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问题及对策经验交流
时间:2022-05-13 05:14:00
导语:审计问题及对策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于20*年5月1日起实施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以及20个具体准则的实施以近3年的时间。可以说,《新规定》和《准则》及具体的出台,基本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完备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标志着中国内部审计步入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这些法规的贯彻实施,有益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内部审计工作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应尽快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
1、《新规定》中有些条款仍然难以落实。《新规定》强调“法律法、行政法规规定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当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特别是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的重要标志。但从目前情况看,《新规定》的这一条款在一些部门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政府职能部门也难以落实。如教育、卫生、文化、城建、公用、农林等重要部门,仍不能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这些部门不仅使用着大量的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而这些部门下属单位多,涉及范围广,很多方面又与市民百姓利益相关。这些部门不能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不能通过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其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由于不能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不能按照审计工作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因此很难独立地行使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也不能依照审计程序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尽管也对所属单位进行审计,但不是严格意义的审计监督,只能算做财务监督。又由于审计只是“计划财务审计”的一部分,所以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受干扰的因素过多,很难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审计的职能作用也很难得以发挥。
2、审计工作不规范。长期以来,内部审计行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内部审计的行为,没有形成具有内部审计特点的审计程序和操作规范。在内部审计实践中,一般只是借鉴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程序、方式和方法。因此内部审计的程序很不规范。在一些部门由于不能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至少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审计中受干扰的因素过多,不能独立地行使审计的监督职能,在审计中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审计结论。二是审计程序不规范。首先是在人员配备上一般只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审计人员,这样很难完成审计任务,也不符合审计程序。另外,审计操作程序、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及审计卷宗的归档等也不尽规范。尽管《准则》等二十个具体准则实施已二年多的时间,但由于宣传、学习、贯彻还不够扎实及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准则的实施仍然留有死角。这种状况严重的影响着审计质量,也给内审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也必然制约着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
3、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原来由国家审计机关直接对内部审计实施管理的体制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尽早与国际接轨,管理体制由国家审计机关直接管理转轨为由行业协会管理已成必然。《规定》对此也做了规定。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已基本实现了转变,内部审计协会已基本正常运转。但是仍有一部分内审机构未纳入到内审协会的管理之中。其原因是有一部分单位领导特别是某些政府部门的领导认识模糊,认为行业协会这种社团组织怎么能指导和管理政府部门的内审工作,总觉得这种管理方式不合乎情理,因此对内审协会的管理和指导持有抵触和不情愿的态度。目前还有一部分内审机构未加入内审协会,游离于内审协会的管理之外。
4、对内部审计的管理、指导亟待加强。尽管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已顺利转轨,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内审工作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内审工作受干扰过多,工作开展不顺畅,审计程序、审计文书等不规范,甚至有个别单位至今仍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审计监督制度,上述情况表明,对《新规定》和《准则》的贯彻落实情况还不能盲目乐观,内审管理还有盲区。指导和监督这一环节还显得薄弱。《新规定》也强调“内部审计协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责,并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已实现转换,但由于这种机制运转时间不长,内审协会怎样履行“管理、服务、宣传、交流”的职能仍处在探索阶段,尚无更多的经验可谈,如何进行指导和管理还没有成型的经验和做法,又由于内部审计协会是行业自律性组织,在行使职能时自然就显得过软,这急需审计机关的指导和支持。特别是在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和评估,这在《新规定》也有明确的规定。就当前的情况看,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支持特别是对业务上的检查、监督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几点对策;
1、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使《规定》和《准则》的精神落到实处。存在上述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新规定》和《准则》的宣传培训及贯彻落实还不到位,工作还存在死角。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对《新规定》和《准则》的宣传、培训的力度,并加大宣传的覆盖面。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宣传扩大《新规定》的影响,通过全方位的培训使《新规定》和《准则》的精神得到全面的落实,并通过对这些法规的宣传、培训,为内部审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强化对审计业务的指导和管理,提高内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水平。内部审计协会对内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符合国际惯例,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内审协会就应理直气壮地履行职责,按照《新规定》的要求,强化对内部审计工作及审计业务的的指导和管理,通过扎实的有效的工作,提高内部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水平。
3、要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体系。《新规定》和《准则》的实施使内部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由于受地域和行业的限制,在具体的操作中必然会表现出某些差异。因此,地方和行业,特别是基层内部审计部门就很有必要依据《新规定》和《准则》的基本精神结合实际,制定适合本地本行业、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及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本行业、本部门的内审工作。在这方面,有些中央企业和企业集团做得比较好,经验和作法值得借鉴。
4、注意研究内审协会的工作思路,探索指导和管理内审工作的规律。由内审协会来指导和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尽管有国外经验可以借鉴,但要总结出适合我国的内审指导和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还需要一定时间,需要进行艰苦的努力和探索,在这方面,内审协会任重而道远。同时,内审协会也需强化自身建设,造就一支懂管理、通业务、高素质的内审管理队伍。只有把内审协会建设成为专家组、智囊团,才能真正行使其指导和管理的职能,才能推动和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 上一篇:浅谈契税征收审计对策
- 下一篇:审计局企业经营经验交流
精品范文
4审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