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交流
时间:2022-11-29 08:17:00
导语:马克思经济学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100多年来它对客观世界的深刻改造上,而且体现在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上。今年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120周年。为了纪念马克思,缅怀马克思,今天本报刊发此文。作者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研究经济现象、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规律的科学,我们坚持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当代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经济情况。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但不能由此认为,它对社会主义没有指导意义。虽然马克思没有留下专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论著,但他的经济学说对社会主义的意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研究和把握。下面分别举例阐述。
有关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一般原理,对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一切社会都适用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对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一切社会都适用。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对待这一原理,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原理,明确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恢复和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诸环节间相互关系的原理,对处理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关系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在社会再生产诸环节中,生产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关于这个方面,过去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强调得比较多。但对于分配、交换与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的决定作用,则认识不足。然而,马克思的有关原理是:“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所谓“单方面形式”的决定作用,是相对于生产在总体上和多方面形式上的决定作用而言的。比如,消费不能从总体上对其他诸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起决定作用,但对生产这一方面来说可起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近些年来,我国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明显地体现了消费需要对生产的决定作用。过去片面强调生产的决定作用,而忽视消费的需要,搞为生产而生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还论述了“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的道理:一方面,“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出现了超常的生产过剩,大量产品积压,不能被用于消费,它们就不是现实的产品,等于没有生产,其实还不如没有这部分生产,因为它浪费了资源。另一方面,“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生产应根据社会的消费需要而进行,生产规模与生产结构应与消费需要的规模与结构相一致。
交换与分配也会在“单方面形式”上决定生产。市场扩大,交换范围扩大,生产规模也就扩大。允许私人资本参与分配,才有私人资本参与生产。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关于商品生产及其规律的一般理论,适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马克思的商品生产及其规律和劳动价值理论,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商品与价值,是一种中性的范畴与关系。但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人们曾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看作是产生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土壤,把发展商品市场关系看作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种认识是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
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和发展。近些年来,相关论述较多,这里不再赘述。
马克思分析商品生产所揭示的有关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价格运动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中依然存在和发生作用。就拿价值规律来说,在1958年化运动中,搞“一平二调”,违反价值规律,造成了经济损失。实践证明,当违反价值规律、破坏等价交换原则时,经济发展就受到损害;而遵循价值规律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就顺利。
我国的经济活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国内商品价值会转化为国际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国际价值的概念和原理,指出决定国际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各参与国家之间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国内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较少的国内价值可还原为较多的国际价值,增加收入;反之,则减少收入。因此,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要重视与遵循国际价值的原理与规律,力求降低国内成本,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国内劳动生产率与国际竞争力。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提出的一些原理和规律,如果抽去其资本主义的特定关系,对社会主义也有意义
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对于说明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工农业差别及绝对地租等问题,具有理论前提的意义。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在某些方面或轻或重地也会在我国出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随之会出现结构性矛盾,使就业难度增大。考虑到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资本有机构成高,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机构成低,就业岗位多,因而需要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中不同类型产业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不同的企业利润率高低不同,而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理论界把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看作是资本主义的范畴和关系。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的作用下,也会形成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如果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先进行业利润率低,而有机构成低、生产技术落后的行业反而利润率高,就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不利于科技进步和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理论,包含社会化再生产的一些一般原理。诸如国民经济合比例发展的原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的原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及其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的原理,社会再生产中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与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原理等,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再生产。关于外延与内涵的再生产原理,我国经济学界经常引用,但存在理解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况。马克思曾从两个角度论及外延及内涵的扩大再生产问题。一是从固定资本的折旧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论述:“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这种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不是由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引起的。”有的学者以此把场所的扩大与效率的提高截然分开,似乎有场所的扩大就没有效率的提高,有效率的提高就没有场所的扩大。但实际情况并非这样。二是从剩余价值用作追加资本的角度论述:“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之外添设新工厂,还是从内涵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添设新工厂是外延扩大,但并不妨碍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这是投资形式上的外延扩大,经营方式上的外延与内涵并举。这里把追加投资用于原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视为内涵扩大,但可以有两种经营方式,一是只增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规模扩大却没有效率提高;二是进行技术改造与革新,增添先进设备,提高效率。不能把外延扩大再生产同粗放经营等同,把内涵扩大再生产同集约经营等同。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其中有些是科学预见,对社会主义有直接意义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和商品生产等问题时,为了对比,有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方面,提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性。对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特征,有些曾在我国宣传得比较多,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消灭剥削、计划调节等,而有些则宣传得比较少,有的甚至不宣传。比如,马克思反复强调的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问题,就曾在理论宣传工作的视野中消失。近些年来,我们已注意并重视这个问题。《共产党宣言》提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指出:在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更高级的社会中,“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而实现这一原则,要以生产力和物质条件的发展为“现实基础”。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论述由社会主义社会转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要条件时,提及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可见,马克思强调个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不仅是从人文的角度去考虑,而且是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财富源泉的充分涌流联系在一起的。
再比如,社会主义的要求和任务之一,是要尽快地发展生产力和满足人们需要,实现共同富裕。这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是很明确并作过突出论述的。《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又说:在新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发展了马克思的上述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搞社会主义如果离开了这两条,那就只能实行贫穷的公有制,贫穷的按劳分配,短缺的计划调节,一句话,就是贫穷的社会主义。然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对待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方面要继承和坚持,因为马克思主义既是我们进行革命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老祖宗不能丢”。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不是宗教教义,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研究经济现象、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规律的科学。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国内外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际经济情况,而不能拘泥于他在特定情况下所做的个别论断和具体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