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文化经验交流
时间:2022-06-01 04:23:00
导语:青少年网络文化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最近,*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他还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五项要求。党的*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出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当中就首次提出“和谐文化”这一概念,并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文化中的最重要、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
截止20*年*月*日,我国网民总人数为1.23亿人。从网民的职业分布看,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2%,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是整个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
网络文化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新型载体,网络凭借其信息量大、检索方便、超越时空、平等互动、彰显个性等特点,为处在蓬勃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构筑了更加宽广的信息交流平台。但是网络中的泡沫文化可能造成青少年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紊乱,削弱其明辨是非的能力;网络中的黄色文化容易使青少年形成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扭曲的心理;网络中的暴力文化容易造成青少年的人性危机。据有关媒体调查表明,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青少年中,有不少人是因为有过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受到不良网络文化影响而诱发的。
一、建设和谐青少年网络文化要把握四个特征
导向鲜明———体现目标上的和谐。在建设和谐青少年网络文化中,不仅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要注重满足青少年群体成长发展需求的有效满足,努力引导青少年自觉养成与和谐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真正为和谐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实的智力支撑和强力的精神武装。
创新有序———体现理念上的和谐。文化发展理念的和谐,是和谐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网络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一样有丰厚的积累和沉淀,更需要在创新中寻求更好的发展;所有的创新要着眼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服务于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积极而有序地创新和提升。
产品多样———体现供应上的和谐。虽然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的青少年,但要实现持续的和谐与持久的活力,还必须千方百计地实现产品供应上的持续丰富多样。建设和谐青少年网络文化,就是要借助网络,通过健康文明、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创造一个品质上乘、琳琅满目的文化大观园,以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化需要。
依托有力———体现自身发展上的和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依托、物质依托、阵地依托和队伍依托,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建设和谐青少年网络文化需要先进的网络技术、稳固的网络阵地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保障,才能确保青少年网络文化自身的和谐、有序和持续发展。
二、建设和谐青少年网络文化要理顺四个关系
一是开放包容与坚持原则的关系。*总书记指出,要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开放包容、融合创新是维持文化生命力的源泉。建设和谐青少年网络文化,就要运用网络手段,生动活泼地传播、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既要以开放的姿态,同时也要考虑青少年网络文化所应有的育人功能,理性选择地吸纳各种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有效抵制不利于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消极腐朽思想和腐败思潮的侵蚀,在不断融合、调整、充实自身中形成特有的文化体系,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服务青少年群体成长和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是规范引导与理性发展的关系。加强对网络文化价值导向的规范引导并不是毫无节制的干预,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指导,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与人格意识来引导,但也要注重在原则允许的限度内,在不背离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情况下,让其按照网络特点和青少年的实际需求自主发展,做规范有度,科学引导,理性发展。
三是尊重个性与围绕主流的关系。一方面要注重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增加个性选择的机会,满足青少年个性化的网络文化需求,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和谐,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文化整体的价值导向,围绕社会发展的客观主流,突出文化建设的公共效益,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
四是满足需求与崇尚科学的关系。文化发展要实现供求关系的和谐,关键在于坚持满足需求与崇尚科学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在倡导和支持青少年网络大众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实现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的自我提升,实现雅俗共进的和谐局面。
三、建设和谐青少年网络文化要抓住四大环节
(一)提高认识,唱准旋律是关键高举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高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建设体现时代特点、符合青少年需求和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网络文化,用网络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塑造青少年,让青少年网络文化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体现生命力。
(二)围绕需求,科学筹划是前提科学的统筹规划应包括供应、法制、道德和技术“四位一体”的网络文化发展体系。从社会公共文化产品供应层面上看,要立足青少年的网络文化需求,进一步加大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丰富青少年公共网络文化产品供应。从法制层面上看,要以健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各种网络行为,净化青少年网络文化环境。从道德层面上看,要进一步引导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能正确处理好网络与学习、工作、生活的关系,处理好个人行为与公共规范要求的关系。从技术层面上看,要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攻关、创新,防止网络出现道德和法律所难以完全涉足的某些技术性“盲区”,真正实现网络文明和网络文化和谐。
(三)动态监管,有效引导是基础建立健全包括对网络文化的准确预警、快速摸查、有效干预、妥善处理等内容的动态工作机制,及时对各类不良网络信息进行必要干预和引导,为全面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和谐网络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稳固阵地,健全队伍是保障首先要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强势推出主题鲜明、使用便捷,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绿色网络文化载体,构筑主流青少年网络文化阵地。其次,要规范青少年绿色网络场所建设和监管,防止各种不良信息侵蚀青少年。再次,加大青少年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青少年网络人才的成长。此外,还要加强各级各类网络协会、软件协会等社团或联谊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引领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上一篇:英语语音教学管理论文
- 下一篇:英语素质教育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