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主建设交流
时间:2022-11-29 09:20:00
导语:基层民主建设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领导和服务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地位。
省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村级组织建设,创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经验,19**年国家五部委在召开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推广了这一经验。当前,为贯彻和实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市针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基层民主的新形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着力提高村级组织的执政能力,使村级组织建设保持与时俱进。既丰富和发展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执政基础的理论探索,又有效地推进经济的发展,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市,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属青岛卫星城市,也是青岛市美丽的“后花园”,地处胶东半岛中部,辖11处镇、5处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个村庄,总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万。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是投资、旅游和居家的好去处。“忽惊身在人间景,移家喜永归。”这是当代一个诗人对市景色的赞美。
市,这块神奇的热土,在经济发展上有思路,用新型工业化理念,奋力推进经济发展,确定了“规划先行、园区承载、项目主导”的新型工业化思路;发展链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创造出“公司+合作组织+农厂”的“九联模式”。而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上,市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推行村民“民主日”活动,创建“为民服务”机制和“村两委+中介组织”的新型合作机制。市已经连续3届获得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称号,连续两届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
创建新机制
党执政为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市在村级组织建设过程中,配套开展村级服务建设,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农民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需求日益多样化,他们不仅要求了解村务,还迫切要求搞好村级服务,对市、镇两级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市委、市政府与时俱进,引导村级党组织把群众最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新机制,实现了从管理村务向提供公共服务的转变。
为民服务机制。从20**年7月份开始,市推行了“为民服务制”,在全市8**个村庄设立了为民服务点,并配套在市、镇分别成立了为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室,建起了市镇村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网络,为农民群众免费提供全程办事服务。群众办事,只需将材料送到村点或直接到镇为民服务室,剩下的事情由干部全程办理。目前共为群众办结事项125**件,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问题。同时,村干部也有事可干了,在群众中的威信也提高了。“为民服务制”带来的好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网络,在市行政审批中心由各职能部门设立为民服务中心,对外全程受理涉及本部门所有审批事项;在17处镇(街道)设立为民服务室,负责本镇群众所有审批事项的办理和全程;村级设立为民服务点。对于群众申办事项,由村镇市三级在各自权限职责范围内批转办理,能当场办的就当场办,不能当场办的由镇室或市级服务中心协调有关部门、科室,督促其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群众办理审批事项,只需向受理机构提供有关材料,提出办事申请。受理机构接收申请后,出具承办单,告知申请人的权利、义务以及承诺办理期限,由人负责全程办理,直至办结并将结果回复申请人。
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建立直办、诺办、联办、代办、控办制度。直办,即对可当场办理的申请事项作为即办件,实行直接办理制,当场办结。诺办,即对不能即办的申请事项作为承办件,采取承诺办理制。联办,即对需要由2个以上主管部门办理的申请事项,作为联办件,采取联合办理制。代办,即对需报上级办理的申请事项,作为上报件,采取制。由室负责办理。控办,即对不应审批的事项,作为控制件,采取明确答复制。过去群众到镇、部门办事往往需要来回反复多次,“东跑西跑来回跑,你批我批多头批”,既费时又费力。推行“为民服务制”后,实现了“变多头跑为一门办”,只要准备好完整的材料,认准受理室一个门,一次即可完成。
变暗里办为明里办。结合创建“四型机关”和推行政务公开,实行服务项目、服务对象、责任单位、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监督办事和全程人公开,以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市纪委、监察局设立了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和公开投诉电话,受理群众的投诉,查处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同时,聘请社会各阶层人士担任监督员,定期对各级机构的工作情况进行评议。这样,全程实现了阳光操作,有效杜绝了办事过程中“吃、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
“村两委+中介组织”的新型合作机制。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市镇两级先后成立了奶业协会、肉鸡生产协会、蔬菜生产协会、果业协会、花生协会、葡萄协会等一系列协会,并逐步拓展到村级,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协会,为群众生产提供全程服务。目前全市村级建立各类服务组织**00多个,年运销农副产品40多万吨,占农产品总量的**%,引进推广新品种**多个、新技术40多项,带动发展蔬菜42.1万亩,果园**.6万亩,设施栽培16.5万亩,出口花生30万亩。河头店镇松旺庄村村两委瞄准群众需求,创办了农资服务部和农业机械队两个服务实体,在为村民搞好服务的同时,每年为集体增加收入**万元,村干部的工资全部由实体解决。
九联集团是推行“村两委+中介组织”的新型合作机制的典型范例。九联集团创造的“公司+合作联社+农厂”的生产组织模式,由龙头企业通过村两委的联系,与农户通过股份合作真正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农民不仅可以分享养殖环节的生产利润,而且可以作为股东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增值利润。九联集团先后被国家、省和青岛市授予“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龙头企业”、“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企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国家级星火龙头企业”、“国家肉类加工五十强企业”等荣誉称号。20**年九联集团完成营业收入**.1亿元,实现利税2458万元,出口创汇14**万美元。
群防群治的治安防控机制。群众盼发展,更盼安全。针对当前基层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在村级因地制宜开展了群防群治工作。一方面,健全组织,成立村级治安巡逻队、民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加强对治安和矛盾纠纷的防控能力。今年以来,由村级排查矛盾纠纷****多件,由于发现及时,调处成功率达到**%,有效避免了民转刑案件,实现了“解决矛盾不出村”。另一方面,针对农村的不同村情,重点推广治安承包制、村企联防制、联户联防制和群众互助联防制4种治安防范模式,织密了农村治安防范网络,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
培育新载体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如何更好地保障基层百姓的民主权利,维护村民自治各项权利的实现,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载体和平台,这是我们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不断探索建设村民自治的新载体,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创新中保持蓬勃生命力。
19**年探索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群众监督”的村民自治路子,先后总结出了“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四民主”(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村民自治措施,创造出村级组织建设“三配套”经验。19**年,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座谈会在召开,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在新形势下,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市不断探索和实践,创造出村民“民主日”活动和“道德评议会”,为村民提供实现民主权利的平台和载体。
村民“民主日”活动。1**7年,市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全国率先创造并推广了村民“民主日”活动,让干部群众坦诚相见,直接对话,共商村务。“民主日”活动每年1月、7月下旬举行,以村为单位,有选举权的村民参加,由村两委具体组织,市镇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全程指导把关。整个活动按照村干部述职、村民发表意见或提出质询、村干部答复问题、民主决策重大村务、民主评议村干部等5个步骤进行。今年的村民“民主日”活动中,群众参与率达到**%以上,不少村庄达到**%以上。“民主日”活动使村务公开既“见栏”又“见面”。
市在全国率先创造并推广了村民“民主日”活动形式。这项活动被国家民政部称作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该市因此在全国连续三届村民自治模范市评选中榜上有名,成为全省唯一的三连冠。8年来,以村民“民主日”活动为载体的村民自治工作一以贯之,始终保持了蓬勃的生命力。村民“民主日”活动,对于维护村民的民主权利,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增强执政基础具有现实意义。
把知民情、解民忧、顺民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方式的变革,农民群众的民主观念、参与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不断增强,必须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开展村民“民主日”活动,把村里的大事交给群众来决策,把村干部的行为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因而得到了群众的拥护。这项活动开展至今,农户参与率一直保持在**%以上。
把制度建设作为根本性、长期性的措施来抓。村民自治是一种大规模、广泛的群众参与活动,需要有健全的具体制度来保障。因此,在推进村民自治实践中,市始终把完善村民自治的配套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的村民自治制度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使民主在法制的范围内进行。1**8年出台了《村级管理十项制度规范》,共12章60条,基本涵盖了农村的全部工作,既约官,又约民。2002年,重新修订完善《村级管理十项制度规范》,使有章理事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把村级管理包括村民自治工作纳入了制度轨道。
通过创新不断赋予村民自治新的活力。村民“民主日”活动最初实行“四统一”,即全市统一时间、统一要求、统一领导、统一步骤。为了保持活动的生机和活力,20**年改进了活动的组织形式,变以村为主为市抓、镇管、村实施,改进实施形式,变“一刀切”为因村治宜,分类指导,保证村民人人有参与的机会。20**年“民主日”活动中,群众参与率达到**%以上,不少村庄达到**%以上。“民主日”活动使村务公开既“见栏”又“见面”,民主参与由间接到直接,增强了民主决策的广泛性,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村民自治的新载体。在这种载体下,基层百姓的民主参与由间接到直接,增强了民主决策的广泛性。
道德评议会。根据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宗旨,市于2001年村村建立了村民道德评议会,由群众推选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威信较高、说理能力强的村民担任评议员,实行集中评与随时评相结合,采取公开评、板报评、广播评、上门评、个别评等不同方式,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评议,以评立德,以德治村,以德兴业,解决了法律法规管不着、村干部管不好的问题。道德评议会的推行,解决了农村长期以来法治与德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了村民道德水平的提高,实现了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提供新保证
1**9年村委会实行直选后,村级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出现了职责不清、关系不顺的新情况,有的村甚至出现了各自为政、唱对台戏现象。从实践情况看,一个村要安居乐业,首先村级组织要和谐共处。如果村级组织出现矛盾,陷入瘫痪,必然导致一盘散沙的局面。针对这一苗头,市从3个方面处理好村两委关系,有效提高了村级组织的协调合作能力。目前全市97%以上的村两委关系和谐,工作中互相支持、积极配合。
创新村干部选拔机制,从组织上予以保证。村委会直选后,部分村庄出现这样的问题:有的党员能够选上党支部书记,但不敢参选村委会主任或落选。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党支部成员的选拔仍然存在“在少数人中选人和由少数人选人”的弊端。为改革这种封闭选人模式,2001年,市首先对党支部成员实行“两推一选”的选人方法。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员大会选举”方式,有效解决了党支部成员党员威信高而群众威信不高的问题,增强了党支部领导的群众基础。
提倡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和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不仅考验了党支部成员的能力和威信,也有效减少了干部职数,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党支部、村委会“唱对台戏”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党的领导。最近一次换届选举,村两委成员相互兼职达的48%,其中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达40%。今年年底将进行新一轮村两委换届选举,市明确提出: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要达到80%以上,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达80%以上。为此,采取3项新举措:一是改变了过去先党支部换届后村委会换届的做法,首先进行村委会换届,然后进行党支部换届;二是继续推行“两推一选”,群众推荐票以村委会选举中党员的得票数为准;三是现任党支部成员拟定为下届村党支部侯选人的,都要依法参选村委会成员。凡未参选或虽参选但经选举大多数群众不拥护的,不宜作为党组织成员候选人。
健全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予以保证。经过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市村级管理十项制度规范》,包括党务工作制度、民主选举制度、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农民负担管理制度、合同化管理制度、村干部廉政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村规民约制度,涵盖了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农村管理的各个领域都实现了有章理事。制度建设为村务公开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关系基层百姓最为关心的村财使用和财务公开的问题上,市制定了《关于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工作中有关问题的规定》,在分工原则、民主决策、干部管理、财务和印章管理4个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形成职责明确、核心突出、程序规范的协调运作机制。如对于村级财务签字权这一敏感问题,实行了“三笔会签”制,每一项村庄收支项目,必须由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当事人“三笔”会签后,方可生效,否则不得入账。
强化教育培训,从素质上予以保证。根据农村干部的不同特点,每年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做到“常流水不断线”。市委党校负责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年轮训一遍。镇党校负责其他党员、干部的培训,每年举办的培训班都在**次以上,至少两年轮训一遍。针对农村特点,市于1**9年组建了由15名市直部门领导干部组成的基层党校讲师团和由1**0多名市、镇机关干部组成的农村工作宣讲团,每个季度1次,深入全市各个村庄,分别以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为教育对象开展面对面的教育活动。几年来,讲师团巡回授课500人次,宣讲团进村宣讲20万人次,教育的内容涉及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农业技术等多个方面,直接受教育的农村党员干部群众600多万人次。其中,针对党支部、村委会如何和谐共处的问题,每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后,都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同堂培训”,重点讲授如何正确处理村两委关系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民主意识和广大农民的法制意识和义务观念,为村务公开工作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新转变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兴村富民的第一要务。当前,基层组织最为突出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最应该体现出来的执政能力就是驾驭经济的能力。因此,市引导村级组织努力实现3个转变,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发展凝民心、聚民力。农业税取消后如何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共同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把农村干部职责由管理村务转到抓经济发展上来。随着农村管理制度的健全,农村管理逐步走上正轨,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为农村干部从繁杂的村务中摆脱出来创造了条件。为把农村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到抓发展上来,市改革了考核办法,按照突出中心、突出重点、鼓励创新、鼓励突破的原则,对农村干部采取“4+X”考核,即兴经济、富百姓、建文明、保平安+突破性工作,全市统一制订指导性意见,乡镇具体负责考核。把招商引资、农业结构调整列入突破性工作,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突出抓了村级招商引资,鼓励农村干部群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出去引进来,使招商引资成为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院上镇蔡家庄村,利用当地花生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了19个花生加工企业,带动300多农户参与花生加工和流通,安置农村劳动力2500人,年加工花生8万多吨,出口6万吨,成为花生加工专业村,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把民主管理的内容由评官议事转到共商发展上来。随着群众盼发展、想发展的愿望日趋强烈,农民民主管理必须为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市因势利导,要求把群众关心且有利于农村3个文明建设的村政事务都交给农民群众自己讨论决定。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村级招商引资等工作成了群众关心和议论的热门话题。瑞士雀巢公司在投资办厂后,有力地带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但一家一户分散养殖也带来了环境、防疫等问题。夏格庄镇夏七村根据群众的建议,在村外建起了奶牛养殖小区,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市及时总结推广了这一做法,掀起了规模养殖热潮,目前全市各类养殖小区已发展到648个,其中奶牛养殖小区**9个,奶牛存栏6.5万头,成为全省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民主管理紧紧围绕着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来开展,既落实了民主权利,又使农民感受到了村民自治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实惠,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农村改革、发展和各项事业中去。
把工作重点由直接参与经济实体转到改善发展环境上来。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而要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又不能再搞过去的“村村点火、家家冒烟”。因此,市引导村级由直接办企业转到提供服务、改善环境上来,以良好的村容、村风、民风吸引投资者。加快农村水利、电力、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搞好村庄的绿化、美化工作。制定税收分成政策,调动村级招商引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亲商、安商、富商氛围。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村级招商引资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村级利用外资占到全市的15%以上,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地处最东南、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的李权庄镇大河头村,坚持治穷先治根,努力打造文明村庄,先后被评为省安全村庄、青岛市十佳文明村庄。目前该村引进内外资项目12个,安置剩余劳力****多人,年人均收入****元,增加村集体收入40多万元。
结束语
市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创建了为基层百姓服务的新机制,培育和发展了保障基层群众各项民主权利实现的新载体,从提高干部素质上为基层政权的稳定提供了新的保证,而在农村税费改革后,成功地实现了基层干部从琐细的村务管理上转变到带领农民发展经济的轨道上,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市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服务能力,推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是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执政基础的一个有效模式。
成功的模式,带来市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突破。20**年,市全市GDP完成12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地方财政收入40277万元,增长2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7亿元,增长81.1%;农民人均纯收入4258元,增长8%。由于其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成功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市已经连续三届获得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称号,连续两届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
市委、市政府在成功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同时,大力实施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经济国际化四大战略,使经济和社会事业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1至8月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同比增长30%;出口创汇*****万美元,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增长**.7%。
- 上一篇:农村党建创新思考
- 下一篇:税费改革农村建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