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构建和谐公路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22-12-08 09:58:00
导语:交通局构建和谐公路经验交流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这种“人的心理和谐”是指人的认识、情感、意识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物抱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不和谐则指不平衡,不平衡的状态表现为矛盾的状态,产生矛盾的主体是人,不平衡则始于人的内心。因此,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交通组成部分的和谐公路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注重促进公路人的内心和谐。
一、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公路的现实要求
1.人员性质的现实要求。20*年底,“三置换”为核心的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成功后,各县(市)公路管理站成了纯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养路费征收、路政管理和公路养护行业监管,人员性质属事业,经费上级拨款。而90%以上公路职工的身份被置换成企业性质,他们对在机关、“吃皇粮”的原同事们羡慕不已,特别是一些在岗位竞争中失败转企人员,对未能享受事业性质耿耿于怀,心理不平衡的表现尤其明显,时常用言语来发泄对公路管理部门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另外,为了解决岗位工作人员不足,各站均对外录取了协管人员,随着他们业务能力的提高,工作岗位的重要,要求解决人员性质的心情越来越强烈,甚至选择离开,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2.经济收入的现实要求。体制改革后,事、企两单位人员经济收入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企业职工收入增长幅度较慢,与事业单位一般人员的收入明显拉大,面对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低的状况,要求经济补偿、增加经济收入的欲望在内心深处越来越强烈。而协管人员面对能力比正式员工强,收入比正式员工少的反差,不满情绪时有表现,甚至出现影响工作的情况。
3.公正执法的现实要求。路政管理是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公路部门的行政执法权,社会人对执法不公、趋利执法、违规执法的现象是深恶痛绝,有时路政管理相对人将矛头指向了路政执法部门,将责任归究于他们。而对公路路政执法部门来讲,公平正义、公正执法恰恰是树立整个公路行业形象的重要条件,是他们追求的工作目标之一,也是构建和谐公路不可缺少的条件。
4.内部机制的现实要求。从目前公路管理部门现状来看,公路管理内容在不断增加和扩大,而管理人员一直却没有增加,各项公路工作的力度难以跟上时展的要求;管理人员的文凭虽然在不断增高,可随着年龄老化问题的产生,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极为缓慢,拿到的大专或本科文凭仅仅只能表现为“标签”的作用,不能完全达到公路行政管理的需要;加上原管理岗位相对固定,一人一岗,无内部竞争之忧,缺乏岗位危机意识,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司空见惯。
5.征管矛盾的现实要求。20*年,两教授挑起了养路费征收是否合法的争论,给广大车主、驾驶员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赞成的,反对的都有,甚至还对簿公堂,天价滞纳金、大吨小标、车辆外挂治理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汽车养路费的正常征管,征缴矛盾一再爆发,公路行政管理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对构建和谐公路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上五种不同现实要求的核心是人,目的是利益,根子是心,心态的调整和心理的平衡是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在注重促进人们心理和谐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全面构建和谐公路的宏伟目标。
二、如何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全面构建和谐公路
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全面构建和谐公路必须要从个人修养提高入手,确立“知足常乐”的心理和谐理论,坚持以人为本,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人民满意,社会认可,强调安定有序,从而达到共同奋进,共同构建和谐环境的目的。
1.注重个人修养提高,为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奠定思想基础。对每一个人而言,均应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包括公路事改企人员或者是公路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公路执法人员和机关管理人员,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己所处工作岗位、社会生存环境,进行经常性、必要性的自我心理调节,抽出空余时间,静下心来,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世界,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用理性来引导偏激,让冷静来战胜浮躁,以恬淡来取待痴迷,从而达到个人合一,内心和谐的境界,达到大多数人内心和谐,达到思想上的和谐统一,使各项公路工作在每个和谐主体的推动下,高质量且顺利完成。
2.常念“知足常乐”名句,为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提供理论依据。常言道“知足常乐”。“知足”:就是要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作为公路人要对自己所有得,经常进行正确的评估,确保自己的内心达到和谐的要求,从自己的个人能力、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和单位对自己的回报等方面进行评估。然后深入了解整个社会,通过与社会同性质单位、部门之间、与社会不同行业部门之间进行比较,深入社会观察弱势群体,走访管理相人,了解他们看病难、子女上学难、子女就业、个人生活难等具体困难,将心比心,将事比事,从而达到“知不足”。“知不足”是指人人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不足之处或不完美的地方,做到不妄自尊大,不盲目自信,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认识,修正自己,明白和理解知足知不足的道理,人与人融洽相处,共同走进内心和谐之大门,让自己的心灵在海阔天空中自由翱翔。
3.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创造法治环境。切实转变公路行政执法理念,围绕养路费征收、路产索赔、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业职能,创造良好的公路执法环境,做到行为规范、程序合法、结果合理、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让公平成为管理对象的切身感受,让正义成为每个人的自觉实践,使遵守法律和崇尚道德成为良好的习惯,并蔚然成风。树立敢于处罚、勇于处罚、能够处罚的执法理念,充分运用公路管理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手段,对公路违法行为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统筹兼顾处罚额度、规范自由裁量权限,保障管理对象知情权,确保处罚一起、执行一起,树立公路部门的执法权威,在严格执法和人性化执法中体现公平正义,达到管理对象真正从内心认错、认可和认罚的效果;将征稽大厅作为长期的宣传阵地,让每一位车主都能及时地了解征管规定和有关政策,及时化解车主心中疑问,从而更好地解决征管矛盾,让车主来开心,走得舒服。彻底解决执法人员办事不公道、不严谨、执法手段简单、违规,侵犯人民群众正当利益的问题,杜绝该为的不作为、不该为的乱作为,无利益不想为、有利益抢着为和“人情收费,看人办事”的现象。
4.坚持管理以人为本,为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搭建沟通平台。
在单位内部,大力营造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的和谐氛围,利益上表现为多为他人作想,少为个人考虑,多为集体奉献,少给单位添乱。大力提倡公平原则,尤其在利益分配上,要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统筹处理好不同部门之间、不同性质职工之间、不同工作表现人员之间以及能力强与能力弱的职工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树立公道正派、光明磊落的处世风格,既要坚决反对不顾大局、不讲团结、无事生非的行为,也要坚决反对不讲原则的一团和气,坚持民主集中,沟通交流,合理解决不断出现的多层次心理问题。加大对协管人员的考核管理力度,增强主人翁意识,从培养人才角度出发,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可以采取别具一格的政策或采取加薪等手段,甚至改变人员性质等办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以积极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让不同的认识可以在平衡状态下得到缓解,为促进心理和谐创造一个“避风港”,搭建一个和谐的沟通平台。
5.强调安定有序环境,为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营造内外氛围。
强调安定有序,就是要清除危害公路稳定的各种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少不和谐因素,形成工作有序、分配有序、活动有序、管理有序,充满和谐的内外氛围。具体要求:
一是以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为抓手,确保活动有序。充分发挥评议群体的效能,积极与广大镇村人民代表、政府纠风办纠风监督员沟通,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路政管理平交道口审批许可、养路费滞纳金减免、道路的日常养护监管和公路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全面注重群众满意度,做到既严格执法,又服务到位,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二是以实现公路内部职能部门工作效率最大化,确保工作有序。团结合作各部门,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多渠道组织广大公路执法人员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培训以及养路费征稽、路政执法等业务知识学习和交流,做到有所作、有所为,确保执法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得到提高;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养护行业监管、财务管理调研活动,共同挖掘单位、部门“亮点”,反映“难点”,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单位内部形成目标一致、思想统一、政令畅通、上下顺畅的干事氛围和人人合一的境界。
三是要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确保分配有序。统筹处理好不同部门之间、不同性质职工之间、不同工作表现人员之间以及能力强与能力弱的职工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让大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同时,通过轮岗、换岗等方式来增强个人综合能力,让更多的办事人员能够有不同的发展机会,全面适应公路行业内部各项工作特点、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能力和丰富工作方式。
四是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管理有序,体现科学发展。对路政中队派驻制进行完善,寻求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要发挥路政中队小、快、灵的特点,又要发挥大队人力资源整合功能,要从整体安排、协调管理、人员调配入手,统一管理全体路政人员,促进中队之间开展联合执法,彻底解决执法中队人员少、执法力度不够、执法合力不强的问题,确保一个中队在发现路政违法案件时,特别是遇到重大违法行为时,不会出现单打独斗、孤立无援、力不从心的现象。
- 上一篇:交通局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 下一篇:交通局构建和谐汽运企业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