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综合目标责任书

时间:2022-11-10 05:10:00

导语:精神文明综合目标责任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精神文明综合目标责任书

一、精神文明建设组织领导80分

1、各县(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以下简称“文明委”)及乡(镇)村精神文明建设机构或组织健全,工作开展正常,作用发挥好。县(市)文明委能够定期召开由党政一把手或主管领导主持的工作会议(每年不少于4次,并有完整、规范的会议记录),分析和研究本县(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指导文明办工作(10分)。

2、县(市)委、人民政府能够认真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综合目标责任制,实行双文明考核;能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领导干部任职、晋级和评定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依据(20分)。

3、文明办机构建设。编制落实(5分);人员到位(5分);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基本办公设施设备,并不断改善(3分);配备专用交通工具(2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经费列入县(市)财政预算,并确保专款专用(5分)。

5、文明办工作积极主动,及时完成上级文明办安排的各项工作(5分);工作思路、方法、活动载体有创新(5分);文明办协调组织有力,指导及时,服务到位,得到广泛认可(10分)。

6、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规范;精神文明建设简报、信息上报及时,数量多、质量好、采用率高(10分)。

二、公民道德建设80分

1、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充分利用“七一”、“十一”等革命节日和“三八”、“五一”等国际节日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升国旗、唱国歌,广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组织群众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各族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15分)

2、认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学习、宣传活动。通过新闻媒体、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纲要》内容和20字基本道德规范,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5分)

3、广泛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和“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做到主题突出,形式鲜活,并有计划、有安排、有活动、有检查、有总结,切实落实州党委对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的安排和要求。(15分)

4、积极开展《纲要》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培训记录,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10分)

5、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以学雷锋、“三讲一树”(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建设诚信**、节约**等活动为主题,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0分);积极宣传广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的先进典型(5分);社会风气好,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公共道德、保护环境等文明意识明显增强,爱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秩序、团结互助、见义勇为蔚然成风(10分)

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80分

1、文明单位示范作用突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质量不断提高。(8分)

2、文明社区创建工作进展明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四进”社区和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活动有规划、有措施、有内容、有活动、有成效,推出一批质量较高的文明社区创建典型。(16分)

3、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载体有创新,得到群众认可,成效明显,对提高农牧区群众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有推动作用。(10分)

4、文明村(队)、文明乡(镇)创建活动有新的发展,各族群众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创建文明村(队)、文明乡镇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质量不断提高,示范作用明显增强。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效显著,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13分)

5、农村“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深入扎实,根据农牧区实际,同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争创“小康户”相结合,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和办法,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争创评选活动,做到工作有力度,群众参与积极性高,整体效果好,示范作用强。(10分)

6、农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司法调解会”建立健全,有影响、有权威,群众认可,活动开展经常有效,无赌博、吸毒、封建迷信等丑陋现象和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生,无群体上访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发生,社会风气好,对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化解矛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用明显。(13分)

7、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献爱心助学活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中心工程等)任务完成好,同时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得到社会广泛好评。(10分)

四、宣传思想工作90分

1、领导班子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能结合十六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解决几件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心组理论学习全年不少于6次。(8分)

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宣传员队伍,并有宣传员职责、培训计划、档案资料和例会制度。90%以上乡(镇)配备专职宣传干部,并注重做好培养、提高和推荐使用工作。(10分)

3、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完成不低于计划任务的95%。20分)

4、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全年无政治事故,并在“三个文明”建设中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13分)

5、县、乡(镇)广播、电视台(站)机构健全,设备运行正常,村级广播建室率达100%,牧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8分)

6、全年有计划地组织2次以上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突出报道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情况,营造西部大开发的浓厚舆论氛围。每季度和重大活动,适时制定和下发具有指导性的宣传要点,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大,每年外发刊用新闻稿件在500---800篇以上。(7分)

7、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县新闻协调会、新闻通气会,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下一阶段宣传工作;能主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举办2次以上形势报告会;制定理论教育计划,每年举办理论教育培训班不少于5次。(5分)

8、能及时掌握并上报社会各界的思想动态,尤其是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社会敏感问题及民情,能迅速及时上报。全年向州党委宣传部上报信息不少于36篇。(5分)

9、积极开展农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调研活动,全年有2---3篇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报有关部门。(4分)

五、民族团结工作90分

(一)组织领导(30分)

1、班子团结,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每季度专题学习一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7分)

2、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做到有组织、有人员、有规划、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5分)

3、系统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活动,制度完善,形式多样,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创建面达70%以上。(6分)

4、聘请民族团结工作的监督员,参与创建活动和对创建单位的管理、监督和评议。(4分)

5、每季度召开一次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或先进单位、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报告会。(3分)

6、民族团结创建办要积极履行职责,主动开展对创建单位的指导、检查、督促管理和推荐命名工作,对已命名的单位每年要复查一次。(5分)

(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45分)

7、创建单位必须完善各族职工群众相互结对子的团结互助措施,健全表彰激励各族群众携手共进、做好人好事的机制。(5分)

8、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明确。没有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发生,没有党员干部信教和违法宗教问题存在。(5分)

9、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各族干部;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教育,有学习计划、有学习内容、有督导检查。(5分)

10、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媒体,宣传本地区的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的事迹,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广泛深入、形式多样地开展“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4分)

11、坚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4分)

12、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5分)

13、层层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县市每两年召开一次),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典型、模范事迹,民族团结气氛浓厚。(5分)

14、积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和宗教法规(3分)。

15、在宗教界深入开展创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争做五好宗教人士活动,并进行表彰。(3分)

16、团结和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鼓励他们为发展经济建设建功立业,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3分)

17、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兵地共建活动。兵地和睦相处,相互支持,共谋发展。(3分)

(三)重视少数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15分)

18、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推荐、使用,制定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年终有总结。(4分)

19、制定措施扶持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发展。(3分)

20、注重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2分)

2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改革不良习惯。(1分)

22、着力培养少数民族企业家队伍,促进民族经济发展。(2分)

23、重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劳动技能培训和再就业等工作。(1分)

24、注重双语学习和运用。规范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重要文件、重要会议能使用两种语言文字。(2分)

六、文化建设90分

(一)文化建设(75分)

1、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中长期社会发展规划,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得到落实。(5分)

2、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按规定核拔,计划单列、专款专用;县财政对文化馆、文化站补助经费不低于自治区规定标准,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有所增加。(10分)

3、县(市)文化馆、图书馆、文工队(团)、电影(剧)院有适应工作需要的馆舍(场所),硬件设施比上年显著改善。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15分)

4、乡(镇、场)文化站有三室一场,藏书不低于3000册;村级文化室有三室一场(图书室、广播室、活动室和体育运动场)和必要的图书、活动器材,能正常开展活动。(15分)

5、县(市)文化馆、图书馆人员编制落实到位;乡(镇、场、街道)文化站至少有1至2名专职工作人员。(10分)

6、城乡文化活动做到经常化,县、乡全年举办重大节庆活动6次以上,群众参与面广。专业、业余文工团(队)坚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成绩突出。普及全民健身活动。(15分)

7、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保护,文物保护工作做到“三落实”。(5分)

(二)语言文字工作(15分)

1、组织领导:语言文字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城市管理,并有明确要求,有主管领导担任或兼任主任。(2分)

2、工作机构:设立语言文字委员会办事机构,有适应工作需要的编制并配备相应数量专职干部,具备办公条件,汉语普通话测试机构健全,并有专职工作人员,有相应的管理措施。(3分)

3、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舆论环境,主要报刊、广播电视、电台登载或播出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文稿或节目;精心组织每年的“推广汉语普通话活动周”活动。(2分)

4、公共用语:各主管部门对本行业使用汉语普通话或少数民族现代文学语言要有明确的要求,并把它作为主要服务用语,制度健全,检查落实认真。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牌等用字符合要求,公文、讲义、印刷品用字规范。(3分)

5、影视屏幕、广播电视:电台等单位要把影视屏幕用字的规范化纳入影视管理要求,制度健全,管理严格。厂名、台名、单位名称和栏目名称、片名、及广告用字、屏幕用字符合要求。(3分)

6、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将普及汉语普通话和少数民族现代文学语言纳入教育教学要求,作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的内容,措施到位,制度健全,检查落实认真。(2分)

七、科技与科普工作80分

(一)科技工作(40分)

1、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把科技兴县(市)列入重要议事日程。(5分)

2、建立健全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资体系,落实科技经费,努力增加对科技发展、应用和普及的资金投入,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0.6%。(10分)

3、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努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各级科技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科技之冬”活动扎实有效。(10分)

4、制定科技发展规划、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5分)

5、州直各县(市)成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配有专门编制、人员,每万人专利申请量8件,专利授予量4件。(10分)

(二)科普工作(40分)

1、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科普教育工作,把科普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定期或不定期听取科普工作情况汇报。(10分)

2、科普人头经费年人均落实0.2元以上,并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普投入体系,并不断加大对科普工作的投入。(10分)

3、制定科普教育发展规划、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相关条例,科普周等宣传活动扎实有效。(5分)

4、重视科普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各级科普工作网络和科普教育体系。“科技之冬(夏)”等活动针对性强,普及面广,成效显著。(5分)

5、把创建科普示范县(市)、乡(镇)、村、基地、专业农技协系列创建活动纳入全县总体规划,有计划。(5分)

6、重视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健全,活动开展正常。(5分)

八、教育工作90分

(一)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30分)

1、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体制,党政领导建立了定点联系学校制度,为学校办实事,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10分)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育人环境改善,学生有个性化地全面发展。(5分)

3、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坚持实行“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统筹和整合现有农村教育资源,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增强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3分)

4、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农村学校实施编制管理,教师队伍实行全员聘用制,结构合理优化,并建立健全了分配激励机制。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须持证上岗。(3分)

5、积极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工业化远程教育工程。(7分)

6、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加强农村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认真落实贫困生享受国家“二免一补”政策。(2分)

(二)努力增加教育投入,落实经费“三个增长”、“一个百分点”(35分)

1、加强对学校预算收入的依法管理,对学校预算外收入必须全额返还学校用于教育事业,严禁将预算外收入用于平衡县(市)财政支出。(9分)

2、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依法足额征收人民教育基金和城镇教育附加费,实行预算改革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力争有所提高,并及时拨付教育部门,无冲抵、挪用和平衡财政预算现象。(7分)

3、保证上级财政拨付的教育专项奖金全部用于教育(8分)

4、落实国务院关于“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行”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逐年增长。(6分)

5、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收费公示制度,加强收费管理,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坚决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现象。(5分)

(三)按规划实施“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提高入学率,控制辍学率,确保完成率(10分)

1、科学实施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加大学校校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办学”原则接纳居民子女入学。(3分)

2、落实国家对部分贫困学生免收杂费和课本费的政策,保证贫困户子女入学就读。(4分)

3、保证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低于1%(3分)

(四)扩大和巩固扫盲成果(8分)

1、青壮年非文盲率:县城达到98%以上,农牧区达到95%以上,复盲率控制在5%以下。(2分)

2、各级政府利用冬春之际和农闲时间,举办各种形式的扫盲巩固提高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并认真抓好落实,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督查。(2分)

3、扫盲经费确保落实,做到“经费保证,人员到位,每月一课,每年一训”。(2分)

4、认真解决乡镇农牧民技术学校教师编制和待遇问题,做到“扫盲不放松,人才不流失”。(2分)

(五)加强学校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切实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重要教育教学规程(10分)

1、建立一支稳定的德育师资队伍,学校德育组织机构健全,经费有保障,宣传教育有成效。(3分)

2、学校法制宣传安全教育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学校均配有一名法制副校长,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和以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有计划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良好,“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氛围浓厚。(4分)

3、学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有方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学校、新闻媒体及社会宣传效果显著。(3分)

(六)积极鼓励中小学依法开展勤工俭学校办产业活动,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7分)

1、建立健全勤工俭学管理机构、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加强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3分)

2、积极推进《花园式学校》和《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更好地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服务(2分)

3、坚持育人第一的原则,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作用。(2分)

九、绿化建设80分

1、公民生态环境保护和绿化意识不断增强,义务植树尽责率逐年提高。(10分)

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村镇居民区覆盖率平均达30%,城市“花园式单位”达20%以上,“绿化合格单位”达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15分)

3、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机构健全,发挥作用好。(8分)

4、国土绿化建设投资逐年增加。(5分)

5、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植树造林任务,森林覆盖率比上年度增加(15分)

6、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案件比上年度有所下降(12分)

7、圆满完成森防“四率”指标。(8分)

8、森林火灾逐年下降。(7分)

十、环境保护80分

1、与辖区内乡镇、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签定率达100%,并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8分)。

2、年初召开过人口资源环保座谈会及环保工作会议,党政一把手参加并讲话,对环境保护工作有明确要求(8分)。

3、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当年生态环境建设总投资占当年GDP的5%以上(8分)。

4、政府所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有管线、有处理设施)100%,辖区内主要河流水质达标(一、二、三级)不低于90%。(8分)

5、城镇居民饮用水源地有保护措施,其饮用水质达标率为100%(8分)。

6、辖区内COD、SO2、烟尘及工业固废总量排放控制在州下达的指标以内,控制率低于100%(8分)。

7、辖区内废水、废气主要排放企业治污达标率达到60%以上。(8分)

8、当年新建项目(含非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100%,当年新投产项目“三同时”完成率100%(8分)。

9、环保部门排污收费率、解缴率均达到100%(8分)。

10、城镇主要医院污水处理达标率为100%,医疗废弃物处置率达100%。(8分)

十一、城镇建设80分

1、编制完成城镇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20**-2010年),并按法定程序进行上报审批;完成的详细规划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50%以上,至少完成4项以上专项规划编制。(10分,每缺一项扣2分)

2、城镇道路建设配套,街道路牌整洁美观、规范,交通标志齐全。(10分,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3、集贸市场和临街商业网点规范,无占道经营、乱搭乱建,治理了脏、乱、差。(10分,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4、沿国道、省道两侧百米内无乱设集市,无占道经营,无占道凉晒谷物,无乱堆乱放,无违章违法建筑,无脏、乱、差和白色污染。(20分,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5、各种广告、单位牌匾整齐、清洁、完好、文字规范,不影响市容。(10分,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6、城镇环卫设施配套齐全,设置合理,管理到位,垃圾集中处理,逐步实现无害、减量、回收利用。单位和居民区环境卫生符合要求。城市建成区及重点风景旅游点,无露天粪池及垃圾污物。(20分,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十二、环境卫生80分

1、县(市)委、政府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的决定》和《自治区实施“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行政处罚办法》。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健全,爱卫办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规范。(20分)

2、城乡环卫设施配套齐全,设置合理,管理到位,垃圾集中处理,逐步实现无害、减量、回收利用。环境卫生、单位和居民区卫生符合要求。(20分)

3、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经常开展“三讲一树”活动(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和健康教育,居民有良好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经营单位持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制度健全,从业人员两证齐全,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20分)

4、爱国卫生创建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州级“卫生红旗单位”达到20%以上,农村改厕工作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完成上级下达的改厕任务。除“四害”工作资料完整,监督监测数据真实可靠,灭“四害”工作达到国家爱国卫生规定的标准。(20分)

十三、奖惩办法

经年度检查考核后,折算计入20**年绩效考评总分内,进行统一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