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干部交流

时间:2022-12-04 08:33:00

导语:农村干部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干部交流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这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

村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前沿阵地,直接面对农村,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困难,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第一线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培育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因而,必须抓住培养村干部这个“牛鼻子”,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好他们在促进农村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羊”作用。

一、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村干部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新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新农村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从思想上弄清新农村建设“依靠谁”的问题;其次要从思想上弄清新农村建设“为了谁”的问题。要帮助村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不思发展、片面发展、盲目发展等落后的思想观念,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认识和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努力做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村风民风纯朴向上、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真正实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村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带领广大农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生产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注重增长速度,更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开辟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开展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破除陈规陋习,在农村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合理规划农村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的美好家园。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学会与群众商量办事,深入开展民主选举实践、民主决策实践、民主管理实践、民主监督实践,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用新知识、新技术培训村干部,帮助他们掌握新本领

村干部的自身本领如何、帮富带富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村干部不仅要有带领群众致富的愿望,还要有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这就需要把村干部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调整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果,切实增强村干部的致富本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要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结合农村工作实际需要,重点加强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涉农法律、法规的培训,让村干部懂得如何组织群众依法生产经营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党组织建设方面的知识培训,让村干部理解在强调村民自治条件下,如何处理好党支部与村委会、支部书记与村委主任的关系,形成村“两委”的合力。加强农村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农业先进管理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带领群众致富方面的能力。

要注重培训形式的有效性。一是把在职学习与脱产教育相结合,在办好村干部任期培训、任职培训、农闲时集中培训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资助村干部“离乡不离土”参加脱产学习。二是把课堂教学与社会调研、考察学习、专题研讨相结合,村干部既学到理论知识,又学会实践技能。三是把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相结合。四是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组织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去学习。

要注重培训资源的多样性。可以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县乡党校、农业职校、农民技校的教学资源,还可以采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办班方式,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资源来培训村干部。在培训师资上可以采取聘请外地专家教授、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优秀村干部代表和科技致富能手等方式,充实村干部培训师资力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指导性。

三、选派与培养并举,为村干部队伍输送新人才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此,各地可以采取选派与培养并举,着力拓宽村干部的来源,让有志于推广农业技术、带领农民致富、推进农村发展的优秀人才能成为村干部,切实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一方面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一是继续完善“三支一扶”等大学生服务农村的政策。制定有效的选人机制,真正把那些品学兼优、专业对口,具有较强奉献精神的大学生选拔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制定可行的鼓励措施,采用政策加分、同等条件优先录用、经费资助等方法,尽可能解决到村任职的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农村工作,充分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基层群众服务。二是选派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大学生和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挂职锻炼,把农村挂职的工作业绩作为大学生、年轻干部提拔重用的依据之一。通过政策引导,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大学生、年轻干部选派到农村中来,为农村科学发展提供优秀人才。

另一方面把村干部培养成大学生。将那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致富能手、外出经济能人、乡土拔尖人才、乡镇站所专业技术干部和复退军人等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后备干部中来。建立村干部后备人才库,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锻炼、考核,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党员、培养成村干部。采取政府主导、学校承办的方式,鼓励高等院校开设一些涉农专业学历教育课程,鼓励和资助有条件的村干部和后备干部积极参加学历教育,让村干部通过学历教育既获得大学学历,又掌握农业实用技术。华中师范大学新农学院在湖北宜昌、仙桃两地设立分院,实施“一个贫困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项目,有700名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利用农闲时节在当地免费集中学习,3年后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国家承认的“城乡社区建设与管理”专业大专学历。这种“将大学办到农家门口”,让村干部工作、农活、学习“三不误”的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