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局执法监管经验交流
时间:2022-01-31 11:26:00
导语:国土局执法监管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11年以来,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认真履行执法监管责任,严格依法行政,着力构建执法监管长效机制,注重强化服务到位保增长、强化监管到位保红线、强化执法到位防反弹,狠抓国土资源执法巡查工作和信访维稳工作,扎实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双保”行动、土地执法秋季行动和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工作,不断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有效地遏制了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较好地完成了全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各项工作任务。据统计,2011年市国土资源系统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9件,同比下降48%,全市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形势总体不断趋好,执法监察工作成效显著。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困难和问题的存在。随着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市用地需求的急速增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使全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任务异常繁重和艰巨。就目前面临的形势和特点来看,我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不少,如果不及时予以解决,势必将严重影响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效果。
一、当前我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难点问题
(一)执法环境还不够优。一是群众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群众法律意识较以前有了提高,知道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常有群众通过信访、电话举报等方式检举揭发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但某些群众一旦牵涉到自己的违法行为时,就百般阻挠。有的对国土部门下达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不闻不问,仍然我行我素,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甚至抓紧时间抢修;有的不配合国土部门的工作,造成执法人员调查取证难;有的态度恶劣,公开谩骂、侮辱执法人员。二是个别基层领导干部认识存在偏差。个别基层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好依法办事与发展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注重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认为虽然违反了土地法,但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就功大于过。在造成违法现实后,往往给国土管理部门的正常执法活动设置障碍,替违法违纪者开脱,不同意给予处分或处理。还有个别基层领导干部对辖区内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放任不管,不主动向国土部门报告情况,甚至包庇纵容、从中谋利。三是执法阻力大、干预大。国土资源执法工作很容易受人际关系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因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往往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自己熟悉的区域内执法,熟人朋友很多,往往一个违法案件刚刚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甚至是在调查取证阶段,各种“关系”、“招呼”就来了。
(二)国土资源违法呈现反弹趋势。一是农民违法占用耕地案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国土资源部门的涉农收费(包括耕地开垦费、耕地复垦费等)取消之后,农村村民建房只收取少量的工本费、服务费等。占用耕地与占用未利用地建房,国土资源部门在收费上基本相同。许多群众错误的认为,占用耕地建房收费减少了,国土资源部门在保护耕地上也放松了。再加上个别农民违法建房没有得到及时严肃处理,形成恶性攀比。二是乡(镇)政府及领导违法、村干部违法数量上升。个别乡(镇)党委政府热衷于招商引资,搞政绩工程,往往以引进项目为由,直接从农民手里非法征地;有的以租用代替征用,搞非法的“以租代征”;有的任意处置国有土地资产,为追求短期的经济发展,不惜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另外,有部分的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借口,自己参与或暗中支持村民占用耕地甚至基本农田发展养殖业,往往误导一片村民竞相效仿,侵占了大量的耕地。三是非法转让集体土地违法案件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城市市区的高房价和征收集体土地高费用,是集体土地非法入市的客观诱因。为躲避办理出让手续,违法用地单位往往与集体土地所有者私下签订转让协议,不到国土部门办理用地手续,导致非法转让集体土地违法行为发生。
(三)执法保障不足。由于现在地方财政实行预算包干,能真正用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上的费用是相当有限的;再加上每年部、省都安排了许多执法专项行动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执法监察工作,使执法监察经费更是囊中羞涩,有的执法监察机构连日常运转都难以为继。在这种只能维持日常运转的情形下,更谈不上配备和更新执法监察车辆、电脑、摄象机、数码相机等现代化高科技的执法办案装备。
(四)执法手段还不够硬。
一是对违法行为制止难。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违法行为有制止权,但缺乏实施强制执行的有效手段。对于正在实施的土地违法行为,国土执法监察人员只能是现场宣传教育,明确责任,交待后果,并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如果违法者不听制止,仍然继续其违法行为,国土执法监察部门没有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只能是看着其继续违法,直至违章建筑形成。国土执法监察人员只能按法定程序落实处罚措施,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时效性不强,与及时制止、拆除相矛盾,使得国土资源的执法活动相当被动。二是对违法案件执行难。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处罚法的程序规定,一般的土地违法案件查处起来少则二、三个月,多则半年一年才能结案。时间一长,自然给土地违法案件的执行带来难度,违法建筑基本上已建成。特别是需要强制执行的案件,必须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但实际上人民法院对已经建成的房屋是否进行强制拆也面临两难境地。
二、几点建议
我们知道,要解决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上述难点问题,应当在完善法制、理顺体制、健全机制上下功夫,而这些工作非一日之功。因此,我们建议目前扎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不断推进国土资源法制完善、体制理顺、机制健全,从根本上解决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难点问题。
(一)建立健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机制。一是重点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大政方针,以及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委、市政府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明确相关部门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中的职责和各级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责任,强化干部群众的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二是重点宣传与基层干部群众生产生活和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国土资源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和法律法规知识,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增强广大干部依法依规处理与国土资源相关的各项工作的能力。三是重点宣传典型案例,通过剖析,认清经常发生的各种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的严重危害,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自觉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二)建立健全土地违法预防机制。一是在国土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实行“全员监管”、“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划拨、出让结果、矿权设立和审批等向社会公示制度,接受全社会监督。二是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整合各类举报信息资源,进一步拓宽违法行为的发现渠道,建立多渠道违法信息统一登记和查询分析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乡(镇)、村执法监察信息员、协管员制度,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监察网络。要根据当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违法行为发生的形势和特点,合理划分巡查区域,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巡查责任,严格纵向监督,进一步完善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四是结合国土资源审批、供应、使用和监管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形成统一的信息监管平台,建立网络信息监管制度,进行国土资源利用动态监管。
(三)建立健全国土资源违法查处机制。一是完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报告机制。各地国土部门对本地的国土资源违法态势、违法数据统计分析情况和因受到阻力和干扰等难以制止的违法行为以及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违法违规问题,必须及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国土部门报告。二是加强案件督办力度,对不按照上级政府和国土部门的要求及时查处交办案件的,要通过责令当面汇报、派员实地督办、在一定范围内书面通报督办和在新闻媒体上披露公开挂牌督办等方式进行督办。建立完善国土资源违法公开曝光制度和违法记录通报公示制度,将典型违法案件曝光工作制度化、定期化。三是建立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合力,共同遏制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和协作监管的国土资源执法共同监管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信息情况通报制度、案件调查相互协助配合制度、案件移送工作制度。
(四)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责任追究机制。健全和落实案件查处责任制,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办案机构负责人和承办人员分级负责的案件查处工作责任制,把案件查处工作纳入国土资源管理的考核内容,并作为评价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建立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责任追究机制。
- 上一篇:农产品检查执法整治方案
- 下一篇:国土机关腐败整顿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