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反腐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22-02-02 03:51:00

导语:廉政文化建设反腐经验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廉政文化建设反腐经验交流材料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反腐倡廉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一直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政治任务来抓。据报刊统计,从1989年到2000年底,全国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0多万人,受惩处的县处以上干部6万多人,其中厅局干部5000多人,省部级干部200多人。本人根据公开报刊披露的数据粗略统计,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以来至20*年底共22年间,全国共处分党员326.73万人,其中开除党籍56.54万人,其中处分的县处级干部7.64万人,地厅级干部6378人,省部级干部323人。又据有关报道公布,2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667*件,结案16659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170850人,其中县处级干部5966人,厅局级干部431人,省部级干部16人。吴官正同志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披露,20*年12月至20*年11月,各级纪委共立案147539件,结案148931件。给予党纪处分115143人,占党员总数的1.7‰。其中,受到警告处分的44836人,严重警告的322789人,撤销党内职务3173人,留党察看的10657人,开除党籍的24188人。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广西,近年来腐败现象也比较突出,仅1997年至2000年,全区共处分县级干部592人,地厅级干部57人,20*年共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63人。

以上罗列的数据表明,反腐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然而反腐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为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有效地遏制腐败滋长蔓延的趋势,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党的反腐倡廉工作由十五大以前的标本兼治、侧重遏制向十五大以后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转变,再到十六大以来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转变。党中央于去年1月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强调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强调,把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将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丰富和发展,是反腐倡廉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廉政文化建设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薄弱环节

国际国内反腐斗争经验证明,反腐倡廉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抓好制度反腐和文化反腐是反腐倡廉的两个重要抓手。所谓制度反腐就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从制度上预防腐败治理腐败。所谓文化反腐就是加强廉政文化及其他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和腐败文化,用廉政文化抵制贪渎文化,以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制度反腐和文化反腐都重在治本,重在预防。其中,制度反腐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手段,但文化反腐这一手段也不可忽视。因为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顽症,它的生成和发展除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原因外,还有其深厚和牢固的文化根基和土壤,所以,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清除腐败,除开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还要加大文化反腐力度,提高文化反腐能力,做到制度反腐和文化反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把层出不穷、反而不败的腐败现象归结为制度缺陷,制度不健全是不完全正确的。我国是世界上对腐败惩处最严厉的国家之一,国外不少国家对腐败分子都没有杀头,我国对即使是位高权重的腐败分子都不姑息,处以极刑。我国也是世界上出台禁止腐败、惩处腐败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最多的国家。“透明国际”的观点也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反腐制度建设相对完善的国家。长期以来,我们都强调反腐倡廉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抓精神文明建设,构筑思想道德防线。而事实是,有些部门喊的多,做的少,口头讲抓,实际不抓;有些部门抓是抓了,但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效果不理想;有的廉政教育展览,领导干部很少参加;有些基层单位组织干部观看反腐倡廉教育影片时,只见一般干部参加,未见主要领导或领导干部到场;一些地方、部门重视抓经济,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度不够;个别高官东窗事发前,长期没有参加所在支部和党小组民主生活会,也没有人过问:有些腐败分子文化程度不谓不高,但对马列著作不感兴趣。据说在胡长清家里和办公室里,竟找不到一本马列原著,而被禁的香港书籍倒有好几本。马向东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曾偷偷地到澳门赌博。胡长清在“三讲”活动中曾评为“积极分子”。由此观之,腐败现象反而不绝,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深层次上看,廉政文化建设薄弱,文化反腐乏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亦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目前我国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文化挑战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转型,由原来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变,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随着社会阶层结构和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格局的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征明显增强。随着我国加入WTO,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等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应该充分肯定,目前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健全,但马克思主义仍然占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仍然是我国人民继续前进的伟大旗帜,成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这些变化,极大地促进和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面临着文化方面的严峻挑战。

1、权力文化的挑战。权力是一种强制、控制和支配的力量,权力包括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和管理权力。权力文化就是人们对权力的性质、功能、作用和权力关系以及权力运作过程中产生的观念形态。权力文化的实质是权力观。权力本身就是一种公共权力,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剥削制度下,权力往往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重要工具。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执政党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各种权力,为人民谋利益。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由于受剥削阶级权力观的腐蚀,一些领导干部将人民赋予的各种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一些官员腐败,主要是权力腐败。权力商品化导致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有权就有一切”、“权大于法”、“以权压法”、“以权代法”是当前党风不正、腐败滋生的突出表现。

2、市场文化的挑战。市场文化是指人们在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以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原则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伦理遣德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有商品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市场文化。市场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市场文化形成以后,常常超越市场空间,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市场文化原本是一种中性文化、亚文化。市场文化中的质量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时问观念、开放观念、公平交易观念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然而,市场文化的负面效应也容易导致不良的后果。尤其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不够发达、市场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的条件下,市场文化负面影响会导致一些人贪欲膨胀。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偷税漏税、贩毒走私、短斤少两、哄抬物价、合同诈骗、买空卖空等等五花八门的犯罪现象都与市场文化的负面效应有关系。证券犯罪、保险犯罪、信用卡犯罪、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犯罪、投标人串通投标犯罪、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犯罪、网络犯罪等犯罪无不是市场文化负效应的结果。以赖昌属为首的厦门远华走私案是市场文化负面效应衍生的官商、政商勾结作案的典型案例。尤为严重的是,当市场上的商品交换原则进入了政治领域,权力成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时,市场经济则面临灭顶之灾。

3、西方文化的挑战。随着国门的打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以文化交流、商品交换等形式,通过不同的渠道输入国内。西方文化中健康的、有益的、积极向上的东西无疑地对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借鉴启迪作用。而文化渗透,则是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要手段。西方国家在向我国输出各种文化产品以及物质商品的同时,也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念。在文化商品化,商品文化化的时代,商品的文化含量得到加强。人们吃麦当劳,也就是吃麦当劳文化,人们喝可口可乐,也就是喝可口可乐文化。据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编写的“十条诫令”,其中关于对付中国的部分最初撰写于1951年,后经多次修改,至今共为10项,其内容是加紧对中国展开旨在促使中国也像苏联那样的解体的一场意识形态战争。如:“尽量用物质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接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鼓动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等,“文化帝国主义”的手段何其毒也。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产生了信仰危机、信念危机、信心危机,一些干部群众对党和政府失去了信任。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和重用的胡长清曾对在美国的儿子说过,社会主义搞不下去,我迟早也要到美国去。

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大文化反腐力度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之一,因此,必须坚持开展以正确行使权力为重点,以保证廉洁从政为目标的廉政文化建设。

1、丰富廉政文化内涵

古人说:“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贪者,政之祸也,民之贼也”。“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从政的理念、信仰、知识、规范、素质和从政作风,从政行为以及从政评价的总和。我们所提倡的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至今尚未有科学的、权威的、完整的表述,即使有的文章论及,也是见仁见智。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领导我党执政从政的经验与我国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内涵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是否为民、务实、清廉为标准。根据这一内涵,要丰富廉政文化的内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兴国是发展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等列入廉政文化的内容,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时代性。

2、挖掘廉政文化资源

我国是具有丰富的廉政资源的国家。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孟子、墨子、老子、荀子等儒家、道家、释家、法家留下的经典著作和历代王朝的典章以及文人学者的散文、诗词等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从政文化资源,其中不少至今仍有生命力,是可借鉴的廉政文化精华,如廉政名言、诗词、曲戏、故事、民歌、民谣,都可以挖掘、整理。例如,《论语》、《礼记》、《资治通鉴》、《史记》、《贞观政要》等经典文献中有关从政论述都可以取之精华,去之糟粕,加以改造,古为今用。据史载,山西永宁州于成龙在顺治18年(1661年)曾做广西罗城知县,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廉吏。他死时,人们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一个小柳条箱里只有官袍一身、鞋一双及换洗的内衣一套,瓮中粮米数斤和几个装有食盐调料的小罐,除此之外,就是数十册书籍而己。当他的灵柩归葬故里时,“士民数万人,步行二十里外,伏地哭江干,江水声不闻”。前几年,于成龙的故事曾被改编成电视剧,收视率颇高。可见,一个封建社会廉吏的事迹,也可以成为当今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资源。

3、创新廉政文化载体

廉政文化内容虽然丰富,但需要有形式多样,符合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受众可以接受的载体,才能广为传播,才能使之进入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我们的作家、诗人、艺术家、电影工作者、民歌手、山歌手应该以传播廉政文化为己任,将古今中外尤其是马列主义典经作家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廉政理论改写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做到用廉洁勤政的模范事迹鼓励人,用贪污腐败的典型案件警示人,用廉洁奉公的法律规定引导人。宁波市依托当地历史廉政名人典故,建立廉廊、廉亭、廉栏、廉墙、廉石、廉碑、廉政雕像、廉政公益广告等一系列廉政文化景观,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4、加强廉政文化教育

廉政文化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党和政府的各级干部,特别是第一二把手和掌管人、财、物审批权的主要领导。要解决“领导生病,群众吃药”的做法。民谣说“腐败的根子在主席台,重点在前三排”。领导干部不一定腐败,但腐败一定是领导干部。廉政文化教育主要解决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权力为谁用、为什么用、怎样用等问题。廉政文化教育要解决“八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群众观、政绩观、荣辱观。要坚持“四基本”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搞空对空,做到“八个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集体辅导与自学相结合、一般学习与专题学习相结合、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典型案例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现场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廉政教育要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全党,面向全社会。

5、加强廉政理论建设

从目前看,廉政理论研究是个薄弱环节。廉政理论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个别报刊登载了一些廉政文化建设的文章,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能提出有启发性的见解。但许多文章对廉政文化的定义和内涵语焉不详。因此,要抓紧廉政理论方面的研究,如,界定廉政文化概念,明确廉政文化内涵,构建廉政文化体系框架,构建廉政评价机制。有关部门要组织高校、党校、社科院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合力攻关,形成廉政文化学科队伍,侧重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廉政思想。定期举办廉政理论研讨会,总结、交流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成果。组织有关人员创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专著、理论文章和其他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廉政文化教材,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崇廉、养廉、守廉为荣,以想贪、容贪、行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