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创新交流

时间:2022-12-01 09:21:00

导语:人类发展创新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类发展创新交流

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客观规律的,正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道如此,人道亦如是。唯物史观破解了“历史之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正是在这一规律的支配下,人类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呈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历史发展到21世纪,随着世界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为了解决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一次号召全党继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个重大课题的一再提出,反映了当今时展的新要求,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眼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其中,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都不能脱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可以说,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基础性的理论意义。

时代的呼唤

冷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许多人受到强烈的震撼,一些善良的人们产生了疑问和困惑,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忧虑,甚至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中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信仰危机”。

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资本主义不仅没有从世界上消失,而且在具体演进中出现了一些繁荣景象。目前,从经济、科技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要高得多。这是客观存在,我们不承认、不正视不行。

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各个国家的经济越来越深地融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这既是客观现实,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国等几大主体力量。当然,不同力量的对比是很不平衡的。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充满矛盾,这些矛盾主要包括:美国力图主宰世界和其他国家谋求平等地位的矛盾,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生态危机的矛盾,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都关乎世界大局,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正是上述这些变化,使西方的一些理论家备受鼓舞,他们似乎看到了彻底击败马克思主义的“希望”,于是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历史唯物论的浪潮,说什么“社会主义并不代表人类的未来”。更有甚者,则生搬硬套自然科学的新结论,认为对未来社会形态的预测变得不再可能,从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是过时的理论。

于是,问题就尖锐地提了出来: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怎样在与资本主义的对比中坚持社会主义信念?怎样深化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作为一个领导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对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都负有重大责任的中国共产党,不能不对此作出回答。

科学的回答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愧为自觉承担历史使命、主动把握历史大势的杰出代表。他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拨开重重迷雾,总揽五洲震荡,明察千载代谢,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索。特别是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实践,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必然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首先我们必须把握它的主流或本质方面。应该说,在过去15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探索实现人民的政治平等和当家作主,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除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建设新型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挫折,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代表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希望,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从世界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我们要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真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就世界范围而言,资本主义发展已有360多年的历史,现在正经历其发展的新阶段。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国内外都有不同的看法。作为尊重现实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承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次大战后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这种新发展有很多原因。首先,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他们在税收、福利政策、企业组织以及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调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的发展的制约。其次,他们吸收和利用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再次,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条件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在世界市场上获得巨大的利润,这是资本主义获得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自我改良和改善,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同志指出:“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规律性,不论其发展的具体进程如何,最终都不可能摆脱客观规律。但是,客观规律指向的历史结局,从总体上来说在其整个演化过程终结之前是不可能提前出现的,任何客观规律都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作用的。”(《论“三个代表”》第58—59页)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只是为社会主义的胜利准备了更好的社会和经济的条件。我们只有站在这个历史的高度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才能够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关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对于经济全球化,究竟怎么看?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世界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但是,站在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人类历史大趋势上来看,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改变、而恰恰是推动了这个历史大趋势。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经济全球化的过程。19世纪前半期,欧洲一些国家发生了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向全球扩张。它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也直接催生了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世纪前半叶,新的产业革命使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阶段,资本主义矛盾高度激化,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出现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后半期,现代科技革命使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前推进。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另一方面,它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一是使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便于现代科技革命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极大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化创造了物质基础;二是使植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经济危机危及全世界,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改革,而广泛的股份制、普遍的选举制、高额的遗产税和多种福利政策,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准备了社会条件;三是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社会化的程度空前提高,特别是工人阶级的队伍空前壮大,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准备了阶级基础。

正是在敏锐地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的基础上,同志一再强调:“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所有国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少数国家的富裕不应该也不能够建立在广大南方国家的贫困之上;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世界的贫富差距应逐步缩小,而不是不断扩大,否则人类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促进,保持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世界文明才能生机盎然地发展。”(《在千年首脑会议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人民日报》****年9月8日)因此,我们要积极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去,“与狼共舞”,在全球化中振兴社会主义。

关于世界多极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完全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还会有曲折,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和平的力量,正义的力量,进步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战胜的。

实践的指南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当三者协调一致时,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共产党也享有崇高的威望;当三者协调不好时,社会主义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弊病,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受到挑战,甚至出现亡党亡国的危险。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目的都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总体趋向。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谁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谁就必然被历史所淘汰。同志关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思想,抓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既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一脉相承,又是对当代世界新变化的深刻总结。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就既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又要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其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范围内还在发展的现实;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就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就既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我们强调生产力最终的决定作用,绝不意味着只承认生产力的单一作用。其一,在社会的发展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而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包括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同样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二,人类社会的发展,绝不是单一的生产力的发展或经济的增长。马克思曾经这样概括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同志关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生动地体现了历史的辩证法,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就既要把文化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又要把文化作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就既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就既要防止和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蚀,又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前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广泛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以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都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资本主义同历史上的一切剥削制度一样,是维护少数人利益的制度,这是它最终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的根本政治原因。苏联的问题也出在脱离人民群众上,官僚主义盛行,腐败之风愈演愈烈,广大劳动者用血汗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被少数特权阶层所鲸吞,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乃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这“道”,就是民心。同志关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就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都符合群众要求,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真正调动起来。

实践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能掌握历史发展的主动权,就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更为光明的前景。让我们高高地举起这面旗帜,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继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而艰苦奋斗、执著向前。

未来属于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