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支农资金经验交流
时间:2022-11-18 10:19:17
导语:全市支农资金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是一个传统农业省份,努力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是我省上下始终坚持并为之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农业综合开发在推动这一历史性转变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近20年来,我省开发项目县由21个扩大到78个,财政每年投入的开发资金由当初的6200多万元增加到今年的8亿多元,累计争取中央财政投入近50亿元,总投入达120多亿元。全省共改造中低产田1442万亩,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2000万亩,重点扶持了一大批龙头企业,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的长久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我省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建设试点,已连续4年每年统筹支农资金16亿元以上,每年着力抓8000个左右的村庄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了农发资金的“粘合剂”作用,积极探索了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平台,统筹整合各类支农项目和资金,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实践充分证明,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综合开发,又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
一、始终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主线,坚持改善生产条件与美化人居环境并举,大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积极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要求。我省在集中主要精力,着力解决“靠天吃饭”问题的同时,近几年还十分注重项目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着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一方面,狠抓中低产田改造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全省重点围绕吉泰盆地、赣抚平原、环鄱阳湖地区开展了长时间、大规模的中低产田改造,仅去年一年,我省农业综合开发用于中低产田改造资金达10多亿元,并带动国土、水利和农业等部门投入10多亿元,共改造中低产田200多万亩,同时,通过开展土地治理和“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建设,新增耕地面积10多万亩。一大批低产田变为高产田,单季田变为双季田,旱涝保收农田占到耕地的一半以上。去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继续扩大,粮食稳定增加,总产达到3916亿斤,实现了农业连续5年丰收。另一方面,狠抓项目区建设提升村庄整治水平。自觉坚持一手抓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一手抓村容村貌的改善,在实施项目区建设中,切实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着力把农田林网建设延伸到村,突出抓好村庄绿化美化;二是着力把小农水工程延伸到村,突出抓好村庄人畜饮水安全;三是着力把机耕道路延伸到村,突出抓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解决了人口稠密地区“缺林少绿”和农民群众“饮水难”和“行路难”的问题。仅去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建设了项目示范区400多个,不少群众称赞农业综合开发是“建成园田化,水旱都不怕;开发到了位,生活有滋味”。
二、始终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建设优势产业与壮大龙头企业并重,努力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支撑
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自觉把兴村富民作为出发点,不仅注重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更加注重产加销、贸工农的有机结合,着力培育农民持续增收的增长点。一方面,坚持不懈地做大优势产业稳增收。我省在着力抓好粮食、生猪、油茶和毛竹四大基础增收产业的同时,重点抓了赣南脐橙、南丰蜜桔、中药材和鄱阳湖水产四大特色增收产业的发展。全省水稻和柑桔产量已进入全国前列,水产品出口连续9年名列内陆省份前茅。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97元,比上年增加599元,增长146%,连续5年增收300元以上。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了南丰蜜桔和赣南脐橙的发展,着力抓好建基地、强科技和扶龙头三大环节,仅直接扶持建设的标准化脐橙示范基地就达50万亩,扶持脐橙加工企业10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植脐橙的积极性。我们仅用了8年时间,就使脐橙面积由38万亩增加到157万亩,打造了世界一流的脐橙产业,为项目区农民每年提供收入3000元以上。南丰蜜桔也由过去的20万亩扩大到60万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被总理称为金牌产业。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做强龙头企业促增收。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以项目为载体,重点支持龙头企业设备改造、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着力延伸产业链,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近5年来,先后投入财政资金6亿多元,引导省财政、发改和农业部门投入资金5亿多元,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500多个,全省年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10多家。如国鸿集团已建成100万头生猪屠宰生产线,直接带动养猪农户1280多户。
三、始终以促进农村和谐为归宿,坚持倡导民主管理与树立文明新风并行,着力激发新农村建设的活力
农业综合开发具有项目覆盖大、投资集中稳定、措施综合配套、管理规范民主等鲜明特点,既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又可以从不同层面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方面,通过实施项目的民主操作引发农村管理方式的转变。我们始终把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管理权,贯穿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项目搞不搞,农民说了算;规划如何编,农民自己定;项目怎样管,农民来作主,充分发挥群众议事、能人理事、贤人监事作用,这既是民主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又为实现农村管理民主积累了经验、作出了示范。另一方面,通过组织科技培训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等部门,围绕基地建设和企业产品开发实际需要,采取技术讲座、定点咨询、印发资料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区农民普遍开展了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广泛动员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力求做到科技指导直接到村,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求直接到人。尤其是通过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有效地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着力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明新风的形成。
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在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虽然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农村发展的要求和兄弟省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将深入贯彻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这次会议的要求,认真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谱写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崭新篇章!
- 上一篇:农田项目建设经验交流
- 下一篇:农业综合生产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