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社区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03-11 03:20:00
导语:在全市社区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社区服务是社区的基本功能,是社区建设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在湖里街道召开全市社区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其目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文件),总结交流社区服务的经验,特别是推广湖里街道社区服务工作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动在街道这个层面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
刚才,大家观摩了湖里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听取了湖里区湖里街道、思明区前埔北社区和集美区银亭社区三个单位的经验介绍,他们都讲得很好。讲得好主要是做得好,特别是湖里街道的经验,有几个特点:一是有一个好的工作思路。街道把发展社区服务、为民排忧解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进行“十个率先”的探索实践,特别是把涉及街道公共事务的事项集中一个场所,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进一门办事、依规范办成、按承诺办结,思路对头,体现了为民、利民、便民。二是有一个好的组织形式。通过设立街道服务中心,统一协调处理社区服务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到工作有人抓、管理有规范、服务有考评。三是有一套好的服务体系。建立了四大服务基地、七大服务体系、十八个服务网络,基本上涵盖了社区服务的方方面面。四是有一个好的运作机制。街道根据社区服务的职能和内容,采用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市场运作三种服务模式,保证了社区服务的有效运作。湖里街道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下面,我就进一步深化社区服务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增强做好社区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应当肯定,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社区的整合,我市社区服务发展迅速,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涵盖内容越来越多。表现在:一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目前,社区服务项目已达到200多项,社区救助、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社会保障等服务项目普遍开展,社区服务的领域涉及了居民群众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二是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全市24个街道,149个城市社区,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112个社区的工作用房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占75%;普遍设立了社区警务室,21个街道设立了慈善超市或爱心超市;建立了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的教育、文化、体育活动等设施和场所都在逐步完善。三是服务队伍不断壮大。采取竞争上岗、公开招考、分级培训、先选后聘等形式,提高了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素质。社区普遍成立了党团员、“五老”、巾帼、红领巾等志愿者队伍,目前登记注册的社区志愿者人数达到3.8万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多万人次。四是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各街道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服务的方法和手段,普遍推行“一站式”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办事。探索开展面向老年人的“银发安康”医疗保健服务,面向孤寡老人的“结对子帮扶”服务,面向残疾人的“家政”服务,面向心理障碍人群的“悄悄话室”、“阳光热线”心理咨询服务,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亲情”服务等社区服务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社区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社区服务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社区服务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总体发展还不平衡。各区、各街道之间发展都不平衡,岛内好于岛外,示范社区好于一般社区。二是服务设施还不完善。目前岛内仍有32%的城市社区工作用房面积还没达标,“村改居”的社区服务设施更是严重滞后,社区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三是社区工作关系还没完全理顺。目前,社区工作负担较重,行政色彩比较浓,一些社区干部忙于应付上级下派的任务,直接影响了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的认同。四是服务资源还需要整合。一些社区的服务项目还比较单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社区内一些服务设施和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存在这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对社区服务的认识还不到位。因此,需要我们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区、街的领导要不断深化对做好社区服务工作的认识。
(一)搞好社区服务,是社区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社区是居民生活最重要的场所,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群众的自治组织。社区组织的性质决定了社区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要搞好社区服务,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在这方面,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已有专门的阐述,特别是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求“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开展社区群众性自助和互助服务,发展社区服务业。”去年4月,国务院也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即14号文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服务体系和有关要求。集中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最新认识和最新理念,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切实把搞好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要充分认识:只有社区服务工作做好了,才能增强广大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激发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的社区工作也才能有更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搞好社区服务,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去年,省委和市委都分别提出了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任务,这是我们社区建设的主题。建设和谐社区,必须贯彻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就是要把服务群众、造福居民作为社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做好社区服务与建设和谐社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区服务通过满足居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比如对社会贫困对象提供社区救助,对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服务,使难有所济、残有所助、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从而促进社区和谐。社区服务通过开发服务项目,使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日常需求能在社区内就近解决与满足,方便居民,节省社会资源与办事成本,体现了完备的公共服务,从而促进社区和谐。社区服务通过对居民进行治安防卫教育与有关知识宣传,组织社区范围内居民搞好群防群治,使居民具有预防犯罪侵入的警惕性与自卫知识,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现了社会的安定有序,从而促进社区和谐。社区服务通过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一帮一结对共建活动,以及在社区内组织居民开展各种形式健康有益的娱乐、体育、健身、学习等活动,增强了人们之间的良好关系和社会亲和力,在社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温馨、和谐的氛围,体现了社会的团结友爱,从而促进社区和谐。实践表明,在社区服务得到较快发展的一些街道和社区,居民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得到较好解决,那里的社会秩序就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比较和谐。因此说,社区服务对于构建和谐社区具有基础性作用。
(三)搞好社区服务,是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现实需要。社区是居民群众的生活共同体。随着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社区服务,比如社区物业服务、家政服务、卫生保健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特别是一些生活在社区的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如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家庭、老年人、残疾人等等,他们更需要我们社区为他们及时提供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居民对服务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多样,如托幼托老、配送快递、家庭护理、修理维护、社区保洁、保安、保健等等。因此,搞好社区服务,是“三个代表”在社区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希望各级各部门要从政治的高度、战略的角度充分认识搞好社区服务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社区的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搞好社区服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14号文件精神,坚持网络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开创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的社区服务新局面。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突出解决社区服务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下一步,在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社区服务组织体系的完善。重点是抓好街道这一层面的社会服务组织体系的完善。街道是联系政府和社区的桥梁,是推进公共服务的重要枢纽和平台。从目前的情况看,街道“组织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这其中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认识上的原因。目前街道大都设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机构或牌子,但缺乏资源整合,功能不全,职责不清,管理不顺,有的形同虚设。会后,各区街要把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借鉴湖里街道的做法,在充分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抓紧整合现有的服务资源,调整组织机构,理顺工作关系,明确职能定位,制定管理办法,确保今明两年所有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建设到位。通过政务服务功能的整合,不断完善街道“一站式”办公大厅,切实把与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做好,更方便、更直接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通过建立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更好地开展街道层面的社会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同时也更好地指导所属社区开展社区服务工作。
与此同时,要完善社区服务站,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公益服务组织。社区服务站作为社区居委会的服务机构,要发挥面向居民群众的优势,协助政府部门办理群众性、社会性服务事项,根据居民群众需求,积极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服务项目。要加强对社区民间公益服务组织的指导和资助,引导社区居民组建维权、救助、管理、健身等不同类型的社区民间公益服务组织,并逐步建立健全居民自助、互助服务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水平。
(二)抓好社区服务设施体系的完善。服务设施是开展社区服务的基本条件。我市社区用房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全市149个城市社区,已有112个达到500平方米以上,仍有37个社区没有达标,而且解决的难度更大。各区、街务必把解决社区用房问题作为今年社区建设的重点任务,要求今年年底以前必须全部解决到位。还是那句老话,这是“硬指标、死任务”,必须落实责任制,区政府是这项工作的主要责任单位。在重点抓好社区用房建设的基础上,要积极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尤其要着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部门要把社区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盘子,统筹规划,分步建设。各区街要借鉴莲花五村“数字社区”建设经验,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社区办公、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网络化,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与水平。
(三)抓好社区服务项目体系的完善。要着眼居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使政府公共服务能覆盖到各个社区。同时要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群众性自助和互助活动,增强社区服务的多样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重点要开展好以下服务项目:一是面向困难群众的社区救助服务。要加强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他们的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要关心“低保边缘户”的生产生活,采取“结对子帮扶”、临时救助等措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要开展残疾人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医疗保健、康复训练、就业指导等服务项目,营造关心残疾人的良好社会环境。要总结推广思明区“爱心超市”经验,要求目前尚未建立“爱心超市”的街道今年内都要建立起来,同时要把这项工作延伸到岛外各街道,建立完善社会捐助接受网络,并规范管理。社区居委会要广泛开展群众性自助、互助活动,采取上门服务、结对帮扶等措施,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生活救助和生活照料。二是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社区就业服务。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作用,结合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挖掘社区就业潜力,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发安全保卫、卫生清洁、公共环境绿化、公共设施维护、停车场管理等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培训、就业咨询、小额贷款、劳务派遣等服务项目,引导和帮助更多的“4050”对象实现再就业,提高就业稳定性。三是面向老年人的为老服务。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培育发展养老产业,扩大机构养老规模。下一步,岛外各区要逐步整合镇级养老院,形成每个区都有一个有相应规模和档次、管理规范的养老服务机构,把机构养老与社区为老服务有机结合。思明区正在实施的“安康计划”,值得各区借鉴、推广。要依托社区老年学校、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广泛开展老年人教育、健身、娱乐等活动。尤其要关心“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和贫困老人,帮助他们搞好生活照料。四是面向社区家庭的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今年政府强化社区公共服务的重点之一,必须取得突破性进展。要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兴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补充、覆盖全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要以社区家庭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主动上门服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生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通过加强管理、培养社区卫生服务技术和管理人员、建立民主监督制度等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五是面向广大居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服务。如果社区居民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和谐社区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社区安全工作,要将社区安全体系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切实加强社区安全管理的组织和队伍建设。要全面落实并规范社区警务工作,完善以公安派出所为骨干,社区治保、调解、帮教等群众性自防自治组织为基础的群防群治体系,搞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要深入做好社区普法、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六是面向各种不同群体的社区文化服务。社区文化包括教育、文化、体育等活动,这对于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力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贴近群众生活的喜闻乐见的社区教育、文化、体育活动。要落实社区单位教育、文化、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的规定,建立广覆盖、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教育、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四)抓好社区服务人才体系的完善。加强社区服务人才体系建设,是搞好社区服务的关键。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包括三个方面的队伍建设。一是社区工作者队伍。应当肯定,我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已有良好的基础,社区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也要看到随着和谐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社区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对社区干部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和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社区建设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各区要继续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办法,充实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要采取分级培训的办法,有针对性开展各类专业业务培训,尤其是“村改居”的社区,更要加大力度,强化培训,并通过下派干部、挂职交流等办法,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要探索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工作人员纳入社会工作者职业序列,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知识化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二是社区离退休老同志。目前,全市7万多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已进入社区管理,这是社区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这些老同志,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精良的业务专业知识,可谓是人才济济。各区、街道、社区要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有计划地把他们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更好地为社区服务。三是社区志愿者队伍。这是社区服务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要通过广泛宣传,大力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志愿服务,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要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形成参与社区活动的长效机制。要支持和鼓励工、青、妇、残、老等群团组织的志愿者进入社区开展活动,并在社区吸纳对象。各区、街、社区今年内均要健全社区志愿者组织,年内示范社区的社区志愿者数量要达到常住人口总数的5%,到2010年达到10%,建设一支浩浩荡荡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要指导志愿组织和志愿人员开展社会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再就业服务、维护社区治安、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不断发展创新邻里互助、单向服务、协同包户服务、设点服务、时间储蓄等社区志愿服务方式,提高志愿服务水平。总之,要把社会上、社区里有爱心的居民组织起来,让一切爱心充分展示,让一切善举竞相推出,以造福社区,造福居民。
三、加强领导,确保社区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我市社区服务工作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提升水平的新阶段。要把新阶段的社区服务工作做好,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深化措施,落实责任,扎实工作。
(一)形成工作合力。各区、街道党政领导、市直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市工作大局出发,把抓好社区服务作为事关全局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会后,要求各区政府要对社区服务工作进行一次专题研究,重点是如何整合街道社区资源、健全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内容,实现“一站式”服务,要制定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红十字、老龄、计划生育等群团组织要利用自身优势,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和引导社区居委会、社区民间组织等做好社区服务工作。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及时总结社区服务的新鲜经验,加强工作指导。
(二)落实社区减负。只有减轻社区居委会过重的工作负担,才能使社区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去年年初,市委办、政府办专门下发了《关于减轻社区居委会工作负担的若干意见》(厦委办〔2006〕32号),前不久,市里又专门召开社区减负工作座谈会,对减负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总的看,社区居委会负担过重、行政色彩过浓的问题已经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积极整改中。但成效还不是很明显,社区负担过重的问题依然存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设和谐社区,打牢城市基层管理与服务基础的高度,深刻认识社区减负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社区减负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进入社区工作的范围和属性,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组织清理设在社区的各种机构和牌子,清理各类报表、帐册、上墙资料,精减各种类型的会议,改进检查考核方式方法,切实减轻社区居委会负担,为社区居民自治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三)完善投入机制。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投资机制,解决好社区用房,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各级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加大对福利性、公益性社区服务的投入,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年增加。辖区内单位属于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建设的内部活动场所原则上应当向社区开放,各区要制订设施开放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要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社区服务业,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投入社区服务业。
(四)培育示范典型。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是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措施。最近,市城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部署制订出台了创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实施办法和评选标准。各区、街道、社区要根据市里提出的示范社区基本标准,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和办法。要选择不同条件、不同类型的社区作为示范点,搞好分类指导。要以服务社区居民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创建示范社区过程真正成为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成为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和谐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的过程。要注意总结推广示范单位的先进经验,从2007年开始,市里每两年开展一次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区的命名、表彰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
同志们,加强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社区工作,围绕服务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厦门,扎实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不断开创我市社区服务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