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所基层培育经验交流

时间:2022-05-19 03:07:00

导语:工商所基层培育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商所基层培育经验交流

*市工商局山口工商所立足基层实际,不断探索梯队层级培育、队伍规范管理、创优内外环境的新路子,创造性地把上级工作部署与辖区实际紧密结合,履职尽责能力显著提高。*年和20*年,先后两次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商所”。

一、定位管理,层级培育,锻造团队执行力

基层建设,关键是定好位、带好队。我们始终将工商所定位为“领导决策的实现地、监管执法的第一线、服务发展的排头兵”,注重培育和发挥班子、集体、个人三个层级的积极性,团队精神和执行能力得到强化。

(一)做好上下结合文章,提高班子带动力。山口工商所是老先进,但随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管理相对人法律意识的提高,整体工作状态与发展形势仍然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党支部一班人认真结合上级制定的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改善部门形象的意见,邀请镇党委政府领导、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禁止辖区购物的“禁购令”,工作日中午禁止在外就餐的“禁请令”,班子成员分别与同志们结对帮扶签订“廉政联保令”,相互担保、相互监督,一般人员发生违规违纪问题的,相联保的班子成员同样要连带从重处理。为确保承诺落到实处,每周平均要召开四次班子成员碰头会,回顾检查,消除隐患。20*年以来,全所共扣除管理、廉政保证金5000余元,其中,班子成员严格自律,连带从重处罚3000余元,强化了班子威信。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队伍合作力。面对工商转型,山口工商所未雨绸缪,积极优化人力和物力资源配置,达到“1+1>2”的效应。根据人员年龄大小、对辖区熟悉程度、法律法规掌握程度、与企业业户的亲和程度,能力互补、科学组合,分成监管巡查组、执法办案组、服务发展组,并配备了先进的办案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组之间相互帮助,遇到大案要案全员出动,需要人员随叫随到,既能化整为零,又能合为整体,使基层执法的灵活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健全能力拓展机制,提高个人创新力。为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多年来,我们为大家订阅了专业报刊13种20份,坚持组织大家定期学习,及时交流学习体会。同时,采取以强带弱、以会代训、以案释法等多种方式,大搞业务技能培训学习。尤其是在停征“两费”后,全所掀起了新的学习高潮,并结合业务开展和基层党建,创新性地提出了争创网格化监管先锋片区的新思路,副所长张智睿设计了电子监管台帐和电子监管档案,实现了网格化监管的影像化、直观化,分局采纳后在全局推广,提升了监管效能。

二、精细管理,强化规范,努力实现行政效能最大化

基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所在对以往经验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从制度化、精细化入手,软件硬件双管齐下,总结提炼出一套队伍规范化建设的新机制,提升了队伍管理层次。

一是强化硬件,打牢基础。按照统一、规范、齐全、实用的原则,建设了“开放式”服务受理平台、“标准化”政务公开信息、“高品位”工商文化版面、“现代化”执法维权体系,安装了规范化管理版面12块,文化格言版面10块,内容包括:政务公开、监管制度、12315进农村、党建、文明经营区建设、素质建设园地等,把办案情况、分类监管情况、红盾风采等,全部向社会公示,加深了各界对工商工作的理解。实践证明,及时公布收费、执法等方面的情况,增强了工商工作的透明度。我所于20*年率先在所内设置了“假冒伪劣展厅”,每月1-10号对外开放,设置专人向群众和业户讲解打假知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识假辨假能力。

二是制定“规范”,健全机制。山口工商所探索制定了《工商所工作日行为规范》、《工商所人员日常行为规范》和《工商所工作规范》,将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各项工作全部纳入“规范”的范畴。如:“每日规程”,把工作人员上班、着装、安排工作、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午餐时间、学习记录、汇报点评、整理卫生、下班时间、夜间值班等全天的工作流程和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分解明确加以规范制约。“行为规范”细分为“考勤、学习、卫生、巡查、廉政、着装风纪、征费、办案、节假日及夜间值班”等九项规范,涵盖了工商所工作的各个方面,紧张有序,忙而不乱。“三个规范”涵盖了工商所工作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了用制度来规范所有人和事,使各项工作,各个岗位,各个步骤,各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监控之中,全所干部处处有章法、人人懂规范。实行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山口所探索规范化建设的做法,在全市工商系统推广。

三是加强考核,确保效果。山口所将绩效考核与规范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三个规范”的落实情况纳入对全所人员的季度百分考核体系,一季一考,年终汇总。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和内部评议、社会形象及加分条件8大项目。考核的形式包括听取汇报、实地走访业户、随机抽查监管台帐、工作日记等,工作人员全年总评90分以上的为优秀候选人,70分以上的确定为称职;60~69分的确定为基本称职;60分以下的确定为不称职。通过季度考核,增强了工作人员规范自身行为的自觉性。

三、人本管理,积极作为,创优内外环境

山口所是农村所,条件相对艰苦。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同志们创造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形成了人员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实现了工作环境优化和人员素质提高。

(一)管理亲情化,以所为家。为了营造“家”的氛围,所内同志有家属、老人生病住院,班子全体去探望,每名同志生日都会收到以全所名义赠送的鲜花、蛋糕。元旦中午请全体家属聚会已成惯例,所长代表全所向他们汇报工作,感谢家属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这些家人式亲情管理,换来的是“磁石效应”和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全所先后有3位同志放弃了调入机关工作的机会。

(二)树立守土有责意识,视驻地如故乡。制定了“红盾帮扶”的20条具体措施,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积极为业户排忧解难。为辖区3家企业申报省级著名商标。申报国家、省级“守重”企业7户,自2006年以来招商引资200万元,为企业和辖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年全镇共新增企业23户,个体工商户70户,是近几年山口新增业户最多的一年。山口镇党委、政府每年都要拨付专项资金,支持我所监管服务工作。在全省食品监管“四项制度”试点期间,看到我们分秒必争、加班加点,时常工作到深夜,党委书记、镇长非常感动,不但亲自调研和调度工作,还专门送来了2万元慰问金。由于镇委书记对“四项制度”十分了解,在省市领导来山口调研视察时,亲自讲解,如数家珍。

(三)心系民生冷暖,把群众当亲人。2005年春节前夕,山口镇东碾疃村的张青、张秀姐妹失去双亲成为孤儿,同志们主动送去了衣物和*多元捐款,看着两姐妹家徒四壁,今后的生活学习无依无靠时,全所同志与两姐妹签订了长达13年的爱心捐助协议,干部职工每月捐款400元,直到将两姐妹抚养成人,预计捐款总额达6万多元,在当地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栏目及省市电视台等媒体也对此作了报道。山口个体户梁某因大雨遭受损失,生产生活遇到困难,我们自发捐款*元送到梁某手里,解决了梁某的燃眉之急。五年来,全所共为下岗、困难、患病职工捐款3万多元,许多接受过资助的困难群众都说:“工商所就是我们的贴心人”。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使工商人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群众的冷暖疾苦,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风气得到升华,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回报乡里乡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