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大会讲话
时间:2022-10-09 10:32:00
导语:科技创新大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是在全市上下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召开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形势,主动迎接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新挑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成为一个城市加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从国际科技创新的形势看,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很迅猛,正孕育着新的突破。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进一步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技将进一步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问题开辟途径,纳米科技将进一步带来深刻的技术变革,空间科技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美国雄心勃勃地提出了“美国竞争力计划”,欧盟出台了强调区域创新的“创新绿皮书”,德国提出了“主动创新战略”,日本注重“增量性创新”,韩国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创新发展道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高点定位,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都在争取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主动权。
从国内科技创新的发展看,面对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我国把自主创新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国家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全面发展。全国科技大会以后,全国各地对自主创新给予了高度重视,纷纷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的战略,并作出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决定,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科技创新态势。
从全省科技创新的态势看,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以后,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了《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动员全省全社会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前不久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以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发展思路为指导,把科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驱动力,加强创新环境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提出,**年要突出把发展能源、水资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解决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抓住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获取装备制造业、材料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省产业竞争力的基点,集中力量取得关键性突破;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强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等领域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这些要求,是我们加强科技工作、推进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
从我市科技创新的现实看,**年全市科技大会之后,全市上下紧扣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主题,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以改造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不断改善创新环境,加大科技项目建设力度,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加快发展面临的形势还比较严峻,尤其是主体资源锐减,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水平较低;经济总量偏小,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大多数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弱;“两高一资”型企业比重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而我们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创新融资渠道不畅,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区域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不充分;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名牌产品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的复合型技术开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由此可见,我市科技创新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我们今后要着力解决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努力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为多元支柱产业培育和城市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市场竞争,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真正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坚持向科技创新要速度、要水平、要后劲、要效益,形成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高全市核心竞争力。要依靠科技进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依靠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型**建设的新发展
建设创新型**,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以培育多元支柱产业为目标,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带动提升原始创新,实现关键技术、核心领域和战略产业上的新突破。
(一)明确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部署,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认识和发挥比较优势,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意识,把科技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根本选择,坚持打科技牌,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以加速城市经济转型为主线,紧紧围绕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实施“四大民心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以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带动提升原始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
(二)明确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目标要求。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到2015年,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全民科技素质与创新意识明显提高,初步营造一个全民创新的环境;中心城区初步形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雏形,基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初步完备的创新制度和政策体系;造就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显著提高。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具有完备的创新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创新型产业、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队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更大提高。
(三)明确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基本原则。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来进行。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必须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全体人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要突出创新型城市建设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选取**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特别是要在推进八大支柱产业上开展创新活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三是坚持全面建设。中心城区创新与三县县城创新兼顾发展,工业创新与农业、第三产业创新兼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与传统产业创新兼顾发展,重点园区创新与全社会创新兼顾发展。四是坚持技术制度并重。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重视制度创新,以完备的创新制度支撑创新活动,保证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五是坚持开放开发并举。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各种创新要素聚集,形成创新的“洼地”效应;实行全方位创新,把创新活动开展到各行业、各领域,形成生机蓬勃的局面。
(四)明确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主要任务。要把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与城市经济转型、小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筑完善的企业创新体系,重点是提高企业创新管理水平,完善企业创新管理制度,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增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构筑完善集群创新体系,建设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推进产学研联合,提高集群创新的外向度。二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高等教育,尽快改变**无高校的局面,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合作建设实验室;多渠道增加对科技研发的投入,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树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开放式人才使用观,广泛吸引国内外高级专业人才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培养造就科技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三是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强化对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探索中小企业引导基金,发展科技型企业信贷担保机构,拓宽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评估和技术成果鉴定,鼓励知识产权申报,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专利扶持政策。四是建设科技创新园区。以“一园三区一基地”为依托,建设科技创新的平台,构筑科技创新高地,特别要发挥好中科院**高技术产业园的作用,建成研发、中试基地,使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五是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凝炼升华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精神;树立创新观念,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营造创新氛围,使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应用;搞好科学普及,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努力形成人人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
(五)明确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工作重点。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这不仅仅是目标,更重要的是过程。我们要着眼未来,扬长补短,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力量,努力攀登科技创新的新高峰。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中央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部署,我们实施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是:突出一条主线,就是培育多元支柱产业;走好三条路子,就是产学研联合之路,产业链延伸拓展之路,信息化带动之路;打造三个品牌,就是中科院**高技术产业园,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全国科技进步城市;抓好三项建设,就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创新环境建设。
三、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企业科技创新的新优势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只有每个企业重视自主创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一)加快产业链延伸。我市被国家列入资源枯竭转型城市,这为企业的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转型的主体是企业,转型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要看企业能否有效利用这一新的平台。如何利用平台,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产业链的延伸,凝练一批产业化项目。这项工作做好了,有助于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特别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各企业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产业链的延伸做成项目,把高新技术体现到项目上。每个企业都要从现有产业的实际出发,找准产业链延伸的切入点,找准产业链与高新技术的结合点,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产业链,或者把原有产业做成几个新的产业链。不仅要组织现有技术人员,参与凝练项目工作,而且要邀请科研院所参与企业产业链延伸项目的凝练,真正把城市经济转型当作企业的转型,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由于地理环境、人才队伍、技术水平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我市区域内各企业普遍缺乏开展科技创新的平台。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必须立足企业,用宽广的眼界寻找合作对象,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各企业要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了解掌握前沿性的技术信息,积极争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把本企业作为新技术开发“中试”基地,与他们联合建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充分运用科技、信息资源,为企业催生一批新的优势项目。要依托中科院**高技术产业园建立一个虚拟的技术孵化机构,把园区各企业与中科院相应院所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为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提供服务,帮助解决一些科技攻关难题,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平台。
(三)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的创新活动,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谋划长远发展。主要形式是,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等,借助外力研究、开发和改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主要目的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产品。有条件的企业,还要瞄准国际国内领先技术,培育新兴产业。要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和组织形式,鼓励开展科技创业,在相互参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建设科研生产联合体,推进产学研联合向全方位、集约化和规范化发展。要树立开放意识、合作意识,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加强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的技术合作活动。今年6月份,我市将举办一次产学研科技项目对接会暨**经济转型论坛活动,组织签约一批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希望有关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四)打造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紧密联系,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我们每一个企业家都要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意识,真正把科技创新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拥有科研实力的大企业和优势企业,要有开展自主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力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努力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作出贡献。
四、有效推动全面创新,努力形成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新局面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极大地激发出全社会的创造热情,从整体上提高全社会的创新素质,才能把科技创新战略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也才能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一)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目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信息化建设也刚刚起步,工业化的带动能力和信息化的推动能力都比较弱。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找准推动科技创新的突破口。要不断强化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主动对接省上提出的“一个振兴、六个做大做强”,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我市的八大支柱产业,以工业的强势发展带动信息化发展。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全市主导产业、社会事业中的运用,加快工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步伐,特别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在老企业的改造中,要注意转换管理控制系统的功能,嫁接最先进的信息化设施;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要注意信息产业的引进、生成,引进技术领先的管理控制流程,全面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步伐。
(二)坚持以科技**带动数字**,大力推动科技**与数字**的融合。近几年,在科技**的建设中,我们把数字**建设作为一个切入点,不仅增强了全社会的信息意识,也使**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逐步缩小。我们要把数字**建设作为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以科技**带动数字**,以数字**推动科技**。我们已经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科技**和数字**的融合搭建了平台。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坚持政府推动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上下互动、行业互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加速推广电子政务,扩大网群规模,再造政府管理流程;加快“数字公安”建设及公安、城管、环保“三网合一”的进程,全面启动“数字计生”、公积金查询、社会保障信息库等信息系统建设,努力实现重点园区和企业信息化。要通过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信息应用和信息产业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数字**的规模层次,为**的科技进步起到信息支撑作用。
(三)坚持以农业科技带动农业经济,大力推动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的融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量不断放大,推动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的融合,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促进各类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要通过推行科技特派员、实施科技富民培训工程、发展民生民众科技,推动农村基层科技的发展,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技术问题。要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抓好关键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应用,在种子工程、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方面尽快实现新突破。要依托13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农科院所的作用,加强农业科研与攻关,在种苗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现代林业等技术领域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项目。要组织实施好黄河农业经济带的科技项目,争取建成一批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要围绕发展草食畜牧业,着重在畜种改良、舍饲养殖、疫病防治和保鲜加工技术上下功夫,提高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
(四)坚持以服务科技带动第三产业,大力推动服务科技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提高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近几年,我市的服务科技在全市科技创新的整体促动下,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在医疗科技方面,成功研发了一批新的医疗技术,大规模地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一些重大病症治疗和手术上取得了突破。同时,在其他服务领域,也出现了一些科技创新成果。我们要借势发展,全面推进,继续大力发展服务科技,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升级。要继续扩大医疗科技的发展规模,从技术攻关、设备引进、医疗器械生产等方面全方位推进。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金融、中介、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为多元支柱产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时,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通过先进技术在服务行业的运用,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软实力,更新传统服务业的硬设施,实现服务科技与第三产业的融合。
(五)坚持以科技人才带动社会创业,大力推动科技人才与社会创业的融合。人才是社会创业的根本,科技人才是社会创业的源头。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有效带动全社会创业,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价值体现。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创业源头作用,带动全社会创业活动的开展,努力实现科技人才与社会创业的融合。要用好现有人才,大力支持创新,体现人才价值,特别要把项目工作同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以科技人才实施科技项目,以科技项目凝聚科技人才,努力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要培养关键人才,以重点产业、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大科研课题和建设工程为依托,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我市一些企业技术改造进展慢、产业链条延伸不快,根本原因还是缺乏科技领军人物,我们要在今后注意解决这个问题。要引进急需人才,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立足**,放眼全球,开放式引进,弹性使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把引进的关键点放在“用”上,而不是放在户口是否在**上。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营造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环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也是一场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扶持政策,完善投入机制,搞好各项服务,努力为建设创新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摆到全局工作中的突出位置,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组织实施重点科技项目。各县区、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都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单位、创新型企业建设,形成共同推进建设创新型**的强大合力。
二要完善投入机制。各级科技部门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整合专项资金,提高使用效率,把有限的资金重点用于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攻关项目、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导向性作用。要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稳定的投入机制。要大力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创业投资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外商资本介入科技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积极实施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杠杆,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三要构建保障机制。要用足用好国家和省上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结合我市实际,从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有关职能部门要精心组织好科技招商、产学研合作、科技下乡等系列活动,创新方式,拓宽领域,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更多的科技人才在我市建功立业,使更多的企业走上“科技兴企”之路。要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以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为方向,引导和扶持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要加快科技信息和技术市场服务平台建设,扩大服务内容和交易规模,促进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要健全考核体系。要牢固确立“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由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协调机制和考核推进体系,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加强绩效考核,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围绕全市创新型**建设,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切实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真正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清晰、措施得力、考核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 上一篇:分析电视电话会议讲话
- 下一篇:基层组织设置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