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矛盾化解经验交流

时间:2022-04-10 11:50:00

导语:法院矛盾化解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法院矛盾化解经验交流

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政法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三项重点工作中,“社会矛盾化解”是目的,“社会管理创新”是抓手,“公正廉洁执法”是保障。做好三项重点工作,是人民法院的职责所在。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要把做好三项重点工作与充分有效地履行审判职权有机统一起来,坚持把稳定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全力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坚持服务经济发展,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案结事了、胜败皆明、定分止争,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创新调解机制,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就法院工作来看,社会矛盾化解主要依靠两种手段,即判决和调解。判决作为一种刚性手段,在惩罚犯罪、树立规则、指引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化解民事纠纷,实现民事主体息诉、无诉方面,则调解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传统上,调解一直被视为我国法律实践的“经验之花”,受到了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赞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我国社会格局面临深刻变革的当前,笔者认为,调解也可以有所深化和突破,有必要进一步拓展调解工作空间,完善调解工作机制,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

1、坚持调解优先。把全程调解理念贯穿于审判活动的始终,将调解贯彻到立案、审判、执行、申诉、信访等各工作环节,努力做好民商事、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工作,行政案件协调和执行案件和解工作。不断创新调解方式,丰富调解手段,采取上门调解、就地调解等灵活多样的调解方式,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案结事了。

2、实行诉前调解。谓诉前调解,就是立案前的调解,即在当事人提起诉讼后,法院立案受理前,立案法官在征得起诉人同意的情况下,暂缓立案,由立案法官先行调解或将纠纷交由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再由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在现行民诉法中,虽然对诉前调解没有明文规定,但我们在诉讼实践中通过对诉前调解的探索和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同时诉前调解对法院而言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减少了部分不必要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节约了有限的司法资源。

3、推行三调联动。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克服司法调解的局限性,建立“诉调对接”的纠纷解决新模式,积极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进行程序、效力、工作机制的全面对接,着力构建“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根据不同的案件类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形成调解合力,促进矛盾纠纷解决。比如,婚姻家庭案件与妇联联系,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与公安部门联系,土地、房屋、相邻关系案件与国土、城建部门联系,对需多个部门协调的,请当地党委、人大、政府出面协调进行调解。同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村治保员以及当地有较高威望人员的协助作用,通过诉讼调解、庭外调解促成双方自行和解,最终由原告撤诉或由法院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结案。

二、找准职责定位,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人民法院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既是社会管理的参与者,又是社会管理的推动者。在现代国家,法院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用司法决策规制社会生活的实践越来越普遍,法院不仅要履行传统的解决纠纷的职能,而且要调控社会秩序、实施权力制约、规制社会政策。所以,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人民法院应该大有作为,必须积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就当前而言,人民法院必须强化“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能动司法观,通过审判工作、司法建议、司法审查、司法解释四项工作制度,凸显审判工作的延伸功能,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履行司法职责。诉讼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审判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一方面,法院要全面履行职责,担当好社会管理责任;另一方面,又要创新履职方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在刑事审判中,要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缓和社会对抗,维护社会稳定;在民商事审判中,要认真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在行政审判中,要不断完善行政审判协调机制,妥善化解行政争议,维护官民关系和谐;在执行工作中,要改进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维护社会诚信;在立案信访和申诉再审等工作中,要重点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更好地满足社会诉求。不断改进审判执行工作,使法院的司法机制、办案方法和工作作风更加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

2、完善司法建议制度。司法建议是司法机关对在司法活动中发现的、不属于司法机关处理的问题,向有关机关或单位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司法建议作为化解矛盾纠纷、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司法服务手段,是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延伸。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就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建议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服务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发现普遍性或需要提请注意的问题,应当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不能一判了之。对未引起重视的建议,要采取适当方式加以督促,也可以向其主管部门或上级领导机关提出意见,力求将建议事项落到实处,从而起到完善社会管理的作用。

3、延伸司法服务。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刑事打击和保护功能,正确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开展法官进社区、法官进农村、法官进学校、法官进企业活动,大力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活动,推进和谐创建工作。积极稳妥开展行政审判工作,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及时纠正违法行政,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坚持巡回审判、上门调解等方式,把化解矛盾、沟通民意等工作机制以人民群众感受得到的方式呈现出来,树立法律的权威和司法的公信力,推进法治进程。

4、坚持能动司法。再完备的法律条文相比不断变化的司法实践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需要法官通过司法实践弥合法律规定与现实情况的差距,创造性地通过运用手中的权力去促进社会公平。人民法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必须把人民法院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加以考虑,把严格执行法律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更好地履行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和崇高责任。法院如何处理好市场、企业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系,恰当、准确的定位自己角色,并履行好自身的职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强化法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能动司法观,使司法权的行使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有所作为,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抓好队伍和制度建设,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公正廉洁执法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没有执法行为的公正廉洁,就不可能很好地化解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对于法院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实现司法公正、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推动公正廉洁执法,可以从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制度建设、强化监督、违法惩戒、法院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强化。

1、抓好班子建设带动队伍建设。立足班子建设这个关键,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带头做到“四个讲”:讲团结,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坦诚相待;讲学习,坚持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不断把学习的知识用于实践,转化为指导工作、开拓创新的能力;讲廉洁,带头做到慎独、慎微、慎贪,洁身自好,一尘不染;讲敬业,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摒弃浮华虚空的做派,以勤为乐,以实为本,有效带动法院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法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深化“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优良的党风促进队伍建设。

2、抓执法教育培训提高执法能力。抓好法官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一线法官的把握运用法律政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组织开展庭审观摩讲评活动和理论调研活动,促进庭审规范和法官法学素养提高,促进审判工作。积极组织法官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各类培训,鼓励法官参加司法考试、自学考试,提高法官素质。

3、抓制度建设促进规范化执法。抓住人民群众意见大的问题和环节,从最容易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入手,力争在细化执法标准、强化执法管理上取得突破。认真梳理容易诱使法官徇私舞弊导致司法不公的部位和环节,以查处“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执行“五个严禁”规定。同时,完善目标责任奖惩、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形成一套包括自律机制、惩戒机制和防范机制在内的队伍建设制度体系。不断强化审判、执行流程管理,使得案件流程管理环环相扣,抑制案件审理过程中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促进规范化执法。

4、抓监督推进执法公正。进一步建立健全明确、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认真落实最高法院“五个严禁”规定,抓好廉政监督。通过实行案件当事人回访制度、院领导接访制度等对法官的审判执行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立案环节就开始着力加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纪检监察、审判监督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查找和坚决纠正工作中存在的司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现象,及时纠正法官中存在的行为不检点、不注意形象等问题,使监督与审判、执行工作同步进行。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广泛收集线索,形成立体监督网,做到监督不留死角。

5、抓惩处加强警示作用。加强对法官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将发回重审、改判案件、有关领导批办、交办的案件,以及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案件作为检查的重点,坚持由案到人、由人到案的思路,从重点案件中发现违法违规现象及时加以处理。一旦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及时进行查处,决不姑息迁就,确保实现有章必循、有规必依、逾矩必罚,树立人民法院公正廉洁的社会形象。

6、抓法院廉政文化建设提升法官品味。树立法院良好形象。将廉政文化作为法院文化建设核心内容之一,通过环境倡廉、载体宣廉、活动兴廉,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在机关大楼张贴格言警句、廉政标语,倡导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使法官在浓厚的法院文化熏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法官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法官体质,陶冶法官情操,增强法官之间的凝聚力,激发队伍团队精神。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人民法院进一步履行审判服务职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心工作,为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新平台、创造了新视角、打开了新局面。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始终坚持能动司法,扎实开展三项重点工作,必将进一步促进人民法院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