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交流
时间:2022-05-13 09:07:00
导语: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在省市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聚力超越谋发展,兴机富民奔小康”的工作思路,全县的农机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到20*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51.46万千瓦,拥有各类农机具2万多台(套),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机手分散经营,机车效率低、效益差,群众依靠大型农机致富的观点和组建农机合作社经营的意识淡薄。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县农机化发展进程,促进全县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提高全县广大农机操作手和农民入社经营意识,以及更好的指导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日前对全县现在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处在初期阶段,困难不少、问题很多。
一、基本情况
(一)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截止20*年,全县经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4家,总注册资本431.264万元,分别为*县大公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50万元;*县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1.264万元;*县胡集镇宝林农机服务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县平安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80万元。合作社总社员数563个,从业人员138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人,全县合作社拥有各类机具923台(套),资产总额达618.5万元,20*年总作业服务面积26.75万亩,服务总收入603.6万元,总体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势头迅猛。其中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大公农机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级“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
(二)经验做法
1、因势利导树立服务意识。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特别重视,县分管负责人亲自过问,多次组织相关部门抓调研,听汇报,检查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县农机局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下,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根据各农机大户发展特点,有选择性的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勇于探索各自适合的发展模式,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
2、健全组织拓展服务领域
县农机局专门成立*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领导小组,县农机局局长亲自挂帅,局分管负责人任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协调处理各方面关系,指导各农机专业合作发展业务,拓展农机服务领域,鼓励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本地作业向跨区作业延伸,由机具作业向机具维修、泵站维修延伸,由机械服务向其它非机械类服务延伸。
3、科学运作提升服务效益
科学经营是农机专业合作社良好运作的根本保证,各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县镇业务主管部门指导帮扶下,都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运作体制和操作流程,一是注重内部技术宣传和培训,提高合作社农机手对农机具的安全操作能力和机具维修保养水平;二是与会员签订作业合同,确保农机操作安全,维护合作社及广大会员自身利益;三是合理安排调度,优化内部结构,确保农忙时合理有序运作,不误农事,提升服务水平;四是组织外出跨区作业,增强合作社农机具运作效率,提高合作社经济效益,增加机手收入。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1、数量过少,结构单一。全县14个镇,只有4个镇发展了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占有率仅为28.57%,难以满足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不足。而4个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结构过于单一,大都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且基本以从事单一的机收或机插为主。
2、管理欠缺,效益偏低。4个合作社都是由镇农机服务管理部门牵头组建,并组织经营的,在当地都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这样的合作社往往重组建、轻管理,运作低效率、经营高成本,发展内力明显不足,经济效益不佳,很难维持日常运行,更谈不上发展壮大。
3、人才缺失,培训较少。农机是弱势产业,许多优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并不愿意投身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合作社实施标准操作困难重重,耗费的技术成本相当高,这些直接制约着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4、资金匮乏,政策缺位。几个合作社经济实力差,都面临发展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窄小,市县虽都陆续出台了一些扶持优惠政策,从税收、运输、融资、奖励等方面都给予不同程度的倾斜,但从实际情况看,相关部门在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还无法较好落实到位。
三、建议和意见
1、加大宣传,提升影响。经常性的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舆论工具加以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重点宣传有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知识、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同时推介先进典型,扩大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
2、扩大规模,量质并举。加大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数量,力争全县每镇至少发展一家,同时对现有合作社进行整合,培植典型,优化内部结构,拓宽服务领域,实现规模效应,合作社之间可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打破地域等限制,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增强农机专业合社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做到扩大数量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
3、协调配合、优化环境。政府部门要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大力配合,通力协作,形成扶持合力,同时实施多种倾斜政策,采取相应的优惠措施,建立奖励制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宽松的发展环境,为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采取措施,鼓励优秀管理人才和农机技术人才到农机合作社锻炼发展,增强农机合作社的组织经营能力。
4、规范建制、民主管理。一是完善《章程》内容,严格按《章程》规定实施有效管理,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二是完善民主管理机制,按照《章程》规定完善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发挥“三会”民主监督和管理作用,切实保障合作社成员的地位和经济利益,促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5、加大培训,增强能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相关培训的意义,要将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训纳入统一培训规划,安排一定经费,定期组织对合作社各类人才行学习培训,要对接相关高校,提升培训档次,切实提高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员的专业技术操作水平,推动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