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22-12-19 10:29:00

导语:农业社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业社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年初,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区粮食生产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农户有种粮热情,不愿看到农田抛荒,但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农业劳动力相当紧缺,加上我区人均耕地少,农业收益占家庭收入的份额低,从事农业生产又比较辛苦,很多家庭既不愿花精力在农业生产上,同时又怕失去土地,不愿将承包权流转给别人,从而陷入了低水平恶性循环,规模效益无法实现。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在确保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家庭经营主体的前提下,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科技水平。关键是转变农业服务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实际、能服务到农户的农业服务模式,提供一家一户难以有效完成的服务项目。基于这一认识,区政府把建设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列入农业工作的重点内容,制定政策,集中力量,积极鼓励和引导,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民间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年3月,省首家由工商资本投入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合作社在金清镇成立,拉开了区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化、合作化和社会化的序幕。该合作社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建造了标准机库4幢56个机位,购置联合收割机23台,水稻工厂化育秧流水线2套,农村一线为广大农户提供农业服务。

当前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家庭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农机化步伐,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近年来,路桥区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找到一条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全区社会背景介绍

全区陆域面积274平方公里,路桥区地处省中部沿海。其中耕地面积22.07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3.79%总人口42.5万,人均耕地不足0.4亩,人地矛盾突出。改革开放特别建区以来,路桥人民凭着“肯吃苦、敢冒险、善创造、争一流”路桥精神,依托丰厚的民间资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民营经济为基础,以灵活的机制参与竞争,走出了一条工贸结合型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全国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区域经济开放和活跃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之一。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71.5亿元,年均增长14.9%;财政总收入18.2亿元,年均增长17.9%。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达251.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2.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43元,每4.3户家庭就拥有1辆小汽车。

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效益农业的发展,但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困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业劳动力素质日益下降,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表现为低、小、散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差、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季节性抛荒、耕地资源浪费等现象屡禁不止,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尽管区委、区政府为稳定粮食生产采取了各种扶持政策,增加种粮补贴,加大制止抛荒工作力度,但收效不大,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二、运作方式

为了保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双赢互利为目标,积极引导,规范运作,强化服务,不断推进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普通农户主动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事业。

1.在组织形式方面。严格按照《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组建合作社,使之成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组织。目前该合作社有理事会成员3人、监理会成员3人、社员226户,其中管理层8户、农机大户13户、种粮大户5户。实际操作股金为126.9万元,共分为四块:一是发起人(管理层)现金入股50万元,占39.4%;二是农机大户的农机具作价入股66万元,占52.0%;三是村内农户按土地使用权和现金配套入股,200亩土地按每亩100元计算共2万元,占1.6%;四是种粮大户入股方法与村内农户相同,890亩土地折算股金共8.9万元,占7.0%。分配则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按股金比例进行分配;二是对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农户,采取优惠农机作业服务收费标准的方法进行补偿分配,一年结算一次。

2.在服务模式方面。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提供三种模式供农户自主选择。一是农户将承包田全年(或某一季)出租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款换算成粮食由合作社交给农户,农民不用种田即可领取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口粮,可以全身心从事二、三产业;二是农户承包田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每季收获的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三是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并交纳相应的服务费,一些较轻松的农活由农户自己承担。

3.在政府管理方面。一是鼓励引导,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在用足用好中央、省、市、区的各项农机具补贴政策的同时,区政府专门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通过项目扶持形式,引导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特别是工商资本投入组建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农机服务。二是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开展示范合作社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通过制订示范合作社运作规范标准,进一步健全合作社内部的决策机制、财务管理机制和业务管理制度,使合作社真正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农业发展的领头羊。三是强化指导,提高合作社服务水平。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联合攻关,在金清镇建立万亩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从推广应用机械化育秧、机插配套和水稻机械化喷直播技术入手,重点攻克水稻栽插机械化程度低等薄弱环节。根据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不断扩大的需要,帮助做好优质米加工作业机械等新机具的引进工作,开展粮食加工、包装、销售等产后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组织运行一年多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项目不断增加,服务设施和水平不断提高,有效解决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受到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也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充分肯定。

1.解决了粮食生产效益低的问题。年月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省内有关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对试验点水稻产量进行实割验收,采用工厂化育秧配机械插秧方式栽培的早稻亩产为530公斤,采用机械喷直播方式栽培的早稻亩产为403公斤,传统手工栽培的早稻亩产为320公斤。从成本核算看,传统的人工露地育秧到收割脱粒,其成本、机械费、人工费等亩总成本早稻为593.05元、晚稻为637元;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亩总成本为325元、晚稻为345元,亩降低成本分别为268.05元、292元。实测表明,合作社提供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具有显着的节本增效效果,扭转了传统粮食生产(特别是早稻种植)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的局面。在扣除各项生产成本后,早稻每亩可获利400元以上。

2.解决了季节性粮田抛荒的问题。合作社从去年3月份开始运作后,服务面积从开始的260亩增加到今年的近1万亩,服务项目覆盖田间管理到植保、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务工农户省心、省力又省钱,还能从土地中获得比传统种植还要高的收益,许多农户纷纷主动要求合作社帮助耕种,农田抛荒现象得到有限遏制。

3.解决了耕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低的问题。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作业效率大为提高,促进了“早稻-晚稻”双熟制,或“麦-早稻-晚稻”三熟制生产,或“麦-单季稻-蔬菜(西兰花)-早稻-晚稻”两年五熟制轮作生产,提高了耕地复种指数和生产效益。

4.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使从事二、三产业的村民彻底摆脱了土地和农事的束缚,消除了农民后顾之忧。由于合作社的服务,有近200户农户从原来半务工半务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非农产业,既消除了农村企业的季节性民工荒,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5.解决了农业科技推广难到户的问题。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克服了村级组织职能转变后农业服务不落户、不落地的问题,使农户直接享受到田间地头的农业服务。通过统一的机械化作业和粮食示范方建设,让农民亲身感受到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技术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具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金穗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我区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产业方兴未艾。其服务范围涉及粮食、蔬菜生产及加工全程机械化、农产品冷藏保鲜、畜牧业及水产养殖机械化等各个方面,目前已总计投入工商资本近3000万元,为加快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四、关于引导工商投资的启示

1、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必须因地制宜,找到资本和项目的有机结合点。当前,农机化的发展受到投入大、农业经营规模小两大瓶颈的制约,其中突出的问题是资金投入以及单家独户经营农机服务效益不高等问题。路桥区种粮大户的种植面积都在亩之间,由种粮大户自己配置成套农业机械成本大,利用率低,他们不敢、不愿意也无经济实力投资,迫切要求农机部门组织机械化服务。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民间有丰厚的资金积累,只要加以正确引导,把工商资本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完全可以找到资本和项目的有机结合点。

2、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必须创新经营形式和服务模式。资金问题仅仅是解决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难题,创办合作社的真正目的在于探索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种模式,使之能够在面上推广。在指导合作社创办过程中,我们吸取过去政府包办带来的种种教训,一开始就按照有关法规和条例的规定组建,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在经营模式上,严格按照《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规定,根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实行股份制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社员内部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本着自愿原则,鼓励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村内农户入股。同时从当地实际出发,创造了三种服务模式,我们称之为“菜单式”服务,供农户选择,满足了不同农民的多种需要。

3、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必须有重点地投放,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和经营效益。我区在扶持农机化发展上,有许多经验教训。过去那种撒胡椒面式的补助,往往得不偿失,不是长久之计。通过试点,我们体会到,农机化扶持资金有重点地投放是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和经营效益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通过政府扶持资金的重点投入,可以带动农村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对农机化的投入;另一方面,能产生规模服务的效应,在服务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长期、有效的服务。

4、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发展农机化服务,必须加强农机化经营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指导服务是新形势下农机工作的重点。通过试点,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农机的业务工作不是清闲了,而是任务更重了。合作社的创办,不仅要培训农机手,还有许多业务外的,包括经营管理、农业技术等人才的培养,建设强有力的经营管理和农机、农技队伍,是农机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在农业生产大忙季节深入农机化服务组织进行技术指导也十分必要。因此,要把加强农机化经营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狠抓落实。

我区在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机化服务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只是开了个好头,各项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们将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积极引导,强化服务,不断探索工商资本投入农机化服务新路,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继续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