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交流

时间:2022-12-06 10:42:00

导语:道德建设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道德建设交流

随着腐败现象和频度地不断上升,党和国家对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则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因此,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塑造从政者的廉政世界观,是控制腐败的一项治本之举。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是新时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核心。

一、遵循道德发展的物质规律,认识腐败现象的根源。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掌握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统一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道德发展与消除腐败现象的本质所在。

在物质世界中,道德的发展是不能脱离物质因素而独善其身的。道德作为调节社会伦理关系的一种方式,发挥着广泛的社会作用,维护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其真理性与指导性存在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矛盾之中,时刻接受经济社会生活实践的不断检验。道德的稳步与发展无时不受到物质的作用而产生影响,同时物质社会有序健康地发展也时刻受到道德因素的反作用力。因此,道德实践的全部使命不仅在于道德本身,而在于为其赖以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是维持社会政治经济健康发展,构成社会先进生产力关系中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之一。道德不仅仅是属于精神的,更是属于生产力的。我们应以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和方法来揭示传统道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马克思物质决定论认为,道德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充分证明了道德因素在物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这一哲理中不难理解和发现,两者的紧密联系具有“同步性”。所以,在科学把握物质关系与道德意识发展相联系的过程中,脱离了物质规律去谈道德的发展与进步,或脱离了道德因素去谈物质关系的发展,是一种脱离了联系与发展的关系,既物质与意识的根本统一性,都不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于传统的道德与价值观的发展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道德价值本身的发展,从根本上得不到物质力量的根本性转换,所以,不能为人们的道德理想、信念、意志和情感提供真正科学的指导方法,导致了传统道德的发展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虚幻性。

道德的发展具有物质性,物质具有“两重性”。物质因素是道德发展的生命和源泉,是促进道德稳步发展的根本;而物质因素又会诱导道德异变,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以新加坡为例:为有效遏制国家公务员滋生腐败现象,新加坡政府采取“高薪养廉”的办法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取向,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这一做法缺乏足够的科学根据,因为它不能正确揭示物质与道德价值发展规律的根本性问题,即道德发展的这种价值与物质性的最高形式的统一。它只仅仅建立于为防止非道德产生与发展,尽力满足于公务员的物质需求,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时间可能行之有效,具有遏制腐败现象的作用,但它不是真正的科学。它脱离了物质与意识联系与统一的根本性问题,犯了一种片面的、孤立的方法错误,在科学面前是站不住脚的,必然会受到违背这一规律的无情打击和报复。如何认识道德与价值观的科学意义呢?笔者认为,这种道德与价值观应遵循“同步性”的基本规律,即实现物质与意识转换的高度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道德发展的物质规律,是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最高形式的反映,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所在。

二、遵循道德发展的等级化规律,认识腐败现象的特殊性。

在马克思论述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性规律的启示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道德发展也是从一种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这种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同样具有等级性规律。道德等级化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同我国在农业领域产生与发展一样。如:普通农工、农艺工以初级形式向高级农艺师形式的发展过程,它们既有形式上的趋同,也有本质上的区别。道德在人性意识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更加发达,更加丰富的智力资源,道德的等级化发展规律更具有思想性、普遍性和权威性,对促进道德的稳步发展更具有科学意义。

道德等级化发展一方面是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的基本概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道德发展规律为主体的道德发展体系;另一方面是遵循一般性的以阶梯式的道德发展规律为主体的道德发展体系,即共产主义道德,这是由社会主义道德所引伸的道德发展体系。道德发展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不单是道德本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核心问题是揭示道德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即道德发展的相对性,这是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全部意义所在,是实现道德稳步发展最高形式的统一。

1、道德等级化发展的特殊性和一般性。道德的发展具有广义性,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的道德领域所产生的道德矛盾也有所不同。所谓的特殊性是指道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即给社会伦理道德和伦理经济秩序和谐、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行为和现象。如在经济领域涉及的拜金主义、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在作风领域涉及的官僚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其次是社会上让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偷、抢、诈、骗等违法现象,这些矛盾是道德等级化发展的必然归宿,这是道德等级化发展的特殊性,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加以解决。由于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立场、方法和观点的不同,所引伸的道德矛盾,并不会给社会伦理道德和伦理经济秩序的和谐、健康发展构成较大作用,这是道德等级化发展的一般性,只须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教育的力量来维持即可实现。

2、道德等级化发展的监测功能。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建立道德等级化监测机构,通过对道德与非道德发生、发展的监测,以获得人民群众对道德发展与反腐败斗争的支持提供对策建议,为党和国家从战略上谋划道德发展与反腐败具体决策建立有效机制而提供智力支持。

3、道德等级化发展的升级与改造功能。道德等级化发展的升级与改造功能其主要目的:一是为人们道德理想、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树立科学意义上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引导人们自觉的溶入到道德等级化的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对整个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实际水平作出科学判断和决策,以便及时调整在社会主义初级道德等级化向高级道德升华的成功转型而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三、遵循道德发展的时间规律,认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

道德的稳步发展和消除腐败现象无不与时间有紧密的联系,道德的发展过程无时不受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产生影响。当某种道德的产生与发展的时间较短,此时道德发展空间就小,则作用力也小,消极因素也少。反之,各种消极因素会随之增大。因而,道德的稳步发展过程具有时空性。

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人们的道德发展一开始是不会,也不容易产生较大的道德异变。腐败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个时期人们对道德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道德精神的追求,并能自觉的遵守和坚持道德这一朴实的伦理观,有抵制非道德的侵蚀的能力,是道德发展最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时期。但世上没有“永恒”的道德存在,任何道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在经济政治生活的复杂矛盾中,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吸收和再认识过程,并伴随着密切的物质利益关系和时空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并在思变中获取新的道德价值取向。因此,任何道德与非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总是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认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起作用。

道德产生与发展的时间过程越长,道德思想发展的空间与不确定因素必然增大,就容易产生异变而失去根基,越发变得空洞无力。这时再先进的道德理论、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也难以有效调节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难以为人们、以及个体的道德生存提供有效的意义和指导。而异变引伸出的各种错误观念便会滋生蔓延,对精神文明及其健康的伦理道德构成严重的破坏,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

从历史上产生腐败的根源可以看出,政治权力作为一种社会性公共管理职能,它既支配着大量钱、权、物的管理权,又把持着对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宣传和传播,始终处于复杂的伦理政治道德和伦理经济秩序之中。由于政治权力与政治道德拥有着特殊的道德自由地位和道德自由空间,不同于其他的伦理道德关系,因此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风险性和破坏性。政治权力是导致政治道德异变的重要因素,它无时不给政治道德发展空间带来压力。由于历代的政权建设无法解决这种自身存在的道德发展矛盾,更无法科学揭示和掌握传统道德发展与时空性的根本关系,因而导致各历史时期的人民对腐败政权深恶痛绝。为了解决和消除这种陈旧落后的政治权力与政治道德的发展矛盾,人类历史上不断演绎出新政权推翻旧政权,而新的政治权力因无法掌握“时空性”不稳定性、可异变性、短时效性的科学规律,因而历代王朝无法逃脱覆灭的周期性规律。

正确把握和运用道德发展的时间规律,是科学揭示传统道德与非道德产生周期性恶性循环的关键,对真正实现道德的稳步与发展,从而消除腐败现象具有积极的决定性作用。道德发展的物质规律是本质,等级化规律是核心,时间规律是关键。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统一。它是促进人们正确认识道德发展,揭示道德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只要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就能够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