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暨部门预算编制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8-11 06:40:00

导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暨部门预算编制会议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暨部门预算编制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暨*年部门预算编制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全面部署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暨*年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会上,庞县长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会后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

(一)充分认识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是全县整个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物质条件,能否做到“合理、节约、有效”的配置和使用,是新形势下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家底”不清、产权不明、帐实不符、使用效率低下、配置不合理、单位之间苦乐不均、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单位和乡镇负债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资产管理职能划分不明。资产多头管理,职能不清,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位”与“错位”并存。二是资产“家底”不清,核算不实。许多单位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和资产核算制度,单位的房产、车辆、办公设备、通讯工具等家底不清,帐外资产数额较大。三是资产配置不合理。缺乏规范的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及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不科学,存量资产与预算管理脱节,导致部门和单位之间资产占有“苦乐不均”。四是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在资产使用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事实上为部门和单位所有,资产报废、报损、转让、出租和出售过程中随意性大,造成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产流失。五是部门和乡镇债务越来越大,债务情况模糊不清。因此,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切实摸清“家底”,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县去年启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工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开展资产清查有利于降低政府成本,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各部门、各单位的资产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资产数量增加很快;其次,资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不仅仅是一些办公用房、办公用具,还拥有数量可观的现代化办公设施和仪器,还有相当一部分资产已由非经营性转为经营性。应该说这些变化,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发生这些变化的同时,也暴露出管理工作上存在财产“购、管、用”脱节、资产闲置浪费、产权归属不清、调剂困难等诸多问题,有些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浪费了国有资源,还极大地增加了政府运行成本。因此,开展一次全面的资产清查,摸清资产存量及其使用状况,有利于县委、县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促进存量资产的整合、调剂与共享共用,从而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降低行政成本。

第二、开展资产清查有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一段时期以来,我县的收入分配秩序,特别是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存在混乱现象,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各单位在国家统一工资政策外自行出台和发放津贴补贴。而这些政策外津贴补贴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收益。开展全县范围的资产清查,全面、细致地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情况,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津贴补贴随意发放,缩小收入差距,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开展资产清查有利于全面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状况,加强财政监管。目前,财政部门掌握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不仅不完整、不准确,而且基本上都是静态数、账面数,实际资产变动状况没有得到准确反映,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一些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损失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却长期挂账未作处理;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存在着大量的账外资产,没有及时入账。由于账外资产长期游离于有效监管范围之外,导致资产处置更加随意,流失更具隐蔽性。通过资产清查,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等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和收益的“家底”,为切实加强财政监管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第四、开展资产清查有利于客观准确反映债务情况,加强债务管理。目前,因种种因素,使我县各单位和乡镇的债务越来越重,有的甚至因债务负担过重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运转。为此,县委、县政府已明确要求,要彻底规范县乡政府债务审批程序,积极化解乡级债务,并将这项工作作为我县加强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次资产清查,县政府将债务清理工作作为重点,就是为了全面锁定债务,从今年起,对各单位和乡镇的债务一律实行信息化管理。

(二)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安排

1、工作内容。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完善制度四个方面。

单位基本情况清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资产清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主要是根据资产清查工作的需要,对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所属单位户数、编制和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账务清理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通过账务清理要达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确保单位账务的完整、准确和真实,并对各单位和乡镇的债务进行锁定。

财产清查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单位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等损失要按照资产清查要求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财产清查过程中要按照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与净资产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做好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资产收益的清查。

完善制度主要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确保资产清查结果的真实准确,在以往开展的资产清查工作中,对资产清查结果的核查一般分三个层次进行,即单位自查──主管部门复查或抽查──财政部门组织核查。本次清查将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单位的自查结果进行核查。参与资产清查工作的中介机构,由财政部门统一招标确定。

2、工作安排。此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基准日统一为2006年12月31日。资产清查的范围是2006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由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各乡镇要按照《*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要求,成立专班,各自组织实施,按时保质完成本次资产清查工作。整个资产清查工作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年2月—3月)。确定资产清查报表、安装清查工作软件、拟定有关资产清查的文件,修正报表和软件。财政部门开展业务培训。

实施阶段(*年4月—5月)。*年5月31日前,单位自查自填各种数据,资产清查结果经中介机构审计确认后,根据有关要求报送财政部门。*年6月,财政部门对单位资产清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形成资产管理数据库,为2008年及以后年度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总结阶段(*年6月)。县政府对全县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并根据资产清查结果,完善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完善具体的管理办法。

(三)做好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站在全局的高度,组织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资产清查工作顺利开展。动员会后,各单位要立即传达会议精神,开展宣传和培训,及时组织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2、加强领导,分工协作。县政府成立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各乡镇要相应成立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单位要成立由资产、财务、纪检、人事、基建、后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组织和工作机构,负责领导和实施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资产清理方案,建立和完善资产清理工作机制,做到精心安排,不等不拖,积极推进,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清理任务完成的好坏,同各单位的部门预算挂钩。凡含有二级单位的主管部门和有延伸派驻到乡镇的主管局,如教育、卫生、公安、林业等,必须切实搞好本系统的资产清理和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全权负责组织实施,抓好落实。

3、严格要求,确保质量。在资产清查中要严格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坚持做到不重不漏,对应该纳入本次清产核资范围的所有部门、单位,要全面进行清查;坚持做到全面清查,要求见物就点,见账就清,不留死角,不打埋伏;坚持做到实事求是,严格把握所有权界定的政策,绝不能将国有资产化为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严格执行政策纪律规定,对在资产清查工作中隐瞒真实情况,不如实填报资产清查报表,提供虚假会计资料,违反《会计法》有关规定的,要责令其限期更正并予以通报批评;对在资产清查中出现的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出现其他重大违纪问题的,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行政责任,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关于*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从2004年起,我县在县直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了部门预算改革。几年来,我县对照上级财政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弥补差距,积极稳妥地推进了这一改革,为促进我县财政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现已启动,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体原则。*年,我县部门预算编制应体现以下总体原则: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保个人政策支出、保法定支出、保正常运转支出、保县委政府重大决策支出的“四保”原则;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力的原则。

(二)方法步骤。*年县直部门预算编制仍实行“二上二下”的编报方法和程序:

第一、部门预算计划申报阶段。县直各部门按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向财政部门报送本部门年度收支预算草案(“一上”)。

第二、部门预算建议综合审查阶段。财政部门对单位上报的预算进行初审,并汇总上报县政府审定,下达单位支出控制数(“一下”)。

第三、部门预算草案编制阶段。各部门按财政下达预算控制数,重新调整本部门年度收支预算草案,上报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将各部门预算审核、汇总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并提请县人大审议(“二上”)。

第四、预算批复阶段。按《预算法》有关规定,财政部门将人大审议通过的部门预算,批复到各部门执行(“二下”)。

(三)特点。与前几年相比,今年部门预算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是公用经费实行定员定额。对公用经费,分类核定定额和标准,并根据县级财力状况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改变了过去总额包干的办法。

二是改变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安排方式,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即在编制预算时,不再以上年预算或支出为基数,不是仅仅修改上年预算或核定新增部分,而是一切从零开始,对预算年度的各项开支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重新核定。

三是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财政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所有收入(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和政府非税收入)全部列入部门预算收入,统筹安排部门预算支出,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契机,彻底改变过去只是将非税收入反映到部门预算表格的作法。

四是对项目支出预算采取项目库管理的方式。建立项目库,编制规范的项目支出预算,实行项目滚动管理。项目支出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顺序进行安排,即优先保障法定支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定的重大事项支出、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支出,然后根据财力情况,适当安排其他项目支出。

五是严格执行上级规范津贴补贴政策。从*年起,全省对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规范津贴补贴发放政策,除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之外的所有津贴补贴,都将按照财政供养方式由地方政府视财力统一纳入财政预算。

(四)要求。*年兑现上级出台的工资政策、规范干部职工津补贴发放、提高公用经费标准等增支因素很多,我县可支配财力不足,支出压力非常大。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勤俭办一切事业,加强对一般性财政支出的管理,严格控制人、车、会、话等经费特别是招待费的过快增长,在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上狠下功夫。

一是严格预算约束。部门预算一经人大批准,必须依法严格执行,除国家和省出台重大政策调整以及经本级人大批准的预算调整外,原则上不在年度内追加预算。

二是严肃财经纪律。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预算意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合规性。纪检监察、审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的检查,发现单位设立“小金库”等违规违纪行为,坚决严肃处理。

三是搞好部门预算改革与其他各项财政改革配套实施。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政府收支分类等财政改革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财政及各部门在实施改革时要进一步做好部门预算与其他改革的有效衔接,推动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

同志们,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和*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是我县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重。我们一定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克难奋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