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一定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站在加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加强人才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科学判断。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今年以来,中央政治局、省、常州分别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才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今年已多次研究人才工作,成立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加强人才工作的有关政策文件。市政协今年还把人才工作列为专题调研课题,深入调研,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的观念,改革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调整一切不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把各类人才聚集到富民强市、力争“两个率先”的旗帜下,努力开创我市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二)加强人才工作,是加快发展,力争“两个率先”的根本保证。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确定了我市力争“两个率先”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表,提出到2007年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各项工作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有一流的经济、一流的城市、一流的环境,而且要有一流的人才作支撑;不仅要成为产业高地,更要成为人才高地。要努力在实现“两个率先”过程中,逐步形成在各领域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群体,使人才优势成为我市最重要的竞争品牌。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有了较大的突破,但与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全市人才总量不足,每万人拥有人才数量仅590人,象昆山已达到1167人,列全国县市之首。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非常紧缺,人才国际化和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人才使用效率不高,存在浪费现象。此外,人才分布也不均衡,机关事业单位多,企业一线少,大集团公司多,民营企业少。**要实现“两个率先”,在苏南城市群中获得相称的地位,急需眼界开阔、心胸开阔的领导干部,急需知国际懂市场、有开拓魄力的经营管理者,急需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专业技术带头人。要把人才放到与项目、资金同等重要的位置,象抓招商引资一样抓人才工作,象为投资者服务一样为人才服务,使人才成为我市加快发展进程中最具活力的增长源。
(三)加强人才工作,是应对人才资源争夺的迫切要求。
我市加快发展、力争“两个率先”的进程,是一个大开放、大发展,与国际经济大融合的过程,也是同兄弟地区合作与竞争、争先与赶超的过程。人才是稀缺资源,也是区域竞争的焦点。在人才问题上,同样存在马太效应。经济发展快的地方,人才就相对集中;发展水平越低,人才就越紧缺。无论是苏南先进城市还是跨国公司,都把人才战略放在突出位置,不惜代价集聚人才。今年,长三角区域之间人才流动全面解禁,人才流动更加自由和灵活,不难预见,今后人才的争夺和竞争将更加激烈。近年来,我市人才流失现状不容乐观,**籍本科生回溧总数每年都不超过1/3。人才的流失,既客观反映了我们与先进地区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也凸现了我市人才工作存在的不足。人才工作尚未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人才成长与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宽松,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等亟待完善;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还不高,有序流动不够规范,人才不足与人才浪费的现象并存;人才资源开发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等薄弱环节亟待加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加大人才工作的改革创新力度
目前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表面看是人才的数量、质量问题,但根本性的问题还是在机制上,当前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应当是机制创新。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机制问题,全市各级一定要有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切实按照人才建设的规律办事,不断健全和完善用人机制,真正使**成为优秀人才向往的地方、集聚的地方,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
一是完善人才的市场配置机制。
人才资源配置,离不开人才市场这个载体。人才市场发展水平越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必须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宏观调控、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努力建设高水平、高效率的人才市场,推动人才资源的培养、配置、使用全面市场化。加快构筑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办好基础性人才市场,加快发展农村人才市场,进一步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从实际出发,尽快开放人才中介市场,加快人才市场向竞争主体的转变,实现政府委托管理职能与中介服务职能的分离,推进人才中介机构的市场化、产业化,真正实现从“办市场”向“管市场”的转变。要切实提高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人事,建立人事仲裁制度,加快人才评价、人才培训、人才交流、人才信息、人才服务手段的产业化进程。建立人才资源社会预测、信息收集、趋势监控、流动引导的信息化网络,定期分析,需求,调控导向,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是推行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才柔性流动已成为人才工作的一个新特点,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户口不迁、编制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据统计,上海近年通过“柔性流动”机制,不迁户口到沪工作的国内人才就有2.8万人。深圳通过柔性机制引进的暂住户口人才达36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54%。实践证明,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成本低,效果好,有利于加强国内外智力、技术和人才交流,拓宽人才资源开发的空间,提升人才资源的开发度。我市的人才工作,也要主动适应这一新的走向,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引才观念,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以各种灵活方式引进国内外智力,除调动外,可采取咨询、短期聘用、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聘请顾问、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智力。要加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争取各类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兼职服务,进行智力成果转化。
三是深化人才的业绩分配机制。
大力倡导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激活分配机制,真正使一流的人才得到一流的待遇,一流的贡献得到一流的报酬。大胆探索并完善要素分配机制,积极推行经营管理者持股经营制度。加强智力资源资本化的制度创新,建立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技术创新人员持股制度,加快智力资本人格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步伐。企业应当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将年薪制、利润分享、年度奖励、现金分配、风险收入、养老保险与技术入股、股份期权、红利扩股、风险投资等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分配形式的多元化。对特殊人才,大胆采取切实可行的分配方式,依照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自主确定各类人才的待遇,确保一流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是建立人才的多元投资机制。
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努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要发挥政府在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上的导向作用,对紧缺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的培养,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开发资金到位。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吸纳人才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吸纳人才的能力。要发挥社会投资的补充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对人才资源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要制定有关政策,注重引导,加强管理,规范有序,逐步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体系,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人才资源开发局面。
五是形成人才的终身教育培训机制。
**所需要的人才,既要立足当前,更要面向未来;既要立足**,更要面向世界。在人才的继续教育上,要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走出新路。着眼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抓紧培养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关键领域的高级人才和急需人才,包括具有较高素质和技能的高级技工队伍。着眼于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抓紧培养熟悉国际经贸规则和经济运作的国际型、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着眼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抓紧培养金融保险、法律、公共管理、交流传播和现代管理等新兴服务业方面的高级人才。要充分利用日益发展的社会教育培训资源,鼓励企业和教育机构合作培训人才,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的人才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格局。建立外向型、开发式的培训机制,根据人才市场配置要求,人才国内国际流动的现实,有计划有组织地将优秀人才选派到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业集团,包括国外跨国公司、有关外资企业的重点领域进行培养锻炼,提高他们掌握先进管理知识、熟悉国际运作惯例和接受、追踪先进技术的能力。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营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社会环境,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三、切实加强和改善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人才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各级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的观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强化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人才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必须把人才工作目标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纳入到党委政府的工作计划中去,纳入到考核奖惩的办法中去,真正做到有规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市各有关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扎实工作,形成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制。
党政一把手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亲自抓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党政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人才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本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有爱才之心,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人才,从感情上贴近人才;有识才之能,善于发现人才,准确识别人才;有容才之量,以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选才用才,善于包容、吸纳和凝聚各种人才;有用才之策,在人才培养上“扬长补短”,在人才使用上“扬长避短”,在人才保护上“扬长容短”,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其所能为我市经济发展服务。
(三)强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这次会议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全市各级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落实。现在我们工作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政策、措施、环境一样不缺,工作却上不去,打不开局面,说到底是缺少求真务实的作风,缺少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的干劲。全市各级一定要以加快发展为着眼点,以人才为工作主体,胸怀全局,超前谋划,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把一切有利于地方发展的人才政策用足用活用好,落到实处。还要把优化人才环境作为加强人才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把工作做细做实,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创业环境、政策环境、人居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
同志们,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让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齐心协力加快构筑人才高地,不断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富民强市、力争“两个率先”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