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素质三体系交流
时间:2022-11-29 05:58:00
导语:三素质三体系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项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目标。其中第三项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这“三个素质”、“三个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与必要条件。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人的质量的自然属性(健康素质),也包括人的质量的社会属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说到底要靠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这三个素质的全面提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页)因此,把明显提高全民族的“三个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前提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十六大报告不仅强调要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首次明确提出要明显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这个新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党中央对全民族健康问题的高度关切和重视。健康素质,不仅是指社会主义公民要有健康的肌体和体质,而且是指他们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正如同志讲过的:“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提高全民族的三个素质,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制度是保证,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三个素质”的切实的制度体系及其运作机制。为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三大体系,即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所谓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一般是指现代国家通过法规确定的为本国国民提供教育服务的组织体系。在我国,它要求建立健全使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相互衔接与沟通,合理配置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在教育理念、教材改革、课程体系等方面实现创新,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教育市场体系,以及体现素质教育和信息化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这里的教育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国民教育”,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并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纳入其中。
所谓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是科技创新体系和文化创新体系的合称。科技创新体系又称国家创新体系,它要求建立健全融科技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于一体,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创新机构之间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充分体现国家创新意志和战略目标的体系。文化创新体系要求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创新,有利于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文化市场体系等,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所谓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是全民健身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的合称。全民健身体系要求建立健全积极推进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合理配置体育资源、满足群众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等制度和机制,以确保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目标的实现。医疗卫生体系要求建立健全有利于积极推进卫生事业的改革、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以从根本上改善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卫生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
提高全民族的三个素质,基础在教育,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