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时间:2022-06-28 09:22:00
导语: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1月8日,国务院安委会召开第六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2007年安全生产情况、2008年工作安排和控制考核指标方案的汇报;11日下午,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委员、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同志,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华建敏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昨天上午的大会上,毅中同志代表党组作了工作报告,回顾了2007年安全生产情况,阐述了十七大精神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分析了面临的机遇挑战,明确了2008年"隐患治理年"的目标任务,部署了八项重点工作。
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与会代表结合学习永康、建敏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毅中同志的报告,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联系一个时期来的工作实践,进行了分组讨论。刚才,六个单位的负责同志作了大会发言,介绍了他们的经验体会和下一步工作打算。讲得很好,听了很受启发,他们的一些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感到体会很深、收获很大,概括起来:
一是对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慰问,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永康同志讲话中对五年来安全生产工作所取得的"四个明显下降"的成效和安全监管监察系统恪尽职守、真抓实干的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各部门的同志表示感谢和慰问。建敏同志概括了五年来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安全专项整治、联合执法、宣传教育等六个方面的新进展。大家学习以后,深受鼓舞,认为这是党和政府政治上对我们的信赖和肯定、工作上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纷纷表示一定要把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传达到每一位同志,以此激发大家的斗志,鼓舞大家的士气,加倍努力,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二是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一致感到,永康同志在讲话中,通过总结五年来的工作实践,所提出的"五个必须坚持",以及对我国依然处于事故多发、高发、易发时期的判断,深刻揭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特点,使我们对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的认识和把握,更加清醒、更加准确。与会同志讲,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站在新的起点上,感到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大家对永康同志强调的"民生问题、安全第一,安全问题,生命至上"的观点、要带着感情抓安全的要求,深受教益,进一步加深了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健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明晰了工作思路,明确了目标任务。大家通过学习永康、建敏同志的讲话,讨论毅中同志的报告,对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许多同志讲,把今年确定为"隐患治理年"的决策非常正确。永康、建敏同志对开展好"隐患治理年"做出的部署和要求,指导性、针对性很强,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现安全生产由被动处理向主动防范转变的重大举措;也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一个很好的抓手。毅中同志代表党组所作出的具体工作安排,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反映了总局党组一个时期以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思考,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
四是通过座谈交流经验,增强了做好全年工作、推动目标实现的信心。大家在座谈讨论时,还交流了近年来在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创造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这次会上有6个单位作了大会发言,还有3个单位进行了书面交流。这些单位的经验表明,尽管我国目前安全生产的基础薄弱,事故易发,但"易发"并不必然等于"多发"。只要我们坚定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充分发挥优势,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尽快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大家表示,一定要把会议精神带回去,组织全系统人员学习好、贯彻好,继续为推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做出不懈努力。
昨天晚上,毅中同志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了各组讨论情况的汇报。大家讨论中反映的一些问题,根据党组研究的意见,现作简要说明(略)。
下面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把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
参加会议的各省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煤炭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要把会议精神向省(区市)政府汇报,并立即召开会议,向班子成员和全体监管监察人员进行传达,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永康、建敏同志的重要讲话,学习毅中同志的工作报告。中央企业参加会议的同志,要及时向企业党政主要领导汇报,迅速把会议精神传达贯彻到基层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当中。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要把握以下四个要点:
一要正确认识安全生产形势任务。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既要看到本届政府以来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较好成绩,坚定搞好安全生产、推动实现安全发展的信心;又要看到差距,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工业化进程中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要认真分析本地区、本单位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挑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清醒而坚定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认清安全生产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发展。
三要进一步加深对安全发展理论和工作保障体系的认识。近年来,我们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指导下,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监管监察和目标指标体系不断健全,为我国安全生产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工作保障。我们要珍惜这一成果,自觉用安全发展理论指导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四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重要性。隐患是事故的潜在形式,是事故的根源。隐患不除,事故难绝。开展"隐患治理年",是"落实年"、"攻坚年"和专项行动的深化,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有效方式。大家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务院的要求上来,按照党组的部署,立即行动起来,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
二、明确安全生产奋斗目标,抓好年度控制考核指标的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提出了我国安全生产的3个中长期目标:到2007年也即本届政府任期内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2010年实现明显好转,2020年实现根本性好转。在2007年稳定好转目标基本实现的基础上,2008年要实现持续稳定好转,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安全发展的要求;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务院《决定》提出的2010年安全生产目标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强化工作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在反复征求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经国务院安委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2008年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已经确定。共设置了总体控制考核指标、绝对控制考核指标、相对控制考核指标和事故起数控制考核指标四大类,27个具体指标。目标任务确定之后,关键是要抓好分解考核,促进落实。一要抓好对地方政府的安全考核。严格执行中组部下发的包括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在内、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当地组织部门,把安全生产工作绩效作为评价工作、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严格考核奖惩。二要抓好对企业的安全考核。严格执行总局、煤矿安监局和国资委联合下发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业绩考核的指导意见,区分行业类别,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促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班组、岗位。三要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近年来,各地在安全生产目标指标控制考核上,探索实行的一些有效做法,如层层签订责任状、领导干部安全述职和诫勉谈话、定期考评、"黄牌"警告、重特大事故"一票否决"、重奖重罚等,实践证明确有效果,应继续坚持。通过建立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政绩业绩考核,促使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将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评价体系,强化政府安全监管主体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促进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
三、紧扣"隐患治理年"这条主线,把工作抓实抓细
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产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搞好安全生产,消除隐患是基本保证和根本要求。隐患治理既要治标又要治本,既要抓硬件又要抓软件。永康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排查要认真、整治要坚决、成果要巩固、杜绝新隐患"。毅中同志在报告中,对"隐患治理年"的内涵作了阐述。2008年各项工作,都要扣紧"隐患治理年"这条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来展开,切实做到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宣传"隐患治理年"的背景意义、目标任务、方案措施。要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及早谋划好今年的安全月、万里行集中宣传活动。
在"隐患治理年"的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做到"五个结合":一要与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把近年来安全整治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以排查治理推动专项整治的深化。二要与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相结合,抓紧建立重大隐患分级治理、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两项基本制度,针对排查出来的隐患问题,进一步完善安全基础管理。三要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相结合,根据行业企业特点,抓好预案制订、完善和演练,做到有备无患、临危不乱、科学施救。四要与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相结合,如煤矿瓦斯治理、非煤矿山矿井机械通风和采石场中深孔爆破、加油站阻隔防爆、危化品及长途客运车辆GPS监控、烟花爆竹标准化生产等先进适用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隐患治理年"都应当取得较大进展。五要与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换发相结合,提高安全准入门槛,关闭淘汰一批技术落后、隐患严重的小厂小矿。
隐患排查治理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重点行业。从全国来讲主要是煤矿、冶金、石油、化工、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各个地区产业构成和布局不同,要抓住对本地区安全生产有决定性作用的行业领域,重点治理。二是重点地区。各地安全生产工作进展不平衡,要突出以工作相对滞后,事故多发的市县为整治重点。三是重点企业。企业安全生产差别很大,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主要是那些基础薄弱、管理混乱、安全状况不好的企业,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行业管理部门要盯住不放,加大监管监察力度。要在高危行业企业开展打"三非"、反"三违"、治"三超"活动,发动员工查找和治理隐患。四是重点隐患。从安全生产局部以及全局影响程度看,隐患确实有大小轻重之分。毅中同志报告中提出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就是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重点隐患、突出问题上。如煤矿采掘布局和通风系统不完善、无风微风作业,冶炼企业生产工艺存在重大缺陷,化工装置容器严重老化,建设工程和尾矿库达不到设计标准,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和违规使用氯酸钾,民用爆炸物品私自储藏使用等,这些隐患都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必须抓住不放,认真治理。要紧密结合各地区和各行业特点,认真分析、梳理归类,在治理重大隐患上狠下功夫。
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第16号局长令),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组织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的目标和任务、方法措施、经费物资、机构人员、时限要求以及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要定期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书面报送统计分析,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监控、分级治理,跟踪整改销号。要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举报制度,加强舆论监督、社会监管和群众监督,认真对待群众和媒体反映的重大隐患,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把"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推动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四、加快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安全发展,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多年来,全行业干部职工为推进煤炭工业改革发展付出了艰苦努力,贡献突出、成效明显。本届政府以来,全国煤炭产量大幅增长,2007年达到25.5亿吨,比2002年增加11.35亿吨,以年均增长16%的增幅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能源需求。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好转,全国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由2002年的6597人降至3786人,下降45.9%;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全国2007年降至1.485,其中国有重点煤矿0.383、国有地方煤矿1.269、乡镇煤矿3.024,比2002年分别下降69.9%、69.4%、66.4%和74.1%。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2003年全行业开始实现扭亏为盈,2007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预计实现利润总额69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94家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预计实现补贴后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1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部分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非煤产值比重已达50%以上;大中小煤矿的产量比重调整至49:13:38。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达到6770家,煤炭年产量超千万吨的企业34家,产量规模超过11亿吨,比重达45%。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煤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程标准等体系日趋完善,科教兴煤战略扎实推进,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进一步加快,已建成安全高效矿井219处,产量达7.05亿吨、矿井机械化程度达到98%。企业改革有了新进展,供需双方自主衔接、自主订货、协商定价的煤炭订货市场化制度基本形成;国有煤炭企业公司制改造积极推进,已有28家成功上市,直接融资630多亿元;国务院选择山西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改革试点,一些政策性举措出台实施。与此同时,全行业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07年原国有重点煤矿人均收入达2.6万元),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矿区面貌出现可喜变化。
去年9月29日,家宝总理亲切接见了出席全国煤炭工业劳模表彰大会的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全行业干部职工多年来为煤炭工业改革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对加快煤炭工业规模化、现代化建设,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寄予了厚望。
瞻望煤炭工业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更应清醒地看到面临的挑战正在加剧、压力不断加大。
一是经济效益的提高靠增加产量、价格拉动的空间缩小。近年来煤炭行业效益的增长、行业景气指数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数量规模扩涨的基础之上,而内在的经济发展质量整体上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靠增产、提价增收的路子越来越窄。
二是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能力不足。主要是事故总量仍然偏大、非法违法生产现象屡禁不止、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2007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5以上的省份还有17个,其中3个省达8以上,最高的达10.57。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是与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的要求,任务还相当艰巨。我国煤炭精查资源量仅占资源总量的18%,其中可供建井利用的精查资源量仅占20%,但全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为45%左右,其中小煤矿仅为15%左右。目前,社会上大量的燃煤设备没有安装脱硫设施,高硫煤和中高硫煤燃烧排放,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全国煤矿煤矸石堆放量已累计超过35亿吨;另外,每年排放工业废水约36亿吨,采煤造成地表塌陷超过50万公顷。
四是在煤炭供求关系"总体平衡、高位波动"的前提下,煤炭市场的品种性、区域性、时阶性的紧张或过剩的状况将有发生,对煤炭经济运行的影响要高度重视,不可低估。
前不久,国务院批准了发改委制定的《煤炭产业政策》,包含了近年来,国家制定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必将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大推进作用。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增强信心,狠抓政策落实,促进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工作创新;要进一步完善反映煤炭市场供求关系、煤炭资源稀缺和开发程度、环境与安全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实现煤炭资源的有序开发;要不断完善企业成本控制、技术研发、劳动管理等经济运行机制,切实由数量、速度型的发展方式转到提高内涵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二)以瓦斯治理为重点,遏制大事故、降低事故总量。煤矿安全事关大局,瓦斯治理是重中之重;抓好安全生产,首先要抓好瓦斯治理。要认真贯彻落实瓦斯治理"12字方针",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要健全完善,做到管好管用;坚持把以风定产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重点来抓,通风系统必须合理稳定,通风设施必须正常可靠;以瓦斯防治为重点的、煤炭工业"十五"规划延续的攻关项目和"十一五"规划明确的科技支撑项目,要加快研发和推广应用;坚持以抽采利用促进瓦斯治理,加快研究制定2008-2010年煤矿瓦斯治理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规划,推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
(三)深化整顿关闭,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整顿关闭小煤矿既是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又是调整煤炭工业产业结构的核心。要坚定不移推进"整顿关闭、整合资源、管理强矿"三步走战略,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借鉴一些省份的先进经验,对符合条件的小煤矿,通过采取返还采矿价款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加快小煤矿关闭退出。按照发改委的要求,到2010年,小煤矿数量要压至1万处,产量由10亿吨左右减到7亿吨以内,大中小煤矿的产量比重调整至56:17:27,加快建立健全产业结构合理、安全有保障的煤炭工业体系。
(四)坚持依靠科教兴煤,推进煤炭企业规模化、现代化。发挥高等院校、科技机构和企业的积极性,抓好煤炭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体系。要重点围绕大功率采煤机、岩巷掘进机、露天开采设备、大型运输提升和洗选设备等组织科研攻关,加快引进、消化和吸收,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积极推动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改造提升中小煤矿,实行集约化经营;推行一个矿井一个工作面,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使煤炭产量向优势企业集中,尽快建设一批技术力量雄厚、装备水平一流、管理方式科学、循环经济领先、安全生产可靠,能够有力支撑和带动煤炭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势群体,进一步提高煤炭工业的规模效益。
(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大基地、大集团建设。坚持做大首先要做强的原则,加强行业管理,以区域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龙头,发挥品牌、资本、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大工程项目上,推进强强联合,实施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跨国战略合作,率先走出一条煤电、煤路、煤港和煤化工等多元化发展的路子。"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到2010年基地内煤炭产量将达到22.4亿吨,占全国产量的86%。露天开采的比重要加大,重点建设10个千万吨级的现代化露天煤矿;要建设形成10个千万吨级的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6-8个亿吨级和8-10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
五、坚持标本兼治,抓好安全生产规划和经济政策落实
继续认真贯彻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确定12项安全生产治本之策,落实安全规划、行业管理、安全投入、科技进步、经济政策、教育培训、安全立法、激励约束考核、企业主体责任、事故责任追究、社会监督参与、安全监管及应急体制等政策措施,推进政策治本、源头治理,逐步解决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
认真实施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目前,列入国家规划基础工程、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项目的,已经审批启动;国家7个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已有5个批准立项,国家和区域中心125个实验室即将投入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基地、矿山、危化品和排水基地建设项目也正在抓紧申报批准。各省(区市)安监局要利用地方"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的机会,积极做工作,争取开工建设一批地方性安全生产重点项目;已列入规划的项目,要加强协调,落实资金,抓紧启动。
抓好政策的制定落实。要借鉴一些地方的做法,根据国家出台的开展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扶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技术改造、确定事故赔偿标准、高危行业安全费用提取和安全风险抵押、煤层气抽采利用等,制定配套政策,并纳入地方立法,以地方行政法规的形式予以规范,增强政策措施实施的法律效力。当前,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抓紧向财政税收部门申请认证,享受销售煤层气增值税先征后退、免征所得税、加速抽采设备折旧、煤层气利用财政补贴、加快建设煤层气电站,鼓励煤层气发电上网和优惠电价等优惠政策;建设城市民用和工业用气管网,将煤层气纳入统一联网供应等同时推进。
抓好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组织下,煤矿安全监管监察、财务、审计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安全费用提取、安全风险抵押金、国债扶持资金等,该提取的足额提取,统一集中管理使用的要管好用好,专项资金一定要做到专款专用。要借新颁布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利时机,促进企业加快安全生产设备更新换代,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水平。
六、加强配合协调,推进联合执法
要进一步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的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机制,逐步形成多部门联手、多领域运行、跨区域协同的联合执法格局,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效能。
一是积极牵头联合执法。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切实负起责任,针对存在的"三非"、"三超"等突出问题,及时向政府汇报,协调力量,严加整治。由总局牵头形成的煤矿整顿关闭、尾矿库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际联系会制度,以及应急救援联络员制度,要进一步规范运行,定期通报情况,组织开展监督检查,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是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公安部门牵头的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石油天然气管道占压清理,交通部门牵头的海上搜救,监察部门牵头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的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安全监管机构要积极参与,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要按照"隐患治理年"的工作部署和各项要求,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推进工作措施落实。
三是加强区域性安全监管联动。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在安全联合监控防范上创出了一些新路子、新办法,打破行政区划,逐步由单一区域向多个区域联动推进。如沪、苏、浙三地对危化品跨区域道路运输实行安全监管联防联控;闽、赣、湘、粤、桂、琼、蜀、黔、滇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9+2)联合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安全生产合作协议》;辽宁中部七城市签订应急救援合作协议;湖北武汉等九城市建立监管执法、事故调查处理善后、信息交流、农民工培训、应急管理等五项联席制度。这些都有助于解决监管对象流动性大、监管范围局限性问题,是提高监管效能的有益尝试和实践,应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各省区市之间,以及同一省区市的地区之间,可以借鉴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协调有序、共同防范的联动机制,多方协作,共保平安。
春节即将来临,安全生产任务艰巨。各部门、各单位回去后要在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的同时,一定要把当前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好,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把问题考虑细致、措施安排周密,认真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关键场所部位的监督检查,做好应急值守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切实防范事故发生;同时要关心职工生活,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我们上下共同努力,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定愉快、安宁和谐、安康幸福的春节。
同志们,今年是倍受关注的奥运之年、政府换届之年、改革开放30周年,是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由稳定好转向明显好转目标迈进的关键之年,安全生产重任在肩。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创新机制,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实现"隐患治理年"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