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07-16 05:34:00
导语: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大会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以及中央、省和扬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06年度农业和农村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更加得力、更加扎实、更加有效的措施,强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十分重视,春节后市委常委会和党政联席会先后两次听取了市农业领导小组关于会议筹备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今年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作了进一步明确。马上,市委、市政府还将对2006年农业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有关单位和个人还将分别作交流发言。会议结束前,市委陈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现在,我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统一思想,坚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2006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和有关“三农”工作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咬定“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的目标,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中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质态不断好转,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全市共实现农业增加值26.2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482元,同比增长11%。全市农业和农村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高效农业规模化初见成效。以提升绿色五业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高效、规模、外向农业集聚,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市高邮鸭饲养量达550万只、扬州鹅饲养量达650万只、特水养殖面积达33万亩、优质粮面积达75万亩、新增造林面积达5万亩,均比05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以亩纯效益达2000元以上为标准,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效农业面积21.7万亩,建成种植、养殖“三品”基地139.5万亩,罗氏沼虾和高邮鸭等2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均以高分通过国家验收。
2、农业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农业利用域外民资5.22亿元、到帐外资1134万美元、争取国资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5%、238.5%和25%,共实施过千万元的农业项目6个。全市农副产品加工列统企业增加到80家,实现销售42亿元,同比增长15%。全市累计注册农产品商标451件,获国家免检产品4个,创省著名商标4个、省名牌产品2个、扬州知名商标4个,已形成了年加工鸭蛋制品5亿枚、鸭肉制品100万只、鹅肉制品200万只、水产品1万吨、优质稻米30万吨、优质面粉10万吨、人造板10万立方米的规模。戚伍水产食品公司投入320万元,实施罗氏沼虾外贸加工项目,建立省级商检出口基地3287亩,在扬州首家获得国家卫生注册资质并开始自营出口罗氏沼虾。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全市共完成交通工程建设投资3亿元,建成市通乡公路64公里,乡通乡公路76公里,乡通村公路100公里,第一轮规划“七纵五横”骨干公路网络日趋完善,行政村水泥公路通达率达到100%。新建、改建机电泵站62座,高邮灌区五期改造工程、南水北调三阳河影响工程、入江水道台风水毁工程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建成菱塘、临泽、界首等三座地表水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9%。农业综合开发顺利推进,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实施24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新增耕地6420亩。
4、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以乡镇社保所和农经站为主要阵地,建立健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劳务中介服务,绝大多数乡镇都建立了农民职业介绍所;全面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镇镇通”工程,为全市所有乡镇无偿配备了电脑、传真机和打印机,农民获取就业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全市共培训农民2.7万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77万人,其中外输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了75%左右,农民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的主要渠道。
5、全面落实农村政策,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和农村集体财务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总体上保持稳定。切实增加投入,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扶持“三农”的政策体系,全面落实“一免四补”惠农政策,向农民直接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增资综合补贴等资金共4390万元。大力推进农村“三大合作”,全市已累计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21家、土地股份合作社35家、社区股份合作社2家。
6、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兴办农村新五件实事,在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卫生事业建设,有线电视通村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1%;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共组织清理各级河道1730条、1490公里,疏浚各级河道640条、580公里,完成土方250万方,新建沼气池721座,改造农村厕所7012座。切实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大力推进新一轮小城镇规划修编,建立健全以城建监察中队为主体的小城镇管理队伍。扬州、高邮和乡镇三级联动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完成195个帮扶项目,累计投入扶持资金916万元,有效促进了区域平衡发展。至06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全面小康村21个。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机制尚未健全,农民致富本领总体较弱,农民收入与全面小康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二是现代高效农业推进不快,现代高效农业项目少、规模小,土地效益没有得到最大发挥;三是农村环境变化不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农村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慢,部分镇、村经济总量偏小、财力较弱,债务难化解,不同程度地存在运转难的问题,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够快。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的奋进之年。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义。今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一号文件”、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中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全面小康村建设为抓手,咬定“奋战三年、经济翻番,逼近百强、全面小康”的奋进目标,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创新农村经营制度,大力推进农村“三大合作”,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兴办农村实事,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今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达到27.7亿元,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0元,增长12%以上;实现财政收入过亿元乡镇2个、过2亿元乡镇1个,GDP过10亿元乡镇2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过7000元乡镇6个;农业利用民资过5亿元,利用外资1700万美元;新建高效农业面积10万亩;兴办或增资5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20个;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家、社区股份合作社3家;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次,新增转移1万人;疏浚市乡河道和村庄河塘整治450万方,创建碧水之乡4个;开发整理土地1.5万亩,新增复垦耕地2000亩;新建及改建市通乡、乡通乡骨干公路54公里,村际公路250公里;新建沼气池2500座,改厕9000座;新建成全面小康村50个。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在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全市上下要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多策并举,着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1、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民兴业促增收。一要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向现代农业园区集聚,着力推进以龙虬镇三荡河为重点的万亩罗氏沼虾、以送桥镇为重点的万亩种草养鹅、以鸭业园区和郭集镇为重点的300万只有机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各乡镇要根据自身实际,3月底前完成规划,9月底前完成1个千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各村也要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加大特色农业园区建设,确保年底前有50%以上的村完成园区建设。二要强势推进农业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和特色园区的主力军作用,围绕资源优势和高效产业,巩固优势项目、引进新兴项目、嫁接科技项目、发展特色项目,努力实现大体量项目和外资项目的新突破。三要引导工商企业参与。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实施以工补农、以工代农、以工改农,政府投入是导向,引导工商企业直接参与、直接投资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组织村企挂钩、村企互动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工商企业投资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基地、发展龙头加工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四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国务院总理同志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按照这样的要求,我市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中,要大力实施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三品三创”工程,全力组织提高高邮鸭生产性能的科技攻关,大力推广轻型、简化、高效、清洁的生产技术,严格管理农业投入品市场,督促农产品加工企业贯标生产,鼓励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采取自主研发、挂联科研单位等多种形式进行攻关,加快启动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创建工作。五要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全面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和农田整理力度,要加快淮河入江水道防洪设施、三阳河影响工程、里下河次高地防涝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节水工程改造;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不断提高大宗作物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2、大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引导农民就业促增收。一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要把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放到突出位置,坚持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基本技能和初级技术操作规程培训为重点,充分利用乡镇劳动保障培训基地、成人教育中心校、农村广播电视学校以及农民自己投资兴办的培训场所等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二要加强职业介绍机构建设。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网络向乡镇的延伸,完善乡镇职业介绍机构,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镇镇通”工程,认真做好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台帐、求职人员登记台帐、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台帐和劳动力转移基础台帐,及时把服务送到农民手中、把信息送到农民家中,帮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要切实维护转移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转移就业农民核实用工单位的真伪和信誉度,指导转移就业农民签订规范的用工协议,尽可能减少劳务纠纷的发生。要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切实增强农民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农村转移就业人员法律援助体系,定期开展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专项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并查处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3、大力推进农村全民创业,鼓励农民创业促增收。一要营造农民创业的强烈氛围。要认真贯彻不久前市里召开的全市全民创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把发动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抓上手,坚持不懈抓到底。切实加大农村创业的宣传力度,采取专家集中授课、创业典型现身说法、组织农村干部群众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创业的技能、法律、管理等知识培训,营造农村创业的氛围,提高农民创业的本领。二要突出重点对象推进农民创业。把农村干部作为农民创业的关键群体,大胆把政治素质好、大局意识强、有奉献精神、群众信得过的党员老板选拨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干部的“双带”作用,使他们既要做好农民创业的引导者、组织者、服务者,更要当好农民创业的参与者、建设者、领头者;把农村种养大户、运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作为农民创业的重点群体,帮助他们排路子、找关系,通过登门拜访、组织成功人士恳谈会等多种形式,以乡情、友情、诚信与农村“能人”广交朋友,鼓励和引导他们大力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村“能人”经济的发展。三要全面激活农村生产要素。要为农民创业全方位提供“保姆式”、零距离的服务,根据“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所有创业主体参与各种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积极搭建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新平台,不断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向产业集群、向现代高效农业集聚,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二)深化经营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农村“三大合作”
1、围绕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推进农民专业经济合作。一要围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民专业合作。切实改变就种养谈合作的观念,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面强化产、加、销全过程的利益联结,积极探索合作项目,扩大合作内容,提高合作层次,通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对社员的凝聚力和产业带动力,真正实现合作共赢。二要广泛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的多种方式。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谁有能力谁牵头,谁能办好扶持谁”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农村各类经济“能人”和经济实体,发挥自身优势,创办规模种养型、产销合作型、市场流通型、股份合作型、品牌带动型、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型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要积极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水平。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工商注册登记,大力发展股份制形式的合作社,确立企业法人主体地位,独立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大力开展“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四有”创建活动,强化契约购销、惠顾返还、股金分红、风险补偿等形式的利益联结,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全市每年新创示范合作组织20家以上。
2、围绕促进土地集约化、规范化经营,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一要把握重点,统筹推进。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要以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为重点,把土地股份合作作为整合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作为破解土地紧缺难题、推进土地规范流转的重要途径,作为加快土地资源向现代高效农业的集聚进程。今年各地新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必须有70%以上用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二要挖掘资源,分类推进。要根据各地二三产业、现代高效农业的不同发展状况,以及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不同实际,分类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各乡镇要充分挖掘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分割经营的荒沟、荒丘、荒滩,没有承包到户的集体机动田、水面、荡滩,农民自愿流转和放弃的承包土地,集体建设用地,复垦整理渗出的土地等资源,在明确经营权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开展土地股份合作。三要加强管理,规范推进。加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严格运作程序、完善相关手续、健全档案资料。指导土地股份合作社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收益分配关系,根据不同产业,合理把握保底分红基数,建立风险保障机制,确保股东收益长期稳定增长。
同时,各乡镇要对去年底村级集体净资产在200万元以上、且年内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村,包括有一定数量资产和稳定收益的组级集体,认真进行梳理,对其集体经营性资产,或具备转化为经营性资产潜力的各类资产,进行认真清查,创造条件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加快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三)大力兴办农村实事,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要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农村优良环境,作为兴办农村实事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新农办总体协调,环保局具体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工作机制,全面发动,强势推进,确保快出成效。
1、加快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一要建立健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体系,建立“组收集、村转运、区域处理”的垃圾分级处理体系,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确保上半年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70%,年底前全部实现集中处理。二要落实农村垃圾处理的队伍和经费,农村垃圾的收集、清运要落实专人,定报酬、定标准、定责任、定考核,公开招标,竞争上岗;各乡镇要在逐步加大公共财力投入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农民一事一议筹资等多渠道筹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经费。三要科学、规范处理农村垃圾,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乡镇,认真做好区域性垃圾集中填埋场的选址、规划和建设等工作,指导各垃圾集中填埋点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做好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确保不形成新的集中污染源。四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乡规民约,规范村民卫生行为,改变部分农民的不良卫生陋习,促进农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深入推进碧水工程。一要全面清。全市的各级河塘,不管是地处集镇区还是交通要道,对其水面都要组织全面清理,对其岸边违章搭建和堆放都要组织全面清除,做到不留空白村,不留死角。二要重点疏。以全面小康村、碧水之乡以及示范河道等创建活动为抓手,以城市水环境圈、骨干河道区域水环境圈、湖西水环境圈等区域的水环境整治为重点,加大典型引导力度,推进区域联动,全面清浚。三要强势推。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加大奖惩考核力度,按照能快则快、能早则早的要求,确保在2008年底前完成重点区域、重点河道的整治任务,在“十一五”期末之前完成全市所有河道的整治任务。四要长效管。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长效管理责任机制。各乡镇要建立管护机构,明确河道管护责任人,落实河道管护责任制,多渠道筹集河道管护资金,确保河道长久保洁。
3、继续推进通达工程。一要完善公路建设规划。要按照构建大交通的思路,围绕“打通东西,接轨沿江”的目标,突出对外交通主干线的升级改造,组织新一轮“六纵七横两连”县道公路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要结合村镇建设、村容整治、水利建设、农田治理等规划,优先规划实施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道路建设项目。二要强势推进交通工程建设。对今年规划实施的交通工程建设项目,要早准备、早开工,逐一明确标准、质量、工期等要求,制定推进方案;每一个项目都要成立项目办公室,明确一套班子总负责,把责任落实到最小单位和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倒计时运作,确保所有工程年内开工、年内竣工。三要积极完善配套管理。严格按照绿化配套、路肩配套、水系配套、标牌配套和落实长效管护措施等“四配套一管理”的要求,完善农村公路的配套管理,从严管理公路控制区,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交通环境和畅通水平。
4、统筹推进农村“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灶等农村“一池三改”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是一个相互联动的整体,既可以减少农村污染,改善农村环境,也可以节约资源,开发能源;既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更有利于农民节本增收,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和谐统一。推进农村“一池三改”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以新建沼气池带动改厕、改圈、改灶。根据上级下达我市的任务,今年全市要新建沼气池2500座,改厕7000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科学规划,按照成片推进、统筹推进的要求,实施沼气建设项目的,必须同步实施改厕项目,同步推进改圈和改灶,确保“一池三改”建设发挥效益,长效运转。
5、积极推进镇村规划和建设。一要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引领小城镇建设。通盘考虑小城镇空间布局、工业布局、商贸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和人口布局,按照区域、功能、配套全覆盖的要求,认真组织小城镇规划的审查工作,不适应发展形势的要抓紧组织规划修编。二要注重小城镇功能建设。认真研究小城镇历史传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个性特色,高度重视功能协调和风格和谐,围绕产业支撑,突出以人为本,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事关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三要提升镇容镇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城建监察中队建设,以创建新型示范小城镇、卫生镇、环境优美镇等活动为抓手,大力整治小城镇的“脏、乱、差”现象,努力创造清洁、卫生的人居环境。
6、大力推进绿色银行大行动。一要咬定目标。每年新增造林5万亩是一个硬性指标,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不断改善我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发展环境的需要,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植树造林工作的季节性很强,今年的有效时间已经不多,各乡镇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行一次专门研究,抓紧作出专项部署,突击组织好植树活动。二要突出重点。要把围庄林建设和“五沿”造林作为加快推进绿色银行大行动的重点,认真排找林地资源,用足农民家前屋后、村庄空地、道路两侧、河道圩堤、十边隙地等林地资源,迅速制定植树规划,到位分解目标任务,掀起村庄绿化和“五沿”造林的热潮。
三、开拓创新,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历史任务,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突出重点,采取更加务实、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成效的新措施,确保不断取得新成果。
1、健全机制,强化责任推进。要建立最严格的新农村建设责任制度,切实强化各级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新农村建设必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乡镇、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负直接责任,要靠前指挥,狠抓落实。要不断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压力传递,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市农业领导小组要加大督查力度,不仅要表扬先进、推广经验,也要鞭策后进、敢于较真。
2、培植典型,以点带面推进。要坚持典型引路,紧紧围绕建设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打造农村优良环境等重点工作,多层面、多层次,积极培植典型、放手发展典型、大力激励典型、广泛宣传典型,及时总结典型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大胆探索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通过典型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
3、求真务实,创造特色推进。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把新农村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来考核。要坚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一切从发展农村经济出发、一切从促进农民增收出发,让农民群众从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大、更直接的实惠。要善于把上级要求与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结合中谋思路,在创新中树特色,在落实中求实效。
4、把握机遇,放手放活推进。近年来,上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中央和省财政支农资金和预算内农村建设的资金连续几年都有增长。项目多、资金多,机遇非常难得,抓住这些机遇就会推动我们更好更快地发展。对于这些政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领会,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获得最大支持。同时,也要积极研究制定地方性政策,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都要敢闯敢试、敢作敢为,通过灵活的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 上一篇:在全市地方税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下一篇: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