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实践交流
时间:2022-12-05 10:56:00
导语:机关党建实践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在建党83周年前夕,同志再次号召全党认真总结执政能力建设经验,抓紧解决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执政能力建设统领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新形势下机关党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对机关党的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党建理论的创新和执政理念的转变,对机关党建实践提出许多崭新的课题。
1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建理论的一次飞跃,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我们党的建设理论是在实践中完善成熟的。传统意义上的党建,通常是指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及制度建设,其着眼点和目的是为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上升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样的高度。在实践中,传统党建“起步开局容易,深化发展艰难”,现在已出现了认识上的“淡化”趋势,摆位上的“边缘化”倾向,工作上的“游离中心”现象等。一些党务干部埋怨说“工作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多不得,少不得;深不得,浅不得”。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适应了长期执政对党提出的新要求,抓住了党在执政条件下自身建设的关键,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能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从巩固执政地位的高度抓党建,这是历史馈赠给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无疑将引领机关党的建设跃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2执政能力建设是一种新的治党治国理念,为机关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提供了路径和保障。我们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上,始终保持了高度的清醒和自觉,先后告诫全党“决不当李自成”、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执政的实践过程是复杂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拉美陷阱”和上个世纪最后10多年中发生的“苏东剧变”,告诉我们党要实现“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理念,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执政的本领。执政能力建设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执政理念。只有以这种理念为指导,才能保证机关各级党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率先”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真正把“执政为民”这一根本宗旨落到实处。
3执政能力建设是联结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桥梁,为机关党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造了机遇和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机关党建的一条重要原则。基于这一原则,过去,我们努力在“结合”、“渗透”、“贯穿”上下功夫,设计了把行政业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把思想工作渗透、融合、落实到各项业务工作中,根据业务工作的需要,确定党的工作目标和措施,选择活动方式和内容的党的工作思路,但实际上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甚至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执政能力建设把党的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联结起来,不仅使机关党建服务中心“主体适格”,也使建设党的伟大工程基础扩大、合力增强,较好地形成了党的伟大事业不断为伟大工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开辟广阔的前景,党的伟大工程紧紧围绕伟大事业来进行、确保其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4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为机关党建与时俱进拓展了渠道和空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阶段”,对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必须善于按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机关党组织应将帮助党员领导干部提高上述五种能力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和重要工作,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真正践行机关党的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
二、全面落实新要求必须重新审视机关党建思路和工作架构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问题,要求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而展开,朝着这个目标来加强。其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目标,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核心,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省级机关是省委、省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工作机构,在执政能力建设上要走在前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重点要把形象凝聚、素质奠基、优化服务三个方面突出出来。
加强党性锤炼,努力营造“自身有信念,群众有信心”的执政大环境。党的形象本质是党群关系,党群关系如何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指标。目前,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整体上是好的,但在一些地区、一些单位出了问题。比如一些党员干部人格上的两面性、行动上的双重标准,对上阳奉阴违、对下欺压蒙骗,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党员自身对党的信念产生动摇,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党失去信心。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实践层面上一定要以提升党的形象或党的“信任指数”为突破口,通过从严治党、加强党性修养和强化党的先进性教育,使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把心思从琢磨自己“仕途升迁”转变到思考党的“事业兴衰”上来,把工作目标从追求“政绩效应”转变到“为民造福”上来,在净化灵魂、升华思想、纯洁队伍、提升形象中,重塑“爱党、信党、跟党走”的社会氛围,用共产党人自身的良好形象凝聚群众、引领群众,让群众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改造我们的学习,把着眼点由“侧重统一思想”转变到“全面提高素质”上来。近年来,全省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局面。但是“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学习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学习仍然停留在“要我学”的层面。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过于强化了学习的统一思想功能,忽视了提高素质作用;二是缺乏对学习情况的硬性考核,学与不学、学深学浅一个样。因此,必须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学习途径上,要让院校成为提高干部素质的主角。可采取轮训、培训两种形式,轮训以每年每人20天左右为宜,培训时间可更长一些。课程设置以中央党校提出的“三基本”、“五当代”为好,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律和中国法制建设》、《当代世界军事和中国国防建设》、《当代世界社会思潮》。重点解决对党的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平时,单位可参照中央政治局和省委学习的方式组织日常学习,以作为院校全员轮训的有益补充。在学习方法上,要用问题引导学习。要把解决实践“执政为民”,履行工作职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目的,推进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升服务效能;具体学习时间和内容,由本单位根据形势、任务和工作实际来安排,逐步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互动格局;对重大理论问题,侧重从指导工作的层面,弄清一些基本问题,不能要求人人都成为理论家、政治家;要整合运用学习成果,在政务网站上创建一个专栏,动员处以上干部和厅局党组把学习所思、实践所得及时在网上进行交流,让学习成果资源共享。在学习考核上,要绩效检验法定化。要制订学习检查、评估办法,比如制订《干部综合能力素质考核办法》,将党委班子和个人的学习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评为先进,并与干部使用直接挂钩。逐步形成组织重视、干部自觉、保障有力的学习机制,引领干部自觉探索、不断攀登,最终达到“临绝顶”、“览众山”的境界。
坚持依法行政,切实把力量集中到“三转变”、“三服务”上来。依法执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解决目前我们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根本要求。而当前“法律不如文件,文件不如批示,批示不如现场办公”等观念,在一些同志脑里还根深蒂固;“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的现象在有些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还没有根治;“高门槛、高成本、低效率”还是公共权力部门的通病。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又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省委也颁发了《法治江苏建设纲要》。今年来,省委还通过大抓机关作风建设,在“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形成的固习,既要下“猛药”,更要长期调治。我们必须在巩固发展机关作风建设的成果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促服务,切实把省级机关建设成为群众认可的“服务型”机关。
三、执政能力建设呼唤机关党建体制、机制创新
近些年来,机关党建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制约机关党建的“瓶颈”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突出的是体制不顺、基础不牢、队伍弱化,影响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既要立足现实,深谋改进之策;又要着眼未来,远虑治本之道。
一要切实解决部门党组“工作错位”问题。在中央和地方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目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党组的一条重要职责是指导本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十六大党章进一步明确“党组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既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党对各方面工作领导的需要。但从现实情况看,机关厅局党组带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一是指导思想错位。对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的“指导”职责缺乏全面认识,摆位不到位,落实打折扣,工作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其主要特征是,机关党建因主要领导人的重视程度不同而不同。二是运行程序错位。党组会与厅(局)长办公会不分,日常工作习惯于通过行政这条线,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列席党组会议的规定没有很好落实。三是绩效检验错位。以政务为衡量标准,《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力,抓不抓一个样,好与坏一个样。因此,要更新观念,落实责任,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尽快出台《机关党建责任追究制度》。从长远考虑,建议提高省级机关工委的等级,工委书记由省委副书记或省委常委兼任,实行党管党员、党管干部一体化。同时,对《条例》有关条文进行修改,使其与新形势下党建实践相一致。从“立法”与“立制”两个层面推进机关党建从“边缘化”向“正位”回归,由“随意性”向“规范化”转变。
二要切实解决机关党委“工作虚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赋予直属机关党委9个方面主要职责,要求高、责任重大。但实际中机关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越来越“虚化”:一是机构设置虚化。相当数量的机关党委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二是人员配备虚化。机关党委从书记到委员多为行政人员兼任,只有一名专职副书记负责具体工作,且呈现“三多”现象,即:年龄偏大的多,身兼数职的多,军队转业干部多。三是工作抓手虚化。由于与行政权力相脱离,开展工作无人手,服务中心无抓手,能够做的都是被群众认为比较虚的事,与《条例》要求相差甚远。虽然有的单位明确赋予机关党委中心工作的知情权、重点工作安排的优先权、干部任免的参与权、活动经费的使用权,但由于没有抓手,实际上也只是配合其他处室做一些具体工作,机关党委客观上成了“管百事”的不管部和应急情况下的“预备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党组织的威信,影响了作用的发挥。针对上述情况,建议成立厅局党组(委)办公室,与机关党委合署办公,将党务工作划归党办。这样做的好处是:党组有了办事机构,机关党委工作有了抓手,有利于解决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两张皮”问题,有利于克服机关党建“虚化”倾向,有利于纠正党组工作“行政化”现象,有利于提高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也有利于推进党务和政务工作规范化,从体制上确保党的工作围绕中心、服务中心落到实处。另外,在人员配备上要从严掌握,要防止和纠正安置性地配备干部。这不仅是加强机关党建的需要,也是一个重要导向。
三要切实解决基层党支部“工作不力”问题。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同志指出:“党的战斗力,党的力量,表现在哪里?首先表现在近***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其特殊性,支部建在处室,处室领导实行“一岗双责”,是对“支部建在连上”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应当肯定。但问题是有些机关党支部,只是形式上的传承,其“堡垒”的内核却荡然无存。突出表现在:有的缺乏“两手抓”的意识,甚至把党支部工作当作额外负担;有的处室负责人由于业务工作比较繁忙,时常会出现党建为业务工作让路的现象;有的没有把党建放在与业务工作同等的位置上来考核,更谈不上与奖罚、选拔使用干部挂钩,使党建工作考核起不到激励作用;有的组织生活不落实,组织对党员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成为空谈。因此,要强化“党要管党”意识,理清“党管党员”思路,健全“一岗双责”考核机制,把“软”的一手硬起来,把“虚化”的职责拣起来落到实处。建议制定《“一岗双责”考评办法》,纳入年度统一考核,切实改变机关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弱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