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竟平出席世界气象日座谈会并发言
时间:2022-03-09 02:47:00
导语:鄂竟平出席世界气象日座谈会并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07年世界气象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
我国是水旱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严重的洪涝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时常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世界气象组织将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选定为“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这将增强社会各界对天气、气候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性的认识,提高社会各界防灾减灾意识,同时通过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提高对天气及气候极端事件的抗御能力,减轻不利影响,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纪念世界气象日,召开这次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各级气象部门对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作出了及时预报,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借这个机会,我代表国家防总、水利部对气象部门长期以来给予水利、防汛抗旱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对广大气象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气候脆弱地区之一。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我国水旱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国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例如1991年的江淮大水、1994年珠江大水、1998年的长江和松花江、嫩江大水,1997、1999和2000年的持续干旱等,都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1年,我国在经历了2000年的大旱之后,北方地区又一次遭受了罕见的大旱,一些地区水库、河渠出现干涸或断流,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并使农业生产受损,还使500多座县级以上城镇不同程度缺水,对人民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局部突发性暴雨频繁发生,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防不胜防,已经成为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据统计,因各类山地灾害造成人员死亡约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三分之二。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防洪抗旱工程措施和包括气象监测、预报在内的各项非工程措施不断加强,抗灾能力显著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广大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我们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决策,都是根据气象、水文部门的及时预报,对防汛抗旱工程运行状况综合分析后所作出的,如果没有气象部门的预报作为基础,防汛抗旱部门是难以做出科学决策的。譬如每次台风或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前,气象部门都能随时跟踪台风生成、发展、变化和登陆动向,综合分析各种天气因素和国内外预报成果,作出预报,有时一天多次作出滚动预报,并及时通报防汛等有关部门。这些气象预报信息,为我们科学决策,部署工作,及时转移沿海人员和船只,争取了时间,减轻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气象信息是防汛抗旱工作的耳目,特别是在防汛抗洪关键时刻,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就能避免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一字千金。或者可以概括的讲,我们所有防汛抗洪及抗旱斗争所取得的胜利,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更离不开气象部门有力的支持。
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害频繁,主要江河在10年中有6年发生了大洪水。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连续两年持续干旱少雨,今年仍可能发生连续干旱。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气候变化因素复杂,一年当中先旱后涝、旱涝交替、旱涝急转情况经常发生。因此今年更要做好防大洪,抢大险的准备。目前,我国江河的防洪标准仍然偏低,量大面广的堤防险工和病险水库仍然是当前防洪安全的心腹大患。虽然’98大洪水过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长江等大江大河防洪工程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很多隐患得到治理。但工程建设并没有全部完成,防洪体系还不完善。即使所有在建工程全部竣工,我国防洪工程的设防标准总体上也只是防御建国以来发生过的大洪水,超标准洪水还可能发生,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包括将来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一批控制性工程建成运行后,也不能完全消除洪水隐患。因此,可以肯定地说防汛抗旱工作仍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在目前这种防汛抗旱工程体系还不完善的形势下,为有效地减轻洪涝旱灾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粮食及供水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就必须在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非工程措施,加强各种预测、预报,并进行科学调度。这就要求我们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做到早预测、早警报、早反应。需要进一步提高预测警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以便有关部门及早制订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有效地消除或减轻灾害。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普遍的增加,对防灾减灾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水平已与其不相适应。为此,建议气象部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完善预报技术和手段,提高监测和预报水平,逐步提升气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象预报的准确率,延长预见期,为防汛抗旱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防灾减灾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类社会在严重的天气、气候灾害面前是脆弱的,人们对气象灾害的认识是不够充分的。让我们共同努力,树立社会公众的气候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努力减少气候极端事件造成的影响。
谢谢大家!
- 上一篇:世界气象日讲话
- 下一篇:参加世界气象日座谈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