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工作规律研究

时间:2022-06-16 03:26:00

导语:社区党建工作规律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区党建工作规律研究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建设和谐社区需要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探索社区党的建设的特点及规律,更好的为建设和谐社区服务和保驾护航成为新形式下党的建设亟待研究解决重大课题。近年来,鄯善县对社区党的建设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新形势下社区党建的特点和规律。

一、基本情况

鄯善县总人口21.1万人,由维、汉、回等19个民族组成。其中城市非农业人口5.96万人,吐哈油田2.1万人。全县现有12个社区居委会,集中分布在火车站镇和城镇。其中,火车站镇下辖4个社区,现居住人口2.6万,流动人口8000多人;城镇下辖8个社区,现有居住人口3.3万,流动人口4000多人。各社区均建立党支部并挂牌命名,共有党员249名。现有社区干部79人,其中机关下派44人,机关下派干部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的有14人,下岗职工通过竞聘后分别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职务的有3名。有11个社区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达标率92%。

二、新形势下社区党建的特点

(一)强化领导,注重管理,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随着基层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社区党建工作逐步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将社区阵地建设纳入了城市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制定了社区党建工作规划、社区党建目标和社区党建实施方案,建立了领导班子联系居民委员会制度。班子成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居民委员会调查研究,抓重点、抓难点,指导社区党建工作。层层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一级抓一级,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切实将社区党建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确保社区党建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

(二)拓展功能,完善服务,社区党建服务职能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建工作的重心不断下移。政府在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中,紧紧围绕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逐步实施以“爱民、便民、为民、安民、育民”为内容的“民心工程”已成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建通过提供家政、医疗、婚介、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等多项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社区还将繁荣社区文化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经常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和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加快了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步伐。同时,社区通过开辟各种文化宣传阵地,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教育活动,帮助社区居民形成崇尚文明、团结互助、扶正驱邪、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如我县火车站镇振兴、城镇育才路社区等党组织在辖区内成立了老年秧歌队、曲艺队和武术队等,深入社区文化广角、居民楼院演出,把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节目献给社区居民,赢得居民的一致好评。此外,部分社区通过组织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书画展等活动,将法制、婚育新风等内容渗透到主题活动中,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居民生活,加强了社区文化建设,提升了社区文明程度,树立了社区党支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三)联动协调,通力合作,社区“共驻共建”合力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为创造和谐、健康、舒适的现代化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共同目标走在了一起。而社区内单位由于受到职能单一和职权范围的限制,没有社区强有力的保障,社区内单位的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而社区工作若离开了社区单位的支持和参与,社区工作将变得势单力薄,不能很好地完成新时期的工作任务。同时,为充分发挥社区内蕴藏的巨大人力、物力资源效力,不断促进社区经济、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事业的全面发展,社区内各单位进一步加强了沟通、协商,逐步形成了“互补互助、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体系。如:我县民政局在全县各部门单位积极倡议,动员捐款、捐物,在火车站镇、城镇社区开办“爱心超市”,为辖区贫困居民和“五保户”提供无偿服务。通过“共驻共建”,为创建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新型社区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社区党建工作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稳步推进,但由于没有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作指导,在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社区党建思想认识的滞后与社区党建的快速推进不相适应。近年来,我县以加强社区阵地建设为突破口,开拓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推进社区党的建设和社区建设工作,全县逐步建立起以“社区党建联席会”、“社区党建协调小组”为载体的县、乡镇党委、社区三级组织网络,但在不同层面上对社区党建的一些滞后思想认识还大量存在,并正在与不断推进的社区党建工作发生冲突和碰撞。一是进入社区的党员数量急剧攀升,党员情况复杂,部分党员先进性不强。近年来,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区人”,对社区党组织这个新“家”心怀顾虑,不甘融入,社区党员认同社区党组织的思想淡薄。下岗职工缺少固定的经济来源,忙于生计,希望再进入一个新的单位,认为组织关系留在社区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根本无心和无力参加社区建设;二是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的思想淡薄。各社区党组织通过“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载体组织社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开展各种社区建设、服务活动,活动载体不断丰富。但部分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仅停留在上级党委下发的文件上,走过场、重形式;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为社区提供场所和建设资金、带头宣传社区党建工作方面显得较为薄弱,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要求相差甚远;三是在职党员自觉投身社区党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制约激励机制。目前大部分在职党员的“单位意识”较强,而社区党员意识相对较弱。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居民的一员与社区党建的相关性;没有意识到参与社区建设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此外,由于在职党员实行单位与社区双重管理的管理、监督制度尚未完善,从而影响了在职党员对社区党建的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

(二)新形势下社区党建面临的新任务与社区党建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不相适应。随着近几年社区的发展,社区在城市改革、发展、稳定中所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但由于社区党建对象的复杂、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无完整经验可资借鉴,加之在社区党建开展时,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单位及党员没有隶属关系和行政约束,与其它基层党建相比,社区党建的难度很大,这就要求社区党建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很强实际工作能力与之匹配。但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力量不足,大部分社区党务工作人员缺乏社区工作经验,文化程度偏低,加之社区工作待遇低、地位低,任务重,致使社区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很难适应新形势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

(三)社区党建财力、物力投入的严重不足与社区党建的高标准、新要求不相适应。根据要求,社区党组织作为领导核心,承担着领导、协调社区各方的作用。要逐步形成以“协调、服务”为主要特点的运行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对于社区党建的高要求,社区在财力、物力投入方面又普遍存在着承载能力不足的现象。我县虽然解决了社区的基本办公场所,但一些社区因资金有限,社区服务功能不完善,相对单一,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党建工作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职能由政府、单位向社区大转换。但是在这种社会职能大转换中,原先承担职能、拥有相应物力、财力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在卸职能的同时又没有原先职能的财力、物力一同划转。原本无多少财力、物力的社区在接过转来的社会职能后,又得不到相应的财力、物力支持。二是这几年随着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升温,使得不少政府部门纷纷把职能任务延伸到社区。社区党组织对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只能盲从,尽力应付,用有限的办公经费导去开展繁重的工作任务,致社区党建在财力、物力上的更加捉襟见肘。三是社区党建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也要依靠社区成员和社区单位的支持。但在人们思维上总是习惯地依靠政府的财力、物力调拨,却很难得到社区成员和社区单位在财力、物力上的有力支持,导致社区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匮乏,基层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力和居民的影响力下降,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也难以得到落实。

四、社区党建工作的规律研究

(一)社区党组织应整合各种资源,以巩固、发展和实现其自身的领导核心地位。“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要把党的政策变为客观现实,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社区所辖单位应按照共驻共建的原则,把开展共驻共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载体,以不同形式支持、配合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并将用于服务内部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纳入到社区服务事业中来,较好地实现合理配置社区资源。组织、工会、团委、妇联、民政、文化、教育、卫生、城建、国土、规划、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计生、综合治理等部门都负有一定的职责。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确定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负责,形成融洽和谐的工作关系,构筑由组织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共图发展的机制和格局,形成层层有任务、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县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开展“联系社区,强化社区建设”责任制以及创建特色示范社区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共驻共建,形成齐抓共管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社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社区共建的有效机制,从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社区的坚强战斗堡垒。社区党组织要在社区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成为社区的坚强战斗堡垒,关键是要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要注重抓好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

1、优化配置,改善结构,建设坚强有力的社区领导班子。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熟悉城市管理,善于抓班子、带队伍,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社区领导班子中,使社区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综合素质符合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需要。对于社区领导班子人选缺乏的,可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有较强事业心的年轻党员到社区担任社区领导。也可通过内选、交流等形式,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任职,为社区领导班子注入新的活力。在社区领导班子的配备中,要引入竞争机制,把好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等关键环节,充实责任心强、有能力、群众公认的人员进社区班子。

2、充实力量,提高素质,培育精干高效的社区干部队伍。社区党组织的重要职能,就在于对社区组织实行政治领导和思想引导。在配好配强班子成员的同时,要注重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改进选拔任用方式,进一步拓宽选拔社区干部的渠道。通过民主推荐、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方法,有计划地将拔优秀的同志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来。同时建立有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队伍,增强社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二是要抓好对社区干部的专题教育培训。以县党校为主阵地,定期举办社区干部教育培训班。培训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适合社区岗位需要的社区干部。突出抓好城市管理、社区党的建设等有关知识的培训,帮助社区干部掌握社区工作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的能力。

3、多方协调,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社区党建工作环境。制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多方面扶持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为社区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地方财政预算,坚持财政投入为主,同时采取多种措施,调动社区内各单位的力量,拓展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区“七站一室”(社区服务工作站、社区文化工作站、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站、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站、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站、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站、社会救助工作站、社区警务室),同时,为社区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设施,实现社区办公的自动化。

4、强化目标,严格考评,建立健全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考评激励机制。广泛开展“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绿色社区”、“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由社区申报,党委推荐,县委考评,每年评比一次。在社区居委会开展评选“社区共建先进”创建活动,并将社区建设的实绩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建立健全职能部门和社区建设工作目标考评体系,严格考评,奖优罚劣。完善社区工作人员考核激励机制,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提薪加资,使社区工作人员有干头、有奔头,切实增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三)进一步明确社区党建的指导思想,把为民服务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形势下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加强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扩大党在城市社区工作的覆盖面,增强社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组织周围,推进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发展社区经济,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物质保障。紧紧围绕“抓经济促发展,抓服务促经济”的发展思路,将发展社区经济与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相结合,积极拓展服务的空间和领域,培育社区经济增长点。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大力发展公益型、自办型、共建型等社区服务项目,开设家政服务、房屋装修、医疗卫生等服务网点,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的问题,发展壮大社区经济实力。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在委托社区承办相关事项的同时,给予社区相应的职权,拨付必要的专项经费,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

2、活化服务方式,为社区党建工作搭建服务平台。社区党组织在为民服务中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调整方式。一是采取共产党员带头示范的办法,来推动社区各种力量共同为民服务。社区党组织要通过“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员奉献服务队”、“共产党员先锋岗”等载体形式,以共产党员的模范行为带动社区全体成员、单位投身社区服务工作。此外,社区党组织也可以通过设立在职党员服务中心等协调管理机构,组织社区单位和成员,在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从事社区服务工作。二是建立社区党建绩效评估新标准。把社区党建工作融入为居民服务的各项活动中,以社区居民满意度作为社区党建工作成效检验的根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