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中学语文课堂个性教学经验交流

时间:2022-09-01 08:46:00

导语:独家原创:中学语文课堂个性教学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中学语文课堂个性教学经验交流

个性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因材施教。教学只有认同这种差异性,容许学生标新立异,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个性化教学是人本主义教学思路的具体体现,这一教学思想特别强调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由选择性,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在教育上,把“自我”和“自我实现”提升为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再次强调应该“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作品所反映的文化是丰富多元的,蕴含着或明显或含蓄的思想内容,而学生由于性格气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强弱不同、生活经验不同、知识积累不同以及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他们解读作品的视角、审美所获得的体验也必然是不完全相同的。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动用个人的生活经历,渗透自我的情感理念,去理解作家的意识,去填补作品的空白,去建构迥异于作家创作初衷的新的意义,从而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实现人格上的升华。这种解读是他们内心深处真情实感的表露,我们必须给予尊重。因此,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对同一作品的解读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对同一事件的评论有不同的见解和阐述,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有不同的方法和视角。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促进语文味的生成,使课堂富有个性,充满生气和活力则是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针对这个问题,从个性化的角度来谈谈语文味的生成。

一、语文味的重要性

语文味的倡导者程少堂先生曾经说过,别的学科之所以没有提出“历史味”,“数学味”之类的要求,是因为它们没有或者很少有语文教学那种严重的“串味”现象。在阐述语文味的概念时,他又指出,语文味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从这些意义上说,语文味的提出也是语文教学个性化需要的产物。事实上也是如此。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课之所以没有达到语文味的境界,学生听课兴味索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太缺乏个性的张扬。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这就是说,读书活动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是独立的个体,而且是有个性、有灵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就语文教学而言,虽然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语文课走上纯教化道路的现象仍然存在;片面地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语文课陷入程序化泥塘的例子也为数不少。这样的语文教学,由于割裂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就失去了语文学科的个性,淡化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更有甚者,因为文本中存在着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就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等等,那就根本不是个性化的问题,而是语文学科的沦丧和语文味的彻底消亡了。现在是倡导“学生中心”理念的时代了,然而,有不少人走向极端,高喊着什么现在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于是,在自我的迷失中,既失去了语文教学个性化的追求,又抛弃了语文味的基本体验。我们不敢想象,那些连教师都找不到语文味感觉的课堂是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现在有人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出现了四个缺失:语文知识教学的边缘化、学生主体性的迷失、综合性学习的随意包罗、小组合作氛围的形式化。

二、个性化教学的思想基础

1、读懂学生。教育大家都乐于站到学生当中去分享他们的成长体验,都要善于读“学生”这部巨著的。阳春三月,与学生一道去郊外踏青谈心;闲暇时间与学生冉有、公西华等围坐畅谈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要实践个性化教学,促成语文味的生成,教师必须要读懂“学生”这本大书。要用爱心去读,用耐心去读,用细心去读,用恒心去读。不但要读懂他们的外表,更要读懂他们的心理,读懂他们的快乐,读懂他们的忧伤,读懂他们的欢喜,读懂他们的忧虑。要用眼去读,用耳去读,用心去读,要用无私去读,用奉献去读,要在现实中读,也要在理想中读。站到学生中间,与之乐,与之泣,与之歌,与之舞,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读到的这部巨著多么引人入胜、丰富多彩,我们的语文学习多么津津有味!

2、尊重个体,共建民主课堂。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语文课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然”,即和谐。卢梭就曾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断伤的结果。而和谐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让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评价也必须遵循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原则。那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创造欲,尊重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成长,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所以,和谐的课堂要求废弃旧时传统的尊师重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非常宽松、融洽、民主、自由、愉快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探求、质疑、讨沦、交流,释疑,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爱意”“诗意”“情意”和“创意”,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澎湃。语文教学还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情,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自已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老师对学生充满的是尊重、期待、赏识和包容。这样,师生会在和谐中享受生态的温馨并自然生长,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都能得以充分的展现。教师是教育的最大财富,更需要有民主思想的关爱,对每一个语文教师以及他们的每一堂课的评价,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用一个不变的标准来衡量,要允许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语文味体验。所以我认为一堂生动的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就要看是否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民主化,是否有师生的个性飞扬。

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孩提时的独特感受去攻克重难点学习。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板块撞击法”进行设计:拉出“百草园”这一板块的线条:景物→绘声绘色、多姿多彩、生机勃勃。活动→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乐趣无穷。心态→乐而忘返、十分依恋。(二)拉出“三味书屋”这一板块的线条:景物→单调、沉寂、窒息。活动→烦琐、枯燥、乏味、禁锢。心态→单调无聊。(三)将两大板块对比整合,即板块碰撞:画面不同、活动不同、情致不同、心态不同——两相比照、主旨尽显。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发挥了个性,同时在课堂中大胆地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体现了课堂的民主。

三、个性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教学能力等全面的素质,一次次成功的课堂教学正是这些素质综合运用的结果。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因而在课堂教学时需要教师在具备上述素质的同时,有思想、善开放、能实践、勇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凸现语文学科的语文味,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个性化课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个性化的课堂教学

1、语文课堂教学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生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生活和教学环境等方面都有差异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相应的变化。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合理的发展,获得一个适合自己特点的健康的人生。

2、语文课堂教学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每个人对世界的态度、体验是不尽相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最简单的列子就是曾今有人在黑板上画一个圈,不同的学生都认为是不同的事物,诸如太阳、十五的月亮等等。因此,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分析、体会他们的情感,拥有一颗宽容、平常的心,从而为学生的个性飞扬营造一种轻松、自由、平等的氛围。

3、语文课堂教学须正确处理个体和群体的关系。虽然说我们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并不表示所有的体验都是合理的,如果这样认为而让学生放任自流,那将走入不可知论,导致虚无。因为学生正是一个受教育的群体,正需要接受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缺乏科学的是非观念,错误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比如对有篇文章,不可能每个人的体验都各自成章,所以,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体体验与群体体验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班级学习和小组学习、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学习和教师学习等。

(二)人文化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与技能外,同时应该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人的价值,贯穿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应更新观念,竭尽所能,优化人文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学校教学不能仅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更应该促进和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构建科学而健康的精神家园。“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其次语文课堂教学还是一种感恩教育。人是一种社会动物,生活在一种社会关系中,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是一种让学生学会感恩,尊重的教育。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导致他们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从自身利益出发,觉得大人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应该的,不会尊重别人的感受,不会感激别人的付出,缺乏感恩之心。而现在新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里编排了一些“亲情”的文章,如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就是要让学生珍惜亲情,感恩父母、老师、社会为自己所做的贡献,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一颗感恩的心。

语文课堂教育也是一种尊重教育。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科学,尊重民主。如上所述,人是一种社会动物,需要彼此的尊重,尊重是社会关系的前提。因此,学校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识,进而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

四、个性化的张扬与语文味的生成

既然个性化的丧失导致了语文味的匮乏无趣,那么,如果我们重视语文教学个性的张扬,就有利于语文味的生成了。因此,在追求语文味境界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推动学科的个性化,教师的个性化和学生的个性化,充分利用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因素,使语文课显得有趣味、有情味和有韵味。

1、张扬学科的个性,使语文课显得有趣味

生活中没有幽默是乏味的,课堂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学生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矿藏,其中语言或简练准确,或活泼多姿,或生动形象,或含蓄幽默,或典雅俊逸,或质朴犀利,饶有个性的学科要求教师能用具有趣味的语言体现学科特点。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就能使语文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

我曾在继续教育的学习中,看到一个这样的导入:一位教师讲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先板书好课题,然后开始讲解新闻的准确性。

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1.人民解放军是如何渡过长江的?2.为什么说是“横渡”而不是“渡过”?在学生浏览课文后,老师开始引导学生总结并明确:“兵分三路”,紧接着让学生根据这则消息迅速找出“每路多少人?”(三路大军加起来正好是百万)。“为什么是横渡而不是渡过”,对于这个问题,老师结合地图引导学生作出结论,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这样的开头,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很好地帮助刚刚接触新闻文体的学生来领会新闻的要素,激起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功能性。

2、张扬教师的个性,使语文课显得有情味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语文味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现在,教材的版本走向了多样化,相关的教案也是形式各异,配套的教师用书也提供了丰富的可选内容,语文读本的选择余地也很大。所有这些,都为教师教学个性化的发挥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这就肯定了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的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所能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及技能,更应当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

在教学中,一些优秀教师饱含情味的课,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十分注重教师在情感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她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就设计了一段精彩的导语:“春,列为四时之首,它是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季节,我们很容易想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类的优美名句,古今中外的迁客骚人,写下了多少春的颂歌!现在,我们正生活在阳春三月里,也正好是这个时候,我们学习《春》,这就更能勾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在这篇散文中,朱先生写了春天的草、花、风、雨、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请同学们仔细读……”就这样,随着老师充满个性的导入,伴随着琅琅的读书声,学生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如沐春风的境地,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3、张扬学生的个性,使语文课显得有韵味

程少堂先生曾经特别强调:“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目的。”这是从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个角度来思考语文韵味生成问题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主动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备课时心中有学生,上课时目中有学生,从而为学生语文学习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讲:“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需要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给课堂留下艺术空白,留足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奋其力,自求其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有韵味,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不能直露,更不能全盘授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充分张扬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个性,激活语文味生成的主体意识,为语文味境界的追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教给学生弘扬个性的方法

①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才能使教学充满活力和激情。“怀疑”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挖掘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双管齐下。如在教学《敬畏自然》时,我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围绕“人能否胜天”展开讨论。不料有学生大胆质疑,班内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人定能胜天,因为人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顽强的毅力定能胜天。可是也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人不可能战胜自然……这样的讨论已然超出课本的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课余饶有兴趣地查图书、上网,了解一些自然以及人类战胜和还未战胜的天敌的知识。课内的质疑、讨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个性教学途径。

②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科学家伽利略也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在教学中,不难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求知意识的弱化,我们周围的学生,上课根本没提问题的习惯。长期的接受性的教学使我们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问:要么是面面俱到(无选择,无重点),要么是提书上现存的思考题。有的还认为:语文一看就懂,似乎没什么疑难。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那么从何发疑?(1)找寻关键词发问。学起于疑,思源于疑。疑就是问题。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要引导学生能在文章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也就是找寻文章关键词句。何谓关键词?学生茫然不知。教师可从回忆复习旧知识入手。以旧带新,联系已经学过的确定的朗读重音、圈画等知识,让学生明确词、句质疑的步骤。(2)依据文章结构、文体特点质疑。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光了解词句的表达作用还不够,还需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从整体把握,教会学生段、篇质疑方法。那么段、篇质疑如何进行?尽管文无定法,但有规律可循。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各类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表达方式(说明、记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铺垫、对比、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其次,了解析段的基本手法:划分层次,归纳段意,理清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注意段落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尤其要明确照应的几种类型:首尾照应、情节照应、伏笔照应、人物语言照应、文题照应等)。明确了这些知识,就能以其引导学生的思维。(3)从比较中质疑。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疑点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大大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4)从文章题目中质疑。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时,可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社戏》一文学生就可问:文章的题目是《社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不多,而写了许多看戏外的小事,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较快地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在看戏本身,而在于通过看戏这件事,反映乡下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聪明智慧,表达“自己”热爱他们的真挚感情。(5)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质疑。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由于知识面不广,往往会弄不懂。这就是课文的疑难点,就是学生难以理解之处。我们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紧扣这些疑难点质疑,就可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进入搜索的情境,以浅化难点,平缓坡度,使之进入自我求通的境界。

③点击思维火花,巧设创造性问题情境。课堂上,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当中,激发他们对问题、现象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放手让他们大胆地提问,大胆地假设,使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如《喂——出来》一文以戛然而止的结尾的结尾镜头引起了广大同学的阅读兴趣。刚刚涉猎文本,大多数同学都把目光集中在这个神奇的洞,可也有几个视角新颖的同学在故事中读到了人性的贪婪;自然的威力,他们提出:人类为了自己的私利,大肆的破坏坏境,终食恶果。这番体验让人怪目相看!

④珍视独特体验,对学生问题作适当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敏感地捕捉学生刚刚萌芽的思维新苗,艺术地加以引导,并主动热情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发掘出学生潜在的智慧和灵气。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不进行评价,或“对”或“不对”的简单评价,都是极为不妥当的。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宽拓深,无助于学生辨别自己体验的合理性和深刻性,还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对待学生的回答,不同的情况教师要做出相应的不同反应。如果学生的回答切合实际,教师在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如果回答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教师要让学生把话说完,要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热情,要多鼓励多肯定,让他觉得教师很重视他的看法,并适时地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果回答具有片面性,教师既要肯定其答案中的合理性,又要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将问题思考得全面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及时地认识自己、纠正自己、超越自己。

个性化教学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基础,教师教学的重点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体验和见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教师应为学生的未来着想,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乐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有了富于创造性的独特感悟,就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也就会对语文学习积极向上了。让我们谨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话“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根弦,弹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们的期望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作为战斗在教学改革的第一线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既传授以知识,更引之以成人,根据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有着健全人格,良好个性的人才,而这些的实现,首先依赖于我们的教学中有多少“个性”、有多少真情。让我们一起为“中学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