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众社会治安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05-13 09:13:00

导语:县公众社会治安分析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公众社会治安分析与思考

今年以来,全县认真贯彻*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落实省、市和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总体达小康,建设新海安”目标的实现,深入开展效能建设活动,瞄准争创“省社会治安安全县”五连冠和巩固提高“法治江苏合格县”创建成果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勤廉意识、和谐意识,深入推进平安海安、法治海安、基层基础和政法队伍建设,着力保持公众社会治安的高满意度。

全县社会治安形势基本现状扫描

目前,全县社会治安状况继续保持持续平稳,没有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事故和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发案和治安案件受理、查处数与去年基本持平。防邪反邪、防恐反恐工作措施得力,为确保奥运圣火在南通境内顺利传递和苏通大桥的全线开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大幅上升。截止今年6月底,全县共立各类刑事案件973起,与去年同比上升3.73%,破获现行刑事案件461起,破案率为47.38%;共立“八类”案件11起,与去年同比下降26.67%,全部告破;共发生交通事故1903起,与去年同比下降4.08%;共发生火灾事故13起,与去年同比下降79.69%;共抓获刑事作案成员307人,与去年同比上升35.08%。1-6月份,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接待群众2522次,受理矛盾纠纷2*2件,直接调处1889件,调处成功1859件,调解成功率98.4%;分流调处163件,督办矛盾纠纷163件,劝阻群体性上访96批1199人,防止矛盾纠纷激化23起。

影响我县公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的负面因素浅析

据统计,我县公众社会治安满意度20*年为98.3%,20*年为98.9%,2007年为98.7%,与前几年比较,目前我县公众社会治安满意度处于相对稳定的持续高位平台,领先全省、全市水平。当前,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新形势、新挑战、新局面的来临,出现的一些负面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社会治安满意度。

1、大桥大港经济时代的到来,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思想意识流也随之密集交汇,给社会治安增加了不安定因素,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由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进一步扩张,导致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社会管理和社会治安压力增大,由此引发的外来人员刑事案件和犯罪人数逐年上升。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城市拆迁、环境保护、劳动就业、医患关系、婚姻家庭等问题引发的矛盾将会不断增多,濒临破产的企业带来的经营和管理问题、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环保问题、少数离任村干部的生活待遇问题以及由于征地、土地承包、房屋和宅基地等带来的纠纷仍占不小比例,造成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期盼的落差,由此将影响其对社会治安满意度。

3、今年是我国大事多、喜事多,同时也是倍受严峻考验的一年,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在这种紧绷状态下,部分群众有可能产生逆反心态,造成对社会治安满意度的影响。

4、诸如贪污腐败、贫富差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物价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发了一些群众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进而容易归集并消极影响到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上来。

5、部分曾经受到治安处罚或由于交通违章、违法违规等原因受过各种处罚的人,无由地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和抵触情绪,甚至会波及到周围群体对社会的满意度。

如何保持我县公众对社会治安的高满意度

面对新的形势,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夯实措施,立足于以实实在在的工作绩效,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保持我县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持续高满意度。

第一,立足提升效能,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政法队伍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谐的坚强基石,要紧紧围绕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加强教育管理,严格督查考核,以“三铁”精神严管队伍。当前全县政法系统结合我县“效能建设年”主题教育活动,正在开展“适应新形势、立足新起点、提升新水平”(简称“三新”)的大讨论活动,以全力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人民满意的政法队伍。

第二,立足固本强基,夯实政法工作根基。一是实现机制整合,做实“三级网络”。县委政法委积极加强自身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充分发挥县综治办、依治办的牵头协调作用,筹建各镇政法综治工作中心,建立村(居)综治、法治、警务室,在全县所有企事业单位开展“法人创安”活动,着力加强基层班子建设,配齐配强综治、法治工作人员,做实县、镇、村(企)三级政法工作网络,形成维护基层稳定、打造法治政府的合力。二是实现载体整合,做优“四大中心”。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区域治安视频监控中心、社区专业社工服务中心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三是实现力量整合,做强“六支队伍”。建立健全学习培训、教育管理、绩效考核等配套制度,大力加强调解、社工、监控、外口协管、巡防、保安等六支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并予以整合,增强“联调、联防、联动、联治、联创”的合力,为更好地落实平安、法治建设及社会管理的各项措施提供组织保证。

第三,立足创新求变,拓展社会管理领域。不断深化基层系列平安建设活动,围绕“有专题部署、有督查评比、有考核验收、有命名表彰”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开展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等系列平安建设活动,积小安为大安。不断强化综治专门工作,全面落实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禁毒、铁路护路联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和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措施。不断加大严打力度,有效打击街头“两抢”、入室盗窃、盗窃“三车”等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不断完善维稳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双排查”工作,健全重大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机制,大力开展防邪反邪、防控反恐活动,全力做好奥运安保工作。不断夯实技防镇、技防村(社区)建设,提高通过技防抓获现行和提线破案的能力,年内确保20%以上镇达五星级标准、30%以上镇达四星级标准,新增视频监控系统和监控探头数比上年增加30%以上,技防村(社区)达到50%以上。不断推进法治建设进程,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推进“法律六进”工程,认真办好第五届“法治文化节”,大力实施“法治惠民”十大工程,让法治建设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