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电教片艺术经验交流

时间:2022-05-21 04:51:00

导语:党员电教片艺术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员电教片艺术经验交流

党员电教片的摄制,是一项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它既要符合党员教育的一般要求,又要遵循电视创作的特殊要求,既要坚持其思想性,又要重视其艺术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电教片的艺术欣赏性呢?结合我们刚刚摄制完成的党员电教片《寻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和丰富电教片的艺术欣赏性。

一、加强前期策划,突出党员教育片的故事性

电视策划是指综合运用电视创作各要素,使电视作品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将“策划”概念引入到党员教育电视片的制作中,就是对制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准备,发挥电视的特点,遵循电视制作规律,选取新的视角、新的立意,全方位地进行拓展,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电视片的整体效果和制作水平。我们在创作电教专题片《寻访》时,就是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前期策划的。首先是确定报道主题。主题是党员教育电视片的“灵魂”,也就是我们创作的党员教育电视片所要反映什么、展现什么的问题。好的主题从哪里来?只能从大量的调查研究中来。在开展电教专题片《寻访》的前期策划时,我们深入基层充分了解情况,在前期文字采访、查阅资料、了解真情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上级精神,最终确定了永丰镇坊坡村已故原村委会主任陈建仓感人事迹这一报道主题。其次是选择典型事例。一个先进人物他的感人事迹一定是很多很多的,但要在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有限时间里在荧屏上充分展示出来,那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说要想塑造好人物形象,就必须要突出主人公闪光的某几点,然后浓墨重彩地加以渲染,着力反映出最能代表其思想风貌的本质一面。那么如何能在生活中找到主人公的闪光点,需要创作者深入采访,精心提炼。我们在创作《寻访》时,为了塑造一个一心为公、敢说会干的人物形象,经过反复对比讨论,最终从陈建仓许多感人的事迹中选取了4件具有个性化、说服力的事例说深说透。当然,我们也反对以偏概全。要想通过典型事迹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好是客观的东西多些,主观臆想要少些,让少而精的事实来印证人物的特质,使人物专题片做到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耐人寻味。第三是选择报道形式。报道形式,也就是选择电视表现手法。我们不仅要结合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还要遵循电视的创作原则,才能创作出好片子。在创作《寻访》之初,我们根据陈建仓基本没有留下资料这一实际,选择通过一名大学生到村上寻访这种跟拍记实表现手法,让观众通过第三者的叙述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升华,使表现的陈建仓这一人物更丰满、充实。总之,要提高党员电教片的艺术欣赏性,必须注重在细节中去挖掘和发现故事,用故事贯穿电教片。

二、运用技术手段,提升党员电教片的可视性

在电教片编辑过程中,恰当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更能增强观赏效果,提高感染力。

为了提高可视性、可信性,在拍摄阶段多使用跟拍手法,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寻访》中,田间地头跟拍手法的恰当运用,带着观众按照编导的意图,加深对片子主题的逐步理解。

在解说词的运用上,除了用词恰当、造句严密、语言平实外,还要学会“语言包装”。在有限的语言中要合理的安排“兴奋点”,让观众有感官的认识进入理性的共鸣。

例如在《寻访》中,我们有意在每一个寻访的层次之后加入一段日记,配以解说,极大的提升了专题片的精神内涵。

在同期声的选择上,必须围绕主题学会取舍。同时还要注意用语言细节表现大理。凡是成功感人的电教片,无不是通过细节来激发观众的情绪,几句关键同期声的切入,对表现电教片意境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寻访》中,几位村民关键的同期声的运用,瞬时在人们脑海中塑造了一个为民谋利、死而后己的伟大形象。

在音乐的选择上,必须根据不同的题材需要分门别类的使用效果音,用以表现情绪、营造气氛。音乐的运用不是服从画面,而是服从内容,优美的画面不一定要配优美的音乐,而要根据需要,用的恰到好处。在《寻访》中,为了不破坏记实手法的完整性,我们只是在使用资料画面反映陈建仓去世时场景的时候运用了一段伤感的音乐。

字幕的运用已不仅仅是呈现片名和摄制人员名单的工具,它不仅在内容表达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在画面构成方面也显示出特殊的魅力,字幕的用途、用法不断冲击着人们原有的创作观念。字幕良好地运用,可以弥补画面拍摄的不足,使讲述的故事进一步得到升华。《寻访》一片结尾的字幕回顾了陈建仓任村主任23年间为群众办的一件件实事,质朴无华,平平淡淡,可平淡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是陈建仓23年的概括和总结。

适当运用一些特技过渡和画面的处理,更能增强观赏效果,提高感染力。但特技包装不可滥用,用得不准确,就会喧宾夺主,影响片子的真实性。

后期画面的剪辑,要力求“不留痕”、“吸引人”。电视画面不必追求绝对的原生态,而要掌握、运用现代编辑技术和技巧对电视片画面进行“不留痕”的“美容”,使之能够抓住“受众”。同时要注意遵循素材剪接“轴线规律”和景别渐进,把握好节目节奏,使之达到注重运动,富于变化、保持和谐的要求。

三、发挥主持人的作用,增强党员电教片的教育性

随着党员电教片制作的发展,主持人在节目中逐渐出现。主持人与观众的亲切交流,可以引出节目的主题和兴奋点,拉近了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节目内容,丰富了节目的内涵,还可以挖掘出在策划时没想到的细节和突发的灵感,使片子更加完美,突出了事实,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电教片《寻访》中,我们通过主持人大量的现场采访来串场,主持人同坊坡村村民双向平等地进行交流,逐步引出该村原村主任为民办的件件实事和他身上表现出的精神。极大的增强了这部电教片的真实性和教育性,使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引入主持人还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利用“家常”话,采用“聊天式”、“拉家常”的提问方式,从被采访者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细节和情节问起,在友好、轻松、自然、平等的气氛中,让老百姓说心里话,让党员干部说家常话。如果在电教片中口号和大道理连片,一味追求问话的时尚,就会使电教片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让受众没有看下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