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22-01-24 02:27:00
导语: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干部法制意识。乡级政府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具体维护者,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该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乡干部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实际,狠抓了党员干部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一是鼓励干部参加学历教育。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通过采取补贴乡干部在职学习学费的办法,鼓励乡干部参加党校法学函授教育和参加法学自学考试;二是强化实用法律知识培训。乡政府每年定期举办两期实用法律知识培训班,邀请县公、检、法、司等单位的领导或法律专家进行授课,同时,每年选派干部参加市、县普法办举办的各种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更新干部的法律知识,提高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严格普法考核。乡普法办每半年对乡干部的学法笔记进行一次检查,并组织乡干部进行法律知识闭卷考试,将考试及检查得分纳入乡干部绩效考核,与乡干部年终评先创优挂钩。
2、依法科学决策,优化行政管理方式。乡党委、政府结合工作实际,科学规范了决策程序,并严格按程序决策办事。重大决策前先由乡分管班子成员或站所负责人提出决策草案,然后提交乡党政班子会集体研究,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讨论通过。比如对涉及3000元以上开支的事项,规定均须通过班子会研究决定,有些还按照有关规定呈报上级单位审查批准;对于法规性文件,下文前均要提交乡普法办和乡人大进行合法性审查。
3、公开政务村务,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乡政府及各行政村均开辟了政务公开栏或村务公开栏,对行政执法活动中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如审批、许可、发证、收费、处罚等),实行每季一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此外,每年邀请县、乡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客商、群众代表,对乡、村、站所工作进行评议,对评议倒数后三位的村、站所给予黄牌警告,并对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
4、坚持“以法为纲”,突出程序优先原则。在乡干部中造浓“实体处理尽管正确,但程序违法,其结果也是行政违法”的氛围。比如: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明确乡政府与村委会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村里成立选举委员会主持选举工作,并履行认定选举行为合法性和选举结果有效性的职责,乡政府在程序上没有越俎代庖,切实保障村民民主权利;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对涉及征收社会抚养费,如遇拒不上交者,乡政府不是采取强制执行的办法,而是启动法律程序,请求县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收。
5、整合行政资源,成立便民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乡政府成立乡便民服务中心,搭建政府同群众联系的桥梁。乡便民服务中心有26个相关职能站所和工作人员集中办公,来上门办事的群众仅在中心就可以办完。乡便民服务中心对能够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把问题及时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办理,限期解决。
6、完善维稳机制,及时调解矛盾纠纷。一是成立乡和谐平安联动中心和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进一步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对矛盾纠纷的调解做到反应灵敏、处置快捷。二是聘请民情信息员。在老同志、老党员、老干部中聘请了60多名民情信息员,专职收集各类民情信息,畅通了信息渠道。三是成立有关村民组织。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村级理事会10个、专业协会3个、村级“模拟法庭”10个,这些新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与乡和谐平安联动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行联动,进一步促进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据统计,自该乡和谐平安联动中心和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立以来,全乡不稳定因素同比下降15%,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5%,未出现一起因不稳定因素而导致矛盾激化或事态扩大的现象。
7、发展乡村经济,提供依法行政保障。实践证明,凡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近年来,该乡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做大财政蛋糕。2007年,全乡财政收入比2004年翻了一番,开放型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仅2007年就引进客商企业5家,实际到位资金8000万元,较好地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洗脚上岸”。同时,大力培植“草根经济”,使农民通过参与市场经济而增强市场观念和法律意识。
- 上一篇:返乡农民工创业经验交流材料
- 下一篇:乡镇班线公司化改造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