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资产管理经验交流

时间:2022-11-16 10:00:39

导语:行政单位资产管理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行政单位资产管理经验交流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它以配置领域的非生产性、使用的服务性、资金补偿的非直接性及占用的无偿性为特征,在国民经济中成为保障社会运转、建设经济的重要基础。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制,实现其保值、增值,是当期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今年,泰和县以县纪委牵头,财政局参与,相关部门配合,开展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在取得数据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存量和管理状况,认真进行了梳理,使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深入分析,探讨国有资产结构和存在的问题,为推进预算管理改革,严格国资管理,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避免盲目重复购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在管理上无章可循。大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均存在“重购轻管”现象,没有建立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有的甚至连日常财产登记制度都没有。资产的领用、保管无健全的台帐或记录,无定期盘点制度,对实物资产管理缺乏严格的验收及审批、使用和保管制度,责任不落实,造成财产损坏、丢失无人追究的结果。

2、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帐实不符现象普遍,部分单位对资产的管理不够严谨,会计核算不及时,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有帐无物或有物无帐的现象,造成帐实不符。主要表现在:(1)有帐无物的情况。如某单位电脑2台被盗,未销帐;某局下属单位车辆由机关相互调用,导致原产权单位有帐无物;某局大量办公用品、设备长期未清理,导致已报废、损毁未核清,并且车辆多、时间长、帐实严重不清。(2)有物无帐的情况。如某单位上级配送车辆一部未入帐;某镇政府车辆一部(某公司赠送)未入帐。

3、经营性资产出租未按规定程序操作现象严重。部份单位未按规定程序实行公开招租。表现为:(1)经营性资产房屋土地出租均是协议租赁,租金确定随意。由于未经过公开招租,租金都是通过协议确定。(2)租赁期限不一,长的几十年,短的几个月。(3)签订租赁合同时存在抵顶相关费用或免交现象。(4)口头商定,未签订书面出租协议。如某单位综合楼出租,口头协议2000元/年。

4、存在未按规定擅自处置国有资产现象。主要表现在擅自处置一些办公用设备和工作用车方面。

5、工程建筑“化整为零”,超招标结算严重。如某单位基建工程招标金额1043480元,实际发生结算工程款2628639.81元。

6、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未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主要是指租赁收入。

7、有些单位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责任感不强,使会计法和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法规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等。也有一些单位领导重视不够,至使财务人员财务监管不能及时到位。如某个单位,财务人员根本不做固定资产明细帐,这样的单位会计法自然落不到实处。

二、完善对策建议

1、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5号主席令)、《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36号为法律依据,制定执法细则,进行科学、严密的规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权责统一、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完善基础管理。主要包括建立以下制度:(1)建立健全包括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登记、产权转让、资产报告和监督考核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规范资产管理行为。(2)力争建立对资产的动态监测系统,以财产检查为契机,做到与采购部门相配合,对各单位的日常增减做出动态监测台帐。(3)建立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审批、使用和收益分配,结合部门预算、综合预算的编制、对非转经的收益纳入单位统一预算、统一管理。

3、建立调剂制度,均等配置资源。本次财产检查显示,部门之间普遍存在占有资产不均的现象。有的单位占用资产过多以致资产闲置,而有的单位办公条件较差,办公设备陈旧满足不了办公的需要,通过建立闲置国有资产调剂市场,充分发挥管理国有资产的调配职能、调剂余缺、盘活存量,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通过调剂使财政资源配置日趋向合理法。

4、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有关制度,实行公开指标、公开竞争,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益,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供用效益。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进行检查;设备的购置支出与国家拨款及固定资产增减是否匹配;固定资产增减是否及时调帐;创收收入是否及时入帐,开支用途是否合理合法;实行预算内外资产综合预算,堵塞账外资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特别是对固定资产要定期进行实地抽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对发现的各种违法、违纪、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行为,属于单位内部管理不严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属于单位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要根据性质给予相应的处理;对不按规定履行有关手续的,依法收缴其有关资产及所得收益。同时,对检查出来的重大典型问题,不仅要进行公开曝光,纪委还要参与进来,进行认真查处,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