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海港区强村工程培训班上的讲话

时间:2022-07-11 05:05:00

导语:领导在海港区强村工程培训班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领导在海港区强村工程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区委组织部组织的这期由强村培育对象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参加的培训班,我认为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对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推动强村工程建设的实施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海港区的农村基层干部在一起学习交流。大家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工作很辛苦,为海港区乃至全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在区委及区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海港区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党支部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村政建设、两室建设、村容村貌、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心庄村党支部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东港镇党委、东港镇黄南村党支部被省委评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单位,今年海港镇党委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心庄村党支部、海阳三村党支部被市委命名为农村红旗党支部。应该说,海港区的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市是靠前的,这与在座的各位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辛勤劳动、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分不开的。在此,我也代表市委组织部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按照这次培训班的安排,就实施强村工程的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强村工程”提出的背景及实施强村工程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市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被列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初的1984年,秦皇岛市的经济实力还相当薄弱,到1994年提前6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到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实现财政收入30.06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334元,比上年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2742元,比上年增长3.2%。但是,与城市区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没有一批综合实力较强,在省内和国内拿得出、叫得响的强村。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一方面是城市区经济规模较大,结构较合理,运行质量较高;另一方面是所辖的县也都比较富、比较强。这样,城市区的强大辐射力和所辖县较强的竞争力,就构成了整个城市区域的综合实力。城市发达的基础是县区,县区发达的基础是乡镇和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依靠集体经济发展,多业并举,成为全国闻名的富村,被誉为“中国第一村”。华西村的总资产有上百亿元,集体经济非常发达,比我们北方很多县的经济实力还要强,并且达到了共同富裕,全村人均年收入6-7万元,村民的住房条件、福利待遇、生活环境十分优越。华西村不仅物质文明非常强,精神文明也非常强,精神文明建设采取公司化运行,组建了精神文明建设总公司,统揽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经济发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强县、强镇、强村。唐山市丰润区的沙流河村,工农业总产值达3.3亿元,集体固定资产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全村建起商居楼380栋,别墅楼100栋,小康新居100套,公寓住宅楼2栋,容纳3000人的多功能高标准文体馆1座。目前,我市也有一部分好村,如北戴河的刘庄村,海港区的中心庄村、海阳三村、倪庄村、后马坊村,山海关的大街村,等等,应该说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农村不仅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实力差距很大,且乡镇和村的建设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我市的一些好村,集体资产多的在几千万元,几百万元,与华西村的上百亿元、唐山市沙流河村的几亿元还不能相比。应该说,我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有诸多优势,比如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交通优势、港口优势、旅游优势等等。如何借助这些优势,发展自己,变这些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农村发展步伐,提高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赶上和超过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是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摆在我们广大农村干部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基于此,市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现实性和可能性的情况下,提出了在全市农村实施强村工程的思路,决定从今年开始,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选树和打造100个具有时展特色、代表农村发展水平、农村两委班子、党员队伍“双强”、农民、集体“双富”、综合实力较强的强村典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强村典型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全市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施“强村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是现阶段适应我市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是早日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举措,对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施“强村工程”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同志和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整个党和国家工作最坚实的基础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基础的基础,重中之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牢不牢,关键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堡垒强不强,关键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得好不好。华西村发展这么好,关键在党组织非常强,村党委书记非常强,非常有号召力。实施“强村工程”,就是要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其次,实施“强村工程”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市委和各县区委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取得了扎实成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是按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不容乐观,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如有的农村党支部班子软弱涣散,发挥不了应有作用;有的村“两委”关系不协调,工作形不成合力;有的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缺乏“有钱办事”的起码能力;有的农村干部党员能力素质偏低,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实施“强村工程”,目的就是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着眼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层次问题的新途径、新办法,通过强村工程的实施和强村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第三,实施“强村工程”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检验我们各项工作成效的主要尺度,就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市委九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决定》,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市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因此,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强村工程”提出了十条标准,内容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几年的努力,真正达到了这个标准,农村的面貌就会大为改观,农民的生活质量就能切实得到改善。“强村工程”是富民工程,是民心工程,是一项实实在在、老百姓摸得着看得见的、切切实实能让群众得到实惠的工程,真正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施“强村工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全市率先建成一批强村典型,对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开展“强村工程”建设,是市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我市农村实际,研究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的重大举措。农村基层党组织、广大农村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强村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工作,开拓进取,认真落实好“强村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这项活动扎实推进、收到实效。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强村工程建设的十条标准及其内在联系

市委《关于在全市农村实施“强村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了创建“强村”的十条标准。这个创建标准,是根据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结合农村党支部“五个好”目标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充分考虑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县区委组织部的同志、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以及市直有关部门等各方面意见,几易其稿,最后经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的。这个标准包含了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两室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共十个方面。应该说,这个标准是比较全面、具体,而且是切实可行的,体现了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在推进强村工程中,必须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内在要求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第一条:村“两委”班子团结坚强有力,党员群众拥护。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别是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方面发挥较好作用。村“两委”班子团结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其它村级配套组织健全,在党支部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能从本村实际出发,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奉献精神,懂经营、善管理,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较强。村党支部书记要具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掌握一定的农村实用技术,有一定的致富能力,有一个带头致富的示范项目。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两委”班子的评议满意率在80%以上。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把基本素质好、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

这条标准包含了4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村党支部建设的要求。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实施强村工程,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特别是要求村党支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具有领导村级组织和团结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和水平,这既是农村“五个好”党支部建设的首要要求,也是实现强村目标的关键所在。二是对村两委班子建设的要求。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是村级的主要组织,两委的关系如何,能不能形成工作合力至关重要。要实现强村的各项工作目标,必须加强两委团结,特别是需要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能够团结一致,合作共事,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否则村务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强村建设的各项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三是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自身素质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群众的带头人、领头雁,必须自身素质过硬,不仅要具备党性强、作风正、有奉献精神这些基本条件,还要具有思想解放、有创新意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强等方面的素质。这就要求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要加强学习,掌握技能,提高本领,在带头致富的同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信赖。四是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当前,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现在,农村考学、当兵、进城打工的年青人越来越多,村里有文化、有一定素质的年青人越来越少,这样就造成了农村人才匮乏的局面。实施强村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人才是不行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强调,加强农村班子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切实选好接班人,特别是把那些基本素质较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培养成党员,通过长时间的不断教育引导和实践锻炼,逐步把他们培养成村干部,从而使村级组织后继有人,保持生机和活力。

第二条: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较高,致富能力较强。党员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突出,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60岁以下的党员多数有致富门路,成为致富能手。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党员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趋向合理,新发展党员一般要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致富能力。这一条主要是针对农村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农村干部党员是农村各项改革和建设的骨干力量,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职责。建设强村,必须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带头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干部党员队伍。这里重点强调了对党员队伍建设的要求,提出党员要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发展农村经济当中发挥好模范作用,成为致富能手。提出这样的要求,既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强村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第三条:“两室”建设规范,作用发挥较好。支部有办公室,党员有活动室,办公场所环境良好,办公设施完备,有电教设备和微机。学习活动记录规范,各种文书档案完备整齐。“”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坚持较好,能够正常开展党的活动。这一条主要是强调了两室阵地建设。一是硬件建设。农村两室是一个重要的阵地,是党支部议事和党员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也是强村的一个重要体现。创建强村,必须有一个高标准的两室,还要有必要的电教设备和微机;二是软件建设。各种文书档案要齐全,特别是支委会、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形成的决议,都要有个记录,有据可查。三是制度建设。利用两室,定期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发挥好“两室”的作用。

第四条:“一制三化”运行机制落实到位。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健全,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作用发挥较好,农民参政议政程度较高。村务公开程序规范,内容全面。这一条主要是规定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关内容和要求。现在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建立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体系,落实村民的四项民主权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进村民自治的内在要求。

第五条: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灵活多样,有稳固的经济来源和发展后劲。人均集体收入180元以上,村集体积累(资金、房屋、设备)80万元以上(或村内企业总产值1000万元以上,年上缴税金50万元以上)。建设强村,村集体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是强村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同时,为群众办实事,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兴办公益事业,都需要有集体经济实力。如果村集体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办什么事情都要靠向群众集资或摊派,即使村民很富裕,这样的村也谈不上是强村,党支部也不会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建设强村,必须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第六条:农村产业特色明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个体私营经济发达,形成产业特色,产业达到一定规模化和专业化,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导产业产值占各业总产值的60%以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有产业优势,形成产业特色,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这样生产出的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相反,没有产业特色优势,就没有市场优势,就不会形成经济优势,也就不可能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

第七条:农民生活富裕。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不断改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农民家庭财产10万元以上的占80%,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这一条主要是体现农民在年均收入、家庭财产及居住条件等基本的物质方面的生活水平。我们开展强村工程建设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第八条:社会事业发展较快。计划生育工作达标。教育工作达到“普九”要求,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率达80%以上。文化生活丰富,有线电视安装率达80%,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图书室藏书3000册以上。有医疗卫生室和相应设备,至少有1名有从业资格的医生。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五保户实现供养,60岁以上孤寡老人每年有一定补贴。这条标准主要是反映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一个强村,应该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第九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突出。坚持利用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村风好,民风正,村民自觉履行各项义务。该村是市级以上文明村、宣传文化示范村,80%以上农户是文明户。村容村貌状况良好,村落整齐有序,村内主要干道路面硬化,四旁及街道两侧实现绿化。无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无生活陋习,街道干净,庭院整洁。实行改水改厕,村民用水卫生安全、有保障;村内厕所卫生清洁。建设强村,必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经济强而精神文明落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村。同时,建设强村,必须有良好的村容村貌,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村民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全面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形象。

第十条: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普法教育深入持久,村民法制观念较强,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全村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无县级以上集体上访,无各种邪教组织及“”习练者。这一条主要是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提出的要求。一个村治安混乱,社会不稳定,风气不正,没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势必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各项农村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要建设强村,必须要努力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外部环境。

以上创建强村的十条标准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它既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又坚持了抓好党建不放松的思想;既体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又体现了农村政治与经济的统一。这十个方面,彼此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哪一条达不到标准,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强村。因此,我们在推进强村工程过程中,必须要正确把握,深刻理解,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

三、实施强村工程的主要措施及有关要求

“强村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工作任务艰巨。实施“强村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需要各级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但是,建设强村的主体是村一级,最根本、最关键的还要靠村级组织自身的内在动力,发挥村级组织自身的作用。那么,作为村一级,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应该发挥哪些作用,如何推进强村工程,我想应该着重做到“四个加强”、“两个坚持”。

第一、加强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实施强村工程,首要的是有一个强班子。如果支部班子软弱无力,发挥不了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强村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一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当前要组织班子成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小康建设上来。二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党支部肩负着团结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重要使命,必须要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同时,要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集思广益,发扬民主,提高村务决策水平,避免决策失误。三要加强作风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学会运用民主的、法制的、示范的方法开展工作,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四要加强廉政建设。班子成员要廉洁奉公,不贪不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树立良好形象。总之,村党支部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村委会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好自身的作用,与村党支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完成好农村的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加强农村干部党员队伍建设。农村干部党员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各项事业的成败。实施“强村工程”,必须要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时展要求、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农村干部党员队伍。村党支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村实用技术、农业产业化等知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和发展意识,全面提高干部、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双带”能力。要鼓励和支持农村干部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和正规化学历教育,着力培养一些高层次专业人才,不断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要按照“把有致富能力的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致富能力强的村干部培养成支部书记”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发展党员工作,为“强村工程”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村级领导班子后继乏人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我市来讲,一些村干部年龄、素质老化,而后备力量不足,选村干部没有合适人选。这是个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作为我们村级组织来讲,要及早发现和培养接班人,这是我们村党支部书记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镇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党员纳入视野,作为村两委班子的后备人选,重点加以培养,搞好传帮带,尽快提高他们的素质,彻底改变后继乏人的被动局面。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在严格坚持党员标准的前提下,把培养的重点放到35岁以下和高中、中专学历以上的农村青年上,以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解决农村党员结构老化现象,增强党的基层队伍的整体活力。

第三、加强村党支部书记人格化建设。所谓农村党支部书记人格化建设,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支躬身实践“三个代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农村支部书记队伍,通过他们的人格感召作用教育人、团结人、鼓舞人,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人格力量,凝聚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从而树立起自身的威信。那么,作为农村党支部书记,如何才能成为具有人格魅力的优秀党支部书记呢?在去年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全市先进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誉峰同志作了题为《怎样当好新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重要讲话,讲的非常好。他指出,作为农村党支部书记,应当具备这样四个方面。一是人品要好,体现在为人厚道、处事公道、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通情达理;二是党性要强,即政治坚定、一身正气、奉献精神、廉洁清正;三是观念要新,有市场观念、创新观念、开放观念、科技观念、人才观念、法律观念;四是水平要高,即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工作水平、领导水平。如果大家做到了以上四点,我想就是具有人格化的优秀党支部书记。今天参加培训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应该说素质都是很高的,但是大家还要对照马部长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魅力。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往往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是重要保证。建设强村,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严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靠制度来约束村干部的行为,靠制度来规范村务的各项工作,使村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当前,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一制三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务运作体系建设,推行以寓“选、育、管相结合,绩、奖、惩相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加强制度建设,关键是要认真执行,长期坚持下去。再好的制度,不去抓落实,等于一纸空文,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要带头遵守和落实好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农村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第五、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实施“强村工程”的中心目标。为此,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发展农村经济,一要结合全市的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要拓宽招商领域,依据当地的资源、区位、环境等优势,积极吸引外地企业和资金参与当地产业开发。围绕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利建设、农产品储存加工、矿产资源开发、旅游开发、小城镇建设、市场建设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招商引资。借助招商引资,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二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要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面向市场,提质增量,调大调优。种植业要大力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树立品牌,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养殖业要以肉鸡、肉牛奶牛、小尾寒羊、波尔多山羊等繁育、饲养为重点,大力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养殖;林果业要以优质葡萄、板栗、苹果、大樱桃等为重点,加快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建设。前几天,我们到海阳镇的小苇芝港村,今年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非常大,把全村1500多亩过去一直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土地,统一规划建设为生态经济园,全部栽种了精品梨和大樱桃,发展前景非常好,村书记非常有魄力。三要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南方的一些省份的个体私营经济非常发达,经济总量很大,已成为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也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和引导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四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打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就是投资办工业项目的思想障碍,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用现代眼光和市场经济的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比如,可以用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对集体闲置的废弃土地、水利设施、房屋、农业机械等资产进行配置、利用和活化,收取租金,使集体资产增值;依托现有农业资源,搞土地、四荒、林场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手段,增加集体收入,既能解决农户发展生产中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村集体又可以在服务中增加集体积累;把发展集体经济与发展农村个体经济结合起来,使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让个体私营户经营,合理收取承包费,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经营方式;对原有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走集体控股、农户入股的路子。总之,发展农村经济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因村制宜,选准路子。

第六、坚持农村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农村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不仅需要发展经济,同样需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沿海开放城市的现代化强村,必须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齐头并进。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更好地统一起来,深化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和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各项制度,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好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四项民主权利。要切实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倡导邻里和睦、互助友爱、关心集体、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打击黑恶势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大力推广和普及科技、文化、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要重视农村广播电视网、村文化站、图书室、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充实和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环境卫生治理,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展示社会主义农村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