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时间:2022-05-23 10:50:00

导语:新农村建设的调研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县委、县政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总抓手,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强力推进。通过先后出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意见》、《*新农村建设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意见》、《*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制定“4551”奋斗目标(“四项发展战略”、“五项创业活动”、“五项增收计划”、“十大推进工程”),使*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显示出一些问题,引发了笔者的相关思考,现分述如下:

一、*建设新农村取得的成效

*以发展经济、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为突破口,以抓好省、市、县49个试点村为重点,做到了五个到位,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成效。

五个到位分别是:1、组织领导到位。20*年底成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成立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十一个“新农村建设专业协调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2、宣传发动到位。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如制作大型喷绘牌、刷写固定标语、制作宣传栏、印发简报、《工作通报》、通过电视台每天播放滚动字幕标语,开设《新农村建设暨全民创业》专栏,在《对话民生》中播出现场访谈等。3、安排部署到位。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68次各类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这项工作。20*年3月召开了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动员会,县四大班子领导、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帮建工作组全体成员、各试点村支部书记等200多人参加了会议。又先后召开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动员暨全民创业动员大会和20*年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会。4、工作措施到位。采取了规划先行、抓好试点、局委包村、政策倾斜、整合资金、建立台账、加强督导、定期交流、齐抓共管等措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开创了各方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5、工作落实到位。注重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热点入手,帮助村里干了不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如针对老店乡岳村集连接两个自然村的唯一道路被冲毁多年,几年中伤人毁车不计其数的情况,帮建单位国土局协调资金11万多元,为村里硬化了这条路,6月份已竣工。

六个方面的成效体现在:1、新农村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鼓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强大合力。2、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20*年全县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农业产业化实现了新突破,发展和新上了华康实业、滑丰种业、神华面业、裕湘面业、蓝宇啤酒等系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畜禽养殖、非公经济等发展迅速,有力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3、试点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初步彰显。各试点村在有关部门及帮建单位的支持下,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等方面有了明显变化,带动了周边村主动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还吸引了其他村民前来参观学习。4、帮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得到加强。20*年3月以来,各帮扶单位共为试点村协调投入项目资金1573万元,用于硬化道路、打机井、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沼气、植街景树、安装有线电视、维修学校、新建文化活动场所、购置图书等。市、县驻村工作队共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及“三下乡”等活动165次,捐助现金146362元、面粉2300公斤、大米1600公斤、食用油300公斤、棉被100余条,培训农民15*6人次,建立健全村民理事会46个,发展党员73人,调整高效经济作物7454亩,发展优质果品554亩,新建密集养殖58个。5、村容村貌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49个试点村已达到卫生区划分明确、卫生制度健全、沿街墙体粉刷一新、村容村貌整洁。6、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农村基层组织“四位一体”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民理事会的建立健全,规范了村干部行为,转变了工作作风,进一步激活了村两委班子的干劲,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群众的参政热情。

二、*建设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还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基础薄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1.34亿元,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能力不足。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主导产业不突出。农民综合素质较低,特别是技能型农民太少。三是基础设施滞后,乡村两级建设任务艰难。表现为一些乡村农田水利设施不足且标准低;部分村民房建设处于无序状态;村内道路硬化率低;集中供水设施不配套,农民饮用水质量较差;生产和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十分突出;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投入不足等问题。

三、*建设新农村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要选准突破口,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首先要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入手。当前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致富增收多挣线、改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方便、居住环境脏乱差现象太严重,急需改善。解决这三个问题要注意抓好以下五点:⑴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⑵重点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道路、环境等问题,切实改善居住环境。⑶重点解决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落后的问题;⑷推进农村社会管理民主化、制度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⑸抓好宣传教育,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2、要明确目标,搞好示范,创出经验,以点带面。要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倾力抓好,全力打造试点村。让他们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它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引领作用、带动作用和激励作用,带动更多的村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迈进,激励、引导条件差的村谋发展、拔穷根、建新村、奔小康。

3、要牢牢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可采取八种发展模式:⑴工业企业带动型。即以发展工业为契机,带动农村政治、经济等各项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⑵特色产业带动型。即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靠自身独特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以此带动乡村综合发展。要注意定位准确,重视示范带头作用,重视农村技术推广和自主创新。⑶畜牧养殖带动型。即在畜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产业化经营、循环化利用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要注意养殖小区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防止粪便污染;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养殖,规避市场风险。⑷休闲产业带动型。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带动新农村建设。包括建立农业生态园、采摘园、学农教育基地、农艺园、民俗村等方式。要注意整体规划突出特色,因地制宜;重视生态保护。⑸商贸流通带动型。即利用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以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实现商贸发达、乡村繁荣。⑹旅游产业带动型。即利用可以挖掘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便利的交通、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⑺合作组织带动型。就是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水平,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公共设施,使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促进村容村貌不断改善。⑻劳务经济带动型。就是通过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推进新农村建设。

4、牢牢坚持提高生活水平这个第一大事。我们必须把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第一大事,采取切实措施,在生产发展的同时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通过搞好农村社会治安,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发展生产、扩大就业,逐步解决好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和质量等一系列举措,使老百姓过得安心、过得放心、过得开心、过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