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座谈会讲话
时间:2022-08-25 05:35:00
导语:地籍管理座谈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春节刚过,我们就在这里召开全省地籍管理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和全国地籍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过去一年地籍管理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今年地籍管理工作任务。上午,盛乐山处长传达了全国地籍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国发〔**〕38号文件的学习,提出了我省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初步设想,各地汇报交流了**年的地籍管理工作经验和**年工作思路,大家还讨论了浙江省二次调查工作方案和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修改稿。下面,我结合会议的主题讲三点意见:
一、**年全省地籍管理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的重视下,在全省地籍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地籍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中心任务,以彻底查清土地资源家底、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出发点,切实抓好土地更新调查;以加强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土地产权制度建设;以夯实地籍管理基础为立足点,大力推进新一轮城镇数字地籍调查,加快地籍信息化建设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开创了我省地籍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1、县级土地更新调查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任务全面完成
我省自**年6月全面开展土地更新调查以来,在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至**年10月底,全省90个县(市、区)土地更新调查成果全部通过了国土资源部或省厅的验收;全面完成了土地更新调查市级汇总任务;省级汇总工作正在顺利进行。至此,我省用三年时间、耗资1.8亿元、共有5万多名乡村干部和技术人员参与的土地更新调查任务全面完成,彻底查清了全省90个县(市、区)、4.6万个权属单位、500多万个图斑的地类、权属、面积和利用现状,取得了图数实地三者相一致、现势性强的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建立了土地利用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审批、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等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从9月7日部署工作,11月20日初步完成全省数据汇总上报,到成果最终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核,期间部里先后下发了三个紧急通知要求核实、核减部分数据流量。我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行动,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既顾全大局、又据理力争,确保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从总体上看,由于我省土地更新调查起步早、组织好、进展快、成果质量高,顺利地实现了土地更新调查与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并轨,得以将建设用地、田坎以及其他一些历年积累的不合理流量提前分年度消化后并入到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中,地类构成进一步趋于合理。
**年,根据省厅《关于建立全省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的通知》精神,首次完成了省级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任务。通过对县城以上建成区遥感监测显示,我省十年来建成区面积呈迅速增长的态势,**年全省建成区面积是1996年的二倍,**年是1996年的三倍,超过60%的县城建成区规模**—**年的扩展速度比1996—**年还快;通过对湖州、嘉兴、台州等7个市13个区开展执法检查监测显示,新增的4341宗建设用地中,合法用地2309宗、违法用地2032宗,违法用地宗数占46.8%、面积占30%左右。
2、日常土地登记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稳步推进
土地登记是地籍管理的一项日常性工作,也是地籍管理的核心。**年,各地立足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服务,切实做好日常土地登记和权属界定工作,全面推进土地登记覆盖面。据统计,**年,全省共办理土地登记118.5万件,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88.4万本,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15.8万本,土地他项权利登记发证11.1万本。截止**年底,全省累计完成土地登记发证约1500万件,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420万本,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约1080万本。在切实做好日常土地登记的同时,各地还积极探索提高土地登记效率和质量的有效形式,如杭州市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一服务理念,通过城镇住房土地登记发证配套政策出台到办文模式调整等政策、机制创新,实现市区经用地复核验收单套住房土地登记当场办结、土地证书立等可取;宁波、绍兴、湖州等市都在建立完善土地登记相关制度,加强土地批后管理,健全地籍管理机制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与此同时,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查和登记发证工作有了较大推进。省厅组织召开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专题会议,并在总结各地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经验基础上,制定下发了《进一步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意见》,并着力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各地结合土地更新调查工作的开展,按照“一次调查,出二项成果”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截止**年底,全省累计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总工作量的67%,其中杭州、湖州、丽水等市累计完成总工作量的70%以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土地权益保障。
3、土地登记和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
**年5月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土地登记规范化检查方案》,要求从**年5月至12月在全国开展土地登记规范化检查。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及时部署、精心组织,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立足各地自查自纠,逐项开展检查,重点对**年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工作的通知》下发以后的土地登记情况进行自查。各地在全面清理土地登记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对照检查,对自查中存在的问题,分门别类、分析原因、及时纠正。同时,省厅组织了4个检查组分片对14个县(市、区)土地登记规范化情况进行抽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也为健全完善土地登记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考评工作。**年,杭州、宁波、绍兴市区和临海市等地相继通过地籍规范化考评,实现了全省累计完成40%的目标,其中宁波、湖州已完成100%,杭州、台州、嘉兴已完成40%以上,使全省的地籍规范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新一轮城镇数字地籍调查和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加快
为夯实地籍管理基础,2000年省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新一轮城镇数字化地籍测量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十五”期间有计划地开展新一轮城镇数字地籍调查,逐步建立地籍数据库更新机制。各地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行动,制定相应实施方案、落实计划、落实经费、落实队伍,大力推进城镇数字地籍调查工作。**年,义乌、诸暨、海盐、桐庐、玉环等地相继展开了新一轮城镇数字地籍调查。到目前止,全省已累计完成城镇数字地籍调查3463平方公里,农村居民点数字地籍调查500平方公里。通过新一轮城镇数字地籍调查,全面核查了初始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成果,重新完成了城镇数字地籍测量,建立了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按照《地籍管理“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本着科学、经济、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因地制宜制定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到目前止,全省已建成并应用的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48个、覆盖率47.5%,初步实现了地籍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同时,杭州、湖州等地在土地登记工作中,严格按照申请、地籍调查、地籍数据入库、权属审核、注册登记、核发证书的程序进行,有效地建立了地籍数据库更新机制,确保地籍调查成果的现势性,有力地推动了地籍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
5、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日趋规范
各地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规范调处行为,提高办案质量和办结率。“十五”期间,全省共受理土地权属争议1956件,调处1770件,调处率90.5%;**年全省共受理土地权属争议470件,调处454件,调处率达96.6%。同时,不断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省厅代省政府起草了《浙江省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办法》,目前已经完成立法调研、论证,并提交省政府研究,为省政府立法作好准备。
**年,还着力抓好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完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机制研究课题任务,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课题研究具体方案,切实做好鄞州区、浦江县两个规范土地权属争议调处试点,并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已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6、地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地籍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地籍管理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和业务素质尤为重要。为此,过去的一年,结合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完善体制,提高素质年”活动,各地相继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渠道、不同形式的地籍业务培训。年底,省厅分三期举办了土地登记上岗培训班,并组织参加国土资源部统一考试,共有600多人参加培训和考试,为土地登记持证上岗制度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积极做好土地登记人培训和考试工作。一方面配合人事部门,做好了**年全国土地登记人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和考试工作,举办了人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年止,全省累计有372人获得了全国土地登记人资格。另一方面,从行业发展大局出发,举办了省土地登记人员资格培训和考试,共有395人参加培训,通过严格的考试,343人取得了浙江省土地登记资格证书,为土地登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条件。
总之,过去的一年里,经过全省地籍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地籍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是国土资源部精心指导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总揽全局、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广大地籍工作者不畏艰难、辛勤劳动、真抓实干的结果。去年省国土资源厅、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义乌市国土资源局、嵊州市国土资源局、江山市国土资源局、温州市国土资源局龙湾分局状元管理所等7个单位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十五期间全国地籍管理先进单位”称号,金夏萍等10名同志被授予“十五期间全国地籍管理先进个人”称号;绍兴、金华、台州、建德市国土资源局等28个单位被省厅评为全省土地更新调查先进集体,许永标等60人被评为全省土地更新调查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列祝贺!向在地籍战线上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地籍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
关于形势问题,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来思考地籍管理工作。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也对地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地籍管理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物权法》即将出台
《物权法》从1993年开始起草,**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物权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年7月将《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将《物权法(草案)》提请**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物权法(草案)》已经进行了7次审议,这在我国立法史上是从未有的。**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物权法(草案)》几个主要问题的请示汇报,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汇报和《物权法(草案)》。中央要求继续做好各方面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确保《物权法(草案)》的顺利通过。
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包括明确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以及对物权的保护。《物权法》对土地权利、不动产登记做出原则性规定,这关系到土地统一管理体制的维护,关系到土地管理的长远和发展,关系到地籍的前途和方向。随着《物权法》的出台,土地价值的显现和老百姓维权意识的增强,土地产权的归属和依法保护,将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土地登记在土地管理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这必将为地籍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客观上也对地籍管理工作,对土地登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产权管理制度,更加严格地保护资源、更加有力地保障发展、更加有效地维护权益、更加全面地服务社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2、中央把加强土地管理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自**年土地管理成为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土资源部门成为宏观调控部门以来,土地宏观调控成为一个重点课题。继**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8号),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集约用地、健全责任制等方面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基础上,**年国务院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31号),要求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调控,并强调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土地调控。
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严把土地闸门,迫切需要提供准确的数据服务和及时的技术支撑。国发〔**〕31号明确要求,“以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缴纳范围,以当地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准”。也就是说,土地基础数据已成为政绩考核、土地税费征缴的重要依据,这意味着地籍成果的作用将日益显现,为地籍管理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地籍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准确、及时、全面提供国家需要的基础数据。
3、《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的下发
1984年,《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4]70号),为地籍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从1986年开始,全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轰轰烈烈地开展土地详查。到1996年底,全省历时10年时间,耗资5000万元,共有10万名乡村干部、500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土地详查全面完成。土地详查成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用地报批、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依据,在土地管理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现在土地管理的基础来自于土地详查。
相隔22年,在中央把土地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全社会高度重视土地问题,国家更加强调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土地调控,土地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时期,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38号),又一次为地籍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空间。如果我们能把握难得的机遇,深刻领会38号文件精神,拓展38号文件内涵,积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落实必要的经费,扎实地做好城镇村庄数字地籍调查,切实加强土地登记机构、队伍和制度建设,就能为今后一个时期地籍管理事业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创造广阔的空间。
4、《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
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是“十一五”期间地籍管理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地籍管理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紧紧围绕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和地籍基础建设,全面推进地籍的系统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地籍管理的产权优势、数据优势、技术优势和文化优势,不断强化地籍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和服务社会提供支撑和服务。
《纲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籍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和部署,提出地籍管理“十一五”期间要在基本完成“三个迈进”的基础上,着力实现“四个构建”:即构建现代土地产权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的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体系,构建统一的土地管理基础平台,构建地籍基础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四个统一”:即促进土地统一分类、统一调查、统一登记和统一统计,保证土地数据真实和土地产权清晰,提供全面、优质、便民的土地登记可查询服务,基本实现城乡地籍地政统一管理,地籍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面对地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地籍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个别地方对地籍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大家知道,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不仅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任务重、难度大、见效慢,而且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地籍管理一直默默无闻,也难以做到轰轰烈烈。因此,地籍管理工作如果没有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很难搞好的,因为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主要工作安排等均需要主要领导拍板。这几年来,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广泛深入的宣传,扎实有效的工作和优秀的成果,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地籍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争取到了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但坦率地讲,还有一些地方对地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仅仅认为地籍管理无非是发发证书、出出数据、调处调处纠纷,这些也不需要上面批,能拖则拖、能缓则缓,没有把地籍管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机构、队伍、经费等均没有必要的保障,地籍基础建设大大落后于业务工作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地籍管理事业的发展。
二是地籍机构队伍建设与新形势对地籍管理提出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目前,各地的土地登记工作一般是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内设地籍科处负责,普遍缺少事业性质的土地登记专职机构。由于行政编制的限制,地籍科处一般只有2—5人,既要负责日常的行政管理,又要承担大量的、十分具体的土地登记任务,普遍存在的人手少、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状况,很多地方由临时工为主承担土地调查登记任务。有的地方地籍科处长及业务人员调整频繁,导致业务不熟悉。由于没有土地登记专职机构,临时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土地登记的规范化,保障土地登记的质量,由此引起土地权利争议、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地制约了地籍工作的持续发展。
三是地籍基础业务建设工作滞后。虽然早在**年,省厅就下发了《关于开展新一轮城镇数字地籍测量工作的通知》,要求“十五”期间基本完成新一轮城镇数字地籍测量任务,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以图管地”的新机制。但事实上到**年底,只完成了不到40%。不少地方该项工作尚未启动,还有一些地方化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地籍调查任务,但因没有建立地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没有及时进行地籍变更调查而失去了其现势性。
四是地籍经费缺乏保障。客观上讲,地籍管理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省厅在上报省政府的“关于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请示”中,就测算需要投入经费13.2亿元。要搞清家底、完成全省8000多平方公里的城镇村庄地籍调查,没有这么多的经费投入是不够的。从另一方面讲,目前土地登记收费仍按照1990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等三部局联合下发的《土地登记收费及其管理办法》的规定标准进行,土地登记费收不抵支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影响了地籍经费投入的保障、影响了地籍规范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农村土地登记费因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而取消,又没有其他经费来源渠道,致使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在少数地区处于停顿状态。
分析问题、认清形势,关键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增强做好地籍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实现地籍事业历史性的发展和突破。
三、**年地籍管理工作主要任务
《**年全省地籍管理工作要点》春节前省厅已正式发文,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通过我们的扎实工作抓好落实,这里我再强调四点:
1、贯彻落实国务院38号文件精神,切实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
国发〔**〕38号文件决定自**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我省等东部地区要求在2008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任务。为此,省厅在年前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向省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和请示,结合我省实际初步研究制定了总体方案。
总体工作思路: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用三年时间全面查清全省范围内的城乡土地利用和权属状况,实现全省土地登记全覆盖,依法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和登记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编制规划、实施宏观调控、进行科学决策、严格土地产权管理以及落实各项土地严管措施的需要。
主要任务:按照国家统一标准,采用航空航天遥感、现代数字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对全省范围内每块土地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查清我省耕地等各类农用地、城乡各类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的权属、面积、分布和利用等状况;完成全省城镇和主要农村居民点内1∶500数字地籍调查(包括权属核查和地籍测量,下同),查清城镇和主要农村居民点内的土地权属、界址、面积和利用状况,健全和规范土地登记制度;查清全省基本农田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省、市、县三级管理到地块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并建成各级互联共享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建立土地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省厅要求各地:
一是要抓住机遇抓紧做好开展二次调查的各项准备。国发〔**〕38号下发已经3个多月了,国务院还将在近期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具体部署二次调查工作;省政府也将发一个文件,只是关于土地登记机构队伍建设、经费等问题尚在协调落实中,还需要一段时间。国发〔**〕38号文件是我们夯实地籍基础工作非常好的一个契机,各地不要等,而要抓住机遇,抓紧做好当地开展二次调查的各项准备,编制二次调查工作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政府领导的支持,成立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争取协调解决土地登记机构、土地调查经费等地籍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二是要扎实做好城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我省已经完成的县级土地更新调查成果,为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现在全国方案和规程看,我省土地更新调查工作的技术路线、作业方法、成果质量,基本符合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要求。因此,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在土地更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差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因地制宜,根据需要进行成果数据的“补充”、“转换”、“调整”和“完善”。“补充”就是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利用最新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结合当地实际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做好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内容的补充调查,保持成果的现势性;“转换”就是按照国土资源部新的土地分类标准,做好地类转换;“调整”就是按照国土资源部下发的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行政区域界线和控制面积,做好相邻行政区域界线接边;“完善”就是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等有关要求,从数据结构、数据分层等方面完善土地利用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补充调查原则上要求由各县(市、区)组织自己的队伍、结合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来完成。
三是要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进城镇和村庄数字地籍调查,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夯实土地登记的基础。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土地登记信息化和成果可查询的重要手段,建立地籍数据库更新机制是保持地籍调查成果现势性、实现土地登记图属一体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据初步统计,我省城镇村庄应开展地籍调查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实际才完成约4000平方公里。物权法的即将出台、国发〔**〕38文件的号下发、老百姓土地产权意识的日益增强,是我们做好城镇村庄数字地籍调查的一次很好的契机,也是我们归还“欠帐”的一次重要契机。如果现在再不抓住机遇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会影响土地管理的长远、会影响土地资源的保障、会影响土地权益的保护、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我们也很难向后人交代。因此,我们要借此契机,大力推进城镇村庄数字地籍调查,加强权属核查和地籍测量成果监督检查,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调查任务,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地籍数据库日常更新机制,确保数据现势性,全面提升地籍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
2、着力研究建立规范土地登记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地籍管理水平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提高土地登记质量,建立规范土地登记的长效机制,仍然是地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权法的即将出台,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地籍规范化建设,提高土地登记的公信力。新的一年里,着重要做好“五篇文章”。
一是要做好制度建设这篇文章。要着重抓好《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修订工作。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办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土地登记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着力做好《办法》具体内容的修订,细化土地登记的法律内容,增强《办法》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使其适应新时期土地登记工作的实际,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是做好地籍机构队伍建设这篇文章。要以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为契机,创新地籍管理体制,推动各市以及经济强县率先建立事业性质的土地登记专职机构和专业队伍,加强地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从体制上、机制上来保障土地登记的规范化。
三是做好经费保障这篇文章。要着力研究地籍基础工作经费投入机制,探索建立规范土地登记的长效机制。一方面,以开展二次土地调查为契机,争取各级政府对地籍基础业务建设经费投入,夯实地籍基础;另一方面争取省财政、省物价局对现有土地调查登记收费标准予以适当调整,努力实现、从根本上切实解决地籍经费投入机制问题。
四是做好达标考核这篇文章。继续抓好地籍规范化建设考核工作。考核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目的是以此为抓手,推动地籍管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地籍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按照今年地籍管理工作目标,到年底要求累计50%以上市、县(市、区)通过地籍规范化建设达标考核,各地要抓紧抓好落实。
五是做好业务培训这篇文章。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加强地籍业务培训,培训方式可灵活多样,可举办专题培训或以会带训,还可以组织不同形式专题研讨会等;培训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举办综合性培训或分期举办土地登记、土地调查、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等专项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地籍人员对政策、业务的熟悉程度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3、切实加强地籍成果应用,进一步发挥地籍的作用
地籍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一理念,充分发挥地籍成果的作用,这样地籍工作才有地位,也才有生机和活力。
一是发挥地籍的产权优势,为维护权益服务。首先,要应用好土地登记成果,切实做好企业改革中的土地权属界定、变更登记工作,为企业改革服务;再是健全完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法律制度,力争省政府出台《浙江省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办法》,做好日常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规范调处行为、提高办案质量,确保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率达85%以上,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维护权益服务。三是继续抓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在全国地籍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的规定,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实现土地登记全覆盖,当前在农村地区,要重点抓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依法明确农民的土地权益”。各地要因地制宜,研究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范围和方法,确保年内基本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任务。
二是发挥地籍数据优势,配合做好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和单独选址用地报批中的土地权属、地类、面积的审核工作。要利用土地更新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强化土地权属、地类和面积审核,为严格土地管理和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提供基础和服务。认真贯彻国务院31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土资源部的部署,利用土地变更调查成果,配合做好新增建设用地实际面积确定与考核工作,研究地籍成果在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基本农田划定等工作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地籍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三是发挥地籍的技术优势,全面建立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制度。要利用现代遥感信息技术,监测重点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计划实施和耕地保护情况,为违法用地查处、辅助土地变更调查等提供基础和依据。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确保地籍队伍干净干事干成事
当前,国土部门是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重点关注的部门。地籍这支队伍总的是好的,是能够经受住考验的。但是,地籍管理人员掌握土地证书发放、土地调查测绘项目发包等权力,地籍管理人员发人情证、面子证、关系证,甚至弄虚作假办假证的个案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确保地籍队伍干净干事干成事。
一是要抓教育、强素质,从思想上确保地籍队伍的廉洁。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希望我们地籍战线的干部职工以此为契机,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切实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带头弘扬新风正气,加强修养、奋发有为、廉洁从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努力把地籍战线建设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最出色的部门,真正做到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二是抓制度、促管理,从制度上确保地籍队伍的廉洁。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的各项制度,坚持经办、审查、审核和核准等多道程序严格把关;以城镇村庄地籍调查和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强化土地登记发证的逻辑一致性审查,从制度建设上设防,从规范管理上设防,从严格执行程序上设防,杜绝发人情证、关系证、面子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用公开招投标等方式选择有资质的技术队伍承担地籍调查、信息系统建设任务。
三是抓基础、促落实,从源头上确保地籍队伍的廉洁。土地登记量大面广,很多县、市每年要办理土地登记发证一万多件。土地证书的发放,关键在确权、在调查、在经办,很多地方将基础工作交给国土所来承担。而地籍调查、测绘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调查测绘面积的审核确认、质量的把关等均由技术人员来负责。为此,我们要从基础抓起,从制度上来落实,从源头上确保地籍队伍的廉洁。
同志们:面对新时期地籍管理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念、不畏艰辛、真抓实干,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着力提高地籍管理的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