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资源环境审计经验交流
时间:2022-05-13 05:03:00
导语:基层资源环境审计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目标。审计工作必须围绕这个大局提供服务,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审计署在今后五年发展规划中,把资源环境审计作为落实基本国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以维护资源环境安全。但是,在基层开展资源环境审计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思维定式尚未适应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正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笔者认为,在审计实践中,应注意在“五性”上加以把握:
一是要充分认识重要性。目前,县域经济不论基础条件如何,都处于加快发展的态势,以增强各自的经济实力。在这种大趋势下,不乏有的地方看重地区GDP,追求经济增速,忽视资源环境保护。因此,竭尽全力争取公共财政资金、多形式招商引资开发资源上项目,推动经济快速成长,有的已超出了能源、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甚至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有的正体现出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仍未优化,验证着县域经济发展在快上有余而好上不足。在这个大环境中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认识其重要性上,应从三个角度或环节主动切入。首先,要充分认识资源环境审计的政治重要性。资源环境是经济社会的有效载体,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审计作为经济卫士,承载着维护经济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应勇于面对资源环境审计的挑战,从认识层面理解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不应停留在原有理念上,要有一种善于探索和实践的勇气和锐气。其次,要在实践中认清项目审计的资源环境重要性。要运用传统的重要性评估手段,认清审计项目中的资源环境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才能从认识上有个科学判断和客观评估。再次,要推动审计客体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认识和理解。在地方经济发展仍然依靠项目投资拉动、资源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资源环境审计日益摆上日程的背景下,基层一定要通过审计手段,帮助审计客体提高对此项审计的认识,加大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主动进行配合,达到审计的预期目标。
二是要提前预见风险性。审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从开始实践起,就伴随着一定风险。不仅判断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而且审计技能与审计风险也存在反比关系;不仅存在固有风险,而且潜在检查与控制风险;不仅具有共性风险,而且还有特性风险。相对来看,资源环境审计的风险要明显高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的风险。主要由两个层次产生风险因素,其一是技能产生的检查风险。目前,基层审计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大多偏重于单一的财会业务,缺少法律、工程、经济学、计算机等专业人员,已明显不能满足资源环境审计的需求。就目前现状,如不加大专业培训,缺乏充分准备而实施审计,就会在控制和检查环节潜存着较大的风险因素,而且不易避免。其二是项目本身产生的固有风险因。资源环境审计不同于单纯地账项审计,需要做大量细致地审计调查、科学计算、多方印证、专业评估,加之审计主客体信息不对称,新上项目有关资源环境记录资料不多,班子决策涉及也有限,其项目本身导入了一定的固有风险,给评估判断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要有效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就必须提高综合素质能力,超前预见项目审计风险,把风险控制或降低到可接受程度。
三是要注意侧重时效性。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主要是以年度划分审计范围的,而资源环境审计是难以用年度去体现。有的项目可当年完成,而有的却要跨年度甚至多年度才能完成;有的当时对资源环境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而有的在几年后产生影响或有着长期影响。因此,在资源环境审计实施中,应把着力点侧重放在审计项目的时效性上。既要看项目建设当前对资源保护与开发、节约与浪费、生态保护与污染、节能减排措施与落实的情况,更应从长远的角度去验证资源环境的时效性,从当前着眼长远,认真进行分析,从深层进行揭示,以科学发展加以评价。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审计维护资源环境安全的目标,发挥审计在促进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四是要科学评判增值性。既然把资源环境审计纳入规划和日程,而且社会也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就应该针对当地实际加强实践探索。但是,仅就资源环境审计而审计,不易达到理想的预期,也不易实际操作,最佳路径是与投资审计有机结合,相互融合,统筹兼顾。随着地方投资和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将投资审计与资源环境审计有效统一和同步,既审查评判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又分析评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增值性,还测试估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从中发现倾向性、典型性的问题,以推动公共财政资金在使用上的升值,从而达到促进改善民生、落实国家政策、保护资源环境的目的。
五是要着眼发展可行性。地方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其目的是既要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又要通过审计促进资源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改善环境。因此,审计的落脚点就是要着眼发展的可行性。通过履行严格的审计程序,发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原因,从主客观方面提出建议和作出评价,对审计项目的可行性和经验教训提出政策措施和意见,以供领导在资源开发决策上参考,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当前,资源环境审计尚未形成评价体系,基层审计在该项审计中的评价仍属重点和难点,既需要探索,又需要总结创新,为建立评价体系趟好路子。在评价中,总的取向应该是围绕发展的可行性进行,防止超出资源环境承受力而引发诸多问题。
- 上一篇:审计风险途径经验交流
- 下一篇:综合能力系统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