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上半年工作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09-08 09:21:00

导语:在全市上半年工作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全市上半年工作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市2006年度

上半年工作情况通报会上讲话

(2006年8月1日)

各位老领导、老同志:

今天,市委、市政府把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请来,主要是通报今年以来全市的工作情况,使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更多地了解市情,帮助市委、市政府作好决策,促进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下面,我把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作一简要通报: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快、效益好、质量高、后劲足的良好势头,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强。具体可以概括为七个鲜明特点:

一是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40.68亿元,增长17.4%。农业完成增加值25.4亿元,增长6.5%。其中夏粮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单产、总产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工业增加值完成222.4亿元,增长1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77.33亿元,增长27.5%;利税79.87亿元,增长43.1%;利润44.7亿元,增长50.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2亿元,增长14.5%。

二是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比重为65.4%,下降7.6个百分点,轻工业比重为30.6%,上升7.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11.87%,比年初提高1.6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GDP比重11.0%,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5.8%,提高0.7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74.7%,提高2.6个百分点。

三是民营经济迅速扩张,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民营经济户数9.66万户,增长12.4%;从业人员42.08万人,增长8.1%;注册资金199.81亿元,增长28.4%;纳税额19.73亿元,增长54.6%。全市招商引资项目430个,合同资金169.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8.7亿元,增长21.1%,其中外来固定资产投资80.7亿元,增长20.6%。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31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1.99亿美元,增长33.3%,增幅居全省第2位。

四是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数额增大、投资完成额增加、投资速度加快的趋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4.6亿元,增长43%。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2亿元,增长41.1%。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亿元,增长39.1%。第二产业投资132.0亿元,增长39.7%。其中工业投资128.1亿元,增长40.8%。在工业投资中,能源投资增势强劲,为30.2亿元,增长83.4%。第三产业投资52.5亿元,增长44.7%。

五是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9.7亿元,增长36%,增幅居全省第5位。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是436.69亿元、298.93亿元,分别增长19.5%和15.6%。

六是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日益活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87元,增长15.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312元,增长1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02.5亿元,增长15.9%。

七是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入,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新城建设不断加快,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平安枣庄”、“文明枣庄”、“生态枣庄”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市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干部群众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心同德、勤奋工作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衷共济、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上半年市委、市政府着力抓的几项工作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工作指导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城市经济转型步伐,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相协调,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一)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实施“三化一转移”战略和“三百”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会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举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百强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2.7亿元,在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所占比重达到81.82%;百个薄弱村帮扶共筹集资金物资6331.9万元,帮助96个经济薄弱村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全市近300个村达到文明生态村的标准。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双五创建”活动和“放心农产品”工程,全市共创建省、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45处,市级标准化示范乡镇8处,36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获得省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121.5万亩。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9家,市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6家。着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等工程,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2006年度“阳光工程”培训转移任务完成情况居全省前列,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6.2万人。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城市经济转型步伐。牢牢抓住结构调整这个主线,集中力量调整区域经济布局结构,把加快建设“一区九园二带三大基地”作为调整结构的总抓手,加强领导,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努力构筑枣庄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先后召开了加快高新区发展现场办公会、加快张范民营经济园区发展现场办公会、加快新城区发展现场办公会、加快枣庄经济开发区发展现场办公会,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建设力度,枣薛经济带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总面积6平方公里的泰国工业园已经奠基,首批20个项目正在筹备,其中投资42亿元的10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抓住南水北调的机遇,以台儿庄、峄城、滕州、枣庄港为依托,以港口开发区为载体,加快建设“沿运经济带”。枣庄港港口工程已基本完成,配套工程即将动工。总投资25亿港元的香港国际科技工业园在滕州奠基。立足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搞好精深加工,放大能源效应,能源、建材、煤化工三大特色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投资21亿元的凤凰化肥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投资9.8亿元的鲁化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项目已经动工;总投资25亿元年产6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项目已签合同。全市在建及技改矿井10对,总投资16.8亿元,可新增生产能力460万吨;在建电源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35.8亿元,可新增装机容量80.8万千瓦;在建大型旋窑生产企业4家,总投资18.6亿元,可新增生产能力900万吨。

(三)坚持“三力”并举,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持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民营经济启动内力、深化企业改革激发企业内部活力“三力”并举,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成功举办了杭州招商会、香港招商会、韩国招商会等招商活动,千方百计引进“大、高、外、洁”项目。仅山东枣庄(浙江)经贸合作恳谈会就有59个项目集中签约,合同投资额达68亿元。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扶优扶强、放手发展的原则,鼓励民营企业在加快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机关效能监察、服务经济转变职能大家评、政务环境建设年等活动,加大对经济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在2006浙商大会暨浙商论坛、首届浙商投资博览会上,我市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潜力城市”。充分发挥驻枣大企业的作用,千方百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市、区(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各级领导同志带领有关部门靠上帮包,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今年,全市共安排市定重点项目50个,总投资328.9亿元,2006年计划投资87.6亿元,1-6月份累计完成投资41.4亿元。其中,山东500KV输变电工程(滕州段)、山东220KV输变电工程(界河变电站及配套线路建设)、枣庄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滕州墨子文化城项目、兖矿鲁南化肥厂双结构调整项目和滕州凤凰大化肥项目等6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枣临铁路项目被列入省“十一五”开工建设项目,枣庄、临沂、日照三市已就资金筹集等达成了共识。枣临高速公路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评审。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特色餐饮、现代物流、旅游业、农村服务业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山东(鲁南)食品名企、餐饮名店(特色店)、名厨、名菜、名点、名吃、名宴评选认定活动和第三届山东名小吃复评认定活动,成功举办了枣庄市餐饮业发展论坛;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新城物流中心有关实质性问题已达成一致,目前正在办理用地手续。认真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薛城区、山亭区被商务部批准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区;抓住我市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遗址被列为100个红色经典景区的重大机遇,推动旅游业实现新的发展。上半年,全市旅游业创汇61.56万美元,增长19%;旅游业综合收入达到14.52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27.1%。

(五)以增强区域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跨越发展为总目标,以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为重要途径,大力实施“促强扶弱带中间”的发展战略。为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6月19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上半年,全市县域经济的GDP达到305.2亿元,占全市的89.6%;县域财政收入14.2亿元,占全市的72.2%。

(六)抓好节能降耗和环保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热电联产、变频改造等节能降耗技术,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和重大节能工程,资源节约和节能降耗进步明显。全市43家重点用能企业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下降14.3%,万元工业产值用水下降14.25%,主要产品单位原材料消耗稳定降低率在70%以上。枣庄经济开发区被列为首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在农村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生态家园”,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2.43万户,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3.12%。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以可视山头绿化、农田林网建设、绿色通道补植完善、退耕还林、村庄绿化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上半年完成成片造林9万亩,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5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5%。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对全市80家重点污染企业实行月检查、月通报制度,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稳定下降。认真开展环保专项检查行动,不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全市共查处违法企业50多家,对15家违法排污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对11家企业实施经济处罚,对2家企业实施了停产治理。

(七)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新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累计完成投资27.7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3.9平方公里。今年新城道路建设完成投资1630万元,黑龙江路、龟山环路、景山路、祁连山路、松花江中路等道路管网工程正加紧施工,均取得较快进展。凤鸣园工程完成投资6600万元,目前,周边湖岸砌垒已完成,汇集雨水管线已铺设完毕,湖区和水系已具备蓄水条件。旧城改造注重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搞好城区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上半年完成投资3.83亿元。全面启动了133条背街小巷的整治改造,东城区新增城市道路面积2.58万平方米,大修城市道路面积1.54万平方米。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全市完成村镇建设投资6.16亿元,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5.32万人,新修道路面积154.5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1380盏。

(八)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枣庄”。一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建立健全新闻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大力发展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事业。积极参展山东省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总投资3亿元的台儿庄区运河古镇综合开发项目成功签约,新闻专题片《乡胞祭》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枣庄柳琴戏被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枣庄的北辛遗址等5处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承办了全国健身秧歌大赛。高考成绩在连续6年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今年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一本上线2160人,较去年增加305人,增长16.4%;二本上线5214人,较去年增加598人,增长13%。截至目前,本科录取7776人,比去年增加1108人,增幅为16.6%。

二是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建立了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机制,对重大问题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制定及一系列重要措施的出台,都广泛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各派和工商联的作用。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党管武装的各项制度,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是扎扎实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深化农村公路建设,全市共开工农村公路建设240.6公里,完成路面工程175.5公里。大力实施农村通自来水工程,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68亿元,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2.76%。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136.1万人,累计筹集资金3335.5万元,报销医药费2018.1万元。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4%;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732万元。积极开展“妈妈”、“希望工程”和“资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等扶贫济困活动,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和反邪教斗争,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市整体治安防范能力明显增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扎实细致地做好抗灾防汛工作,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上半年,全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4%,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5.8%,来访起数同比下降10.7%,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8%,没有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没有发生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赴省进京聚集滋事事件,没有发生治安责任事故。

(九)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深入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为农民群众办好村村通公路通客车、村村通自来水、搞好镇村规划、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上学难问题等“十件实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目前,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完成,党的先进性建设转入经常性工作。

二是大力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条例》规定配备干部,做到任人唯贤,群众公认,客观公正。全面开展“三个一批”,大力实施“12345”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选调13名外贸口年轻干部赴日本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选拔3名领导干部赴美国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培训;选调一批研究生、本科生充实到各级党政干部队伍,提高了党政干部队伍的学历和知识层次。

三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抓好两个《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党章》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开展了树立正确利益观集中教育活动。加强制度建设,扎实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深入开展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工作。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查案件421件,其中涉及县级干部案件5起,科级干部案件23起,万元以上经济案件80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66人,其中县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19人,挽回经济损失697.05万元。

三、关于下半年的工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部分企业仍然比较困难;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特别是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的项目仍然偏少;城乡低收入人群生活困难,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关于下半年的工作,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和市委、市政府近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做出了具体安排。总的要求是,坚持既定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工作思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狠抓落实,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实现“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工作中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城市经济转型。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四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加快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六是搞好“和谐枣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需要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老领导、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帮助。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恳请老同志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市情研究,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提建议、出主意、献良策,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多为老干部办实事,为他们老有所为创造条件。市委老干部工作部门和老干部所在单位,要进一步关心、照顾好老同志,并注意把老同志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形成书面材料,报市委、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