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金融风险及其有序转移

时间:2022-05-26 08:03:00

导语:防范金融风险及其有序转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防范金融风险及其有序转移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融资工具不断创新,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为推动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合理引导与有效控制,缺乏有力的金融监管,国家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比重居高不下;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亏损严重,业务机制建设跟不上业务的发展,多年积聚下来的问题和矛盾日趋暴露。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金融风险的相对性依然存在。在金融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不断增加的今天,金融风险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潜在的威胁也日益突出。近几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日本金融风波、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发生,给我们以不断地警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宏观金融调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紧迫的任务。市场是交换和分配的场所,它在交换和分配收益的同时,也交换和分配风险,所以完善的市场机制也是一种风险有序的分配的机制。我国是一个市场环境很不健全的国家,计划体制痕迹在目前的各项经济运行中还很深,商业银行的贷款还非商业化。银行贷款市场成了社会、经济风险的最后转移场所,加上我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信用由国家或各级政府信用支撑,所以更具有强大的积聚和推延风险的功能。

1、国企改革的结果直接影响银行信贷风险

我国经济改革时间还不长,民间尚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吸纳和配合国企改革,所以目前情况下要加快国企改革的步伐,其结果则是银行还必须来承担改革的成本。而国有企业是我国目前权利边界最不清晰的经济主体,风险和利益不为同一主体,所以风险和利益产生是极不对称的,体制性风险便是我国信贷市场上最大的风险源。

1、风险转移的市场化环境建立滞后

首先,缺乏严格规范的准入制度和及时有效地退出机制。其次,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足以吸纳经济主体的各类风险,股市、期市、债市规模、范围还非常有限,而且,考虑各种宏观因素,政策限制还非常强大,还无法来分流和吸纳广大的民间经济主体所产生的各类风险。再次,保险市场国覆盖的范围还非常有限,人为因素产生的风险大多数还不被保险公司购买。同时,我国法律不健全及执行体系尚不严密,往往使风险承担主体一再错位。

2、经济主体信息的接收,处理水平低下,产生风险

我国的经济主体信息由于开放渠道比较单一,经济的增长一般呈现缓慢,加之各类经济主体对世界经济最新信息的接收、分析,判断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形成风险的外部环境。

4、信贷软约束是败德行为丛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银行信贷对借款人行为的约束很少,保障信贷安全的措施非常脆弱。贷前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往往使信贷款陷入预设的陷阱之中,而信贷风险的防范预案又非常不充分,更为严重的的信贷操作检员对人贷款质量好坏不负绝对责任。在贷款操作上又出现了利益风险主体不统一的现象,接纳风险甚至成了谋取利益的工具,信誉本来就不著的人照样可以不断取得贷款是一例,贷款约束在贷前就开始软化。同时,由于银行之间缺乏沟通,社会对信用约束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未形成一张风险防范之网,使得败德行为者制造的风险能在银行、社会间流转,实质上起到了保护败德行为者的作用,社会环境对信贷上的败德行为制约非常有限。

5、业银行无权对贷款根据不同风险进行定价

我国利率政策是全国上下一致,这种政策很不利于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一是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成本过高,目前“一刀切”的利差不足以补偿;二是贷款定价上的“一刀切”,反而淡化了贷款操作人员了解信息,消除不确定性而带来的利益冲动;三是不同风险对象采用的同一价格水平,反而熨平了借款人在进行贷款价格和风险收益比较时反馈的信息,尤其是败德行为者在转移风险时,不顾贷款价格的逆向选择倾向,更不易被贷款人所察觉。在我国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建立必要的宏观环境,减少信贷风险。在社会经济体制中一个主要原则应是将利益和风险主体合二为一。建立有秩序的风险转移市场,健全破产等有效及时的退出机制,除让风险主体在积累定量风险后尽快推出外,让债权人也成为承担风险的主体之一;同时加快健全和开放资本市场,让资本市场来有序地吸纳和分散风险;增强保险市场的覆盖能力。给银行信贷充分的商业化选择自主权。这里主要包括贷款对象的选择权,贷款对象风险不同的定价权。建立这些宏观环境,主要是为了让风险转移秩序化,市场化,不让银行信贷市场成为无序化的风险转移中最后的买单者。(2)商业银行信贷控制外部风险的侵蚀。银行信贷风险是一种转移性风险,长期以来由于银行信贷的软约束,各类社会、经济风险直接向银行转嫁。在良好的宏观信贷环境没有建立之前,如何设置“防火墙”,堵截风险转移,防止银行信贷尽量少受侵蚀,变得非常重要。商业银行应选择与自己管理资源及规模相适应的业务与业务对象。商业银行的各级分支行必须对自己的管理资源及自身的业务规模有清醒认识。尤其应该对自己的风险可控水平进行测量,如分析自己的人力资源及科技水平,评定对业务对象信息的可掌握水平和利用信息消除信贷中不确定性的水平,然后才来进行合理的业务定位,也即通过对象的选择来排除大部分自己不可控的风险在外。由各地人行牵头,建立风险客户信息共享系统,对信用差,本身又缺乏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的客户,尤其是将那些无意进行风险规避的客人列入黑名单,同业间率先拉起大网,坚决地拒风险于银行门外,不允许经济主体的风险经过包装在银行间流转。(3)商业银行信贷控制内部风险的生成。借款人与贷款人天然地存在着不对称信息,信贷操作人员在不具备风险责任的情况下,也有隐瞒贷款质量信息的动机。根据这一情况和风险原则,银行内控制度的设计应立足于风险和利益一起被分解到每个操作者身上,以此作为操作者自觉汲取信息的动力。否则,内控制度是不可能真正到位的。建立风险与利益对等的风险分级管理的内控机制。才能使每笔银行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中的风险都有相应承担的主体,而其又是利益(经济和行政)的主体,这样,风险同时也被管理所利用,成为操作者在操作中规避化解风险的一种强大的推动。对贷款进行风险责任分解后,银行还必须建立风险状况统计、检查、考核体系,分析贷款的风险状况后作出及时必要的调查。如调整信贷审批权限,以对信贷员对贷款风险控制能力作出评价;及时对风险控制状况作出经济扣罚或奖励等,以对操作人员的风险控制状况作出即时评价,才不致于将风险控制又流于形式。

总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仍是金融部门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实施这一战略任务,必须建立合乎市场规律和贷款对象的贷款定价体系;建立严格规范的准入制度和及时有效的退出机制;建立风险与利益对等的风险分级管理的内控机制,才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从而进一步保证和促进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