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建新模式思考
时间:2022-11-29 08:46:00
导语:农村党建新模式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积极应对农村经济社会多样化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及时跟进,积极作为,科学探索,不断优化组织设置,规范党员管理,创新活动方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支部归类组建、党员分类管理、活动协作共建”的农村党建工作运行新模式,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共进。
支部归类组建。顺应农村经济、政治新特点,蓝田县在坚持按地域、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采取大村带小村、富村带穷村、强村带弱村等多种形式,建立联合型村党组织;按照“支部(党小组)+协会”模式,建立产业型党组织;根据党员岗位和特长,建立特色型党小组,初步构建起了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特色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目前,全县建立联合型村党组织5个,建立了玉川乡蔬菜协会、蓝桥乡安子沟“农家乐”协会、华胥镇阿氏村杏果协会等产业协会党支部**个,产业型党小组**个,逐步形成“一个产业、一个协会、一个支部、一群党员、一面旗帜”的良好格局,党组织的活力、凝聚力显著增强。
党员分类管理。在支部归类组建,促进农村党员优化组合的同时,蓝田县根据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坚持分类指导、因人制宜,综合考虑不同类型党员的规律和特点,按照《党章》要求,有针对性地明确、细化适合不同类型党员特点的党员管理方式和方法。对农村“两委会”干部和致富能手中的党员,实施“双培养”,把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领导型人才,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对农村一般党员,以党员佩带党徽、设岗定责、服务承诺为主要内容,激励其服务群众、葆先进;对农村贫困党员,建档立卡,实施结对帮扶制度,帮助脱贫致富;对农村流动党员,通过建立档案、推行联系卡、实施《活动证》,加强日常教育管理,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党员管理更加贴近党员实际,更富有实效。
活动协作共建。蓝田县委组织部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倡导“城乡互动,党群联动,协作共建”的农村党建活动形式,不断扩大党建活动的影响力,形成了党建工作的规模效应。一是城乡互动。去冬,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中开展“关心困难党员,体现党内关怀”募捐活动,捐赠款、物价值**多万元,使**多名农村困难党员得到帮助。蓝田县绿之圣公司党支部2006年以来,帮助华胥镇阿氏村、上许村等村群众将果品远销全国,成为乡村党员、群众产业致富的引路人。二是党群联动。以产业为纽带,开展“双向培养”,达到党员致富,群众进步。华胥镇拾旗寨村党员张益民,从事桃、果、瓜新品种技术的更新推广,使当地数千户农民靠科技致了富,户均增收1**0余元。厚镇乡党员张安通过核桃加工协会,带领1**户群众从事核桃加工,群众户均增收6**多元。三是协作共建。县委组织部和财政、建设、计生、文体等部门与村党支部协作共建,在蓝关镇大寨村、史家寨龚家村、华胥镇孟岩村等**多个村建起集“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播放室、文体娱乐广场”为一体的为民服务综合大院,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工作整合,资源整合,协作共建,使蓝田农村党建工作的力量更强,效果更明显,也使农村的各项其他事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