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经验交流

时间:2022-05-13 04:59:00

导语: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经验交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方式的改变,真对新形式,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有效改进财政、财务收支行为,是一件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就此谈点个人想法。

首先,增强维护财经意识。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各单位必须根据《会计法》和《行政事业单位》等有关规定,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完善单位会计机构和人员配置。会计、出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明确分工和职责。会计主管、会计和出纳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加强对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宣传和组织培训,使他们了解和熟练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和执行。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一把手宏观调控和监督,掌握财务但不主管财务的机制理念,同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不依法建立会计账簿和私设账外账的违规单位,依照有关法规的规定从严处罚。

其次,搞好内控制度测试。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的制定是实施审计的首要环节,审前调查是编制审计方案的前提。审前调查可采取走访座谈和个别谈话等方法。通过走访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干部监管部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业务关联单位,听取部门、单位和个人意见,从各个角度所掌握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介绍、评价,以及对其领导人或单位存在问题线索的介绍,查阅相关部门对被审计单位的检查和处理报告,以供审计参考,确定审计的切入点。在通过与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或主要经营单位负责人或部分职工座谈,了解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和个人重大经济问题线索,明确审计重点和方向,尤其要重视被审计单位纪检监察、内审、财务、基建、人事、下属单位等部门负责人的谈话内容。通过全面的审前调查,有目的地科学制定审计方案,做到事半功培。

第三,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用足用好审计手段。实际工作中,由于审计管理体制的局限以及诸多因素的限制,对行政事业审计的领域依然有死角,有些单位不但没有接受过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而且连日常性的专业检查也极少涉及,由此造成这些部门和单位长期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成为违法违纪的高发区。为消除这些死角,审计机关应积极争取本级党委、人大、政府的支持,将对本级党委、人大、政府等领导机关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纳入审计视角中来,并以此形式规范下来;通过“上审下”、统一组织等审计方式,安排对领导机关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促使审计的法定职能依法落到实处。

对审计中发现的难点、疑点问题组织业务骨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研讨、分析,力争找出合理处理方法。注重对有资金分配权、罚没收入、预算外收入和问题较多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行政主管部门、执法部门的审计及审计调查,坚持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在审计中应做到审计一级预算单位时要与延伸审计预算相关联的及下属单位相结合,在审计事业单位时要与延伸审计其经济实体相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现金、实物进行突击盘查。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的审计,促进被审计单位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对不按时落实审计决定的,采取分次、分期到位等方式,再不执行的,协调财政、法院等部门强制扣缴。

第四,提高能力创新成果,促进倡廉谋划发展。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发现重大违纪线索既是一项重要意义的工作,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要求高,难度大,有风险。在监督对象上要突出对执法单位,专项资金和对重点问题的审计。在监督内容上做到“四个要审”:对单位的家底情况要审,对专项资金的往来使用情况要审,对罚没款和收费情况要审,对房子、车子和票据的发放及执行情况要审。在审计方法上做到“四个核对”:对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进行核对,对会计总账、明细账等资金账簿与财产账簿核对,对会计凭证与报销的原始凭证等收费和罚款票据核对,对单位总账与分管职能部门二级单位的往来账相核对。

审计的目为的是规范经济秩序,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当好参谋,创新和提高审计成果,尤为重要。以真实、合法性审计为基础,着重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查深查透。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提炼和深加工,从宏观层面上提出规范管理的意见和改进建议,加大审计成果转化为实际效果的力度,努力探索审计公告的新方法、促进整改。同时,逐步总结推广行政事业审计的新经验,营造良好执法环境,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各项改革顺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