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工作交流
时间:2022-11-28 07:05:00
导语:巡视工作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发展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去审视巡视工作,首先必须处理好巡视与被巡视的关系,注意调动双方尤其是被巡视方的积极性。
一些干部对巡视组不讲真话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是说成绩多,讲问题少,一些人即便在谈问题时,也明显带有保留,甚或把问题当作成绩来讲。
由于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同一级别的地方领导同志即便付出同样的努力,所取得的政绩也不会一样,所以评价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要综合评判。
要发展,就必须有理论上的探索,实践中的提高,巡视工作也不例外,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和探索巡视工作的新方法。
巡视制度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措施。自巡视工作开展以来,到今年底,全国共有2/3的省市区完成巡视。到明年年底,即可对31个省市区巡视一遍。当这一轮巡视结束之后,新一轮巡视工作如何进行,如何推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效,是我们应当及早研究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结合巡视工作实践,对当前和今后的巡视工作,谈些想法。
一、要调动巡视对象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发展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去审视巡视工作,首先必须处理好巡视与被巡视的关系,注意调动双方尤其是被巡视方的积极性。之所以这样还因为以下几个因素:
1.巡视对象的特殊性。中央一级巡视组巡视的对象是省级领导班子、省级干部,重点是省级党政领导班子,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这些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对于一个地方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这样一些高级干部进行巡视监督,要把握好党的大原则,重点是看他们权力运行的情况。注意做到只要不涉及出格的事情,就应当给以支持,看主流和大节,不拘泥于小事情。在对他们的工作、生活等方面考察时,应当尊重他们的身份,注意维护他们的形象,让他们感到中央的信任和关心,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社会心理的复杂性。对巡视工作和省级领导干部,社会上有多种多样的看法。其中绝大多数人看法是正确的,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不健康的心理:一是一些人希望干部犯错误,干部犯错误越多,级别越高,他们越高兴。希望查处的高级干部越多越好。二是少数人总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今天怀疑这个干部,明天怀疑那个干部,“洪洞县里无好人”。三是一些巡视对象抱着接受审查的消极态度,不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巡视工作中来。特别是不愿在巡视期间反映别人的问题,怕遭到非议。面对这种社会心态的复杂性,巡视组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既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又要做好巡视对象的工作,消除心理障碍,以便在纷纭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不为浮云遮望眼”,最终达到团结大多数、依靠大多数做好巡视工作的目的。
3.巡视地工作的稳定性。巡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巡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党风的全面好转,这就必须调动巡视对象的积极性。因为巡视对象尤其是地方党委承担全面的领导责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巡视组一定要维护地方党委领导工作的权威,给他们制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维护当地工作大局的稳定,使他们能够放手开展工作。就巡视工作而言,没有地方党委的支持与配合,巡视工作也难以开展起来。所以巡视组要处理好巡视工作与地方全局工作的关系,不能以“钦差大臣”自居。但是,作为巡视对象应当明确,巡视组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监督进行的,要主动配合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二、要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精神,解决不讲真话的问题
在巡视中我们发现,一些干部对巡视组不讲真话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一个带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是说成绩多,讲问题少,一些人即便在谈问题时,也明显带有保留,甚或把问题当作成绩来讲。
不讲真话的现象之所以在一些地方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是区域政治环境不宽松,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讲真话除了需要个人的修养胆识外,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两个因素对此影响较大:其一是民主化程度,缺乏民主的地方讲真话的就少;其二是用人导向,如果用了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善于吹吹拍拍的人,有些人就会群起而效之。应当肯定,绝大多数地方的政治环境是比较民主、宽松的,用人导向把握得也比较好,所以不乏有敢于向巡视组讲真话的好同志,但也有个别地方,存在着作风霸道、压制民主的问题,说大话、说假话的人得到重用,没有形成讲真话的政治氛围。二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只想知恩报德,不想反映问题。有些人在他们进步的过程中,某领导起了积极作用,知遇之恩,涌泉相报,所以在反映事关老领导的情况时,做不到客观全面,而是只说成绩,不说问题。三是怕讲真话于己不利。在谈问题时讲真话,势必会得罪一些人,可能会产生于己不利的后果,所谓“批评领导,官位难保;批评同级,关系难搞;批评下级,选票减少”,形象地反映了这些人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决不言他人之非,只求明哲保身,奉行好人主义。四是一些人认为巡视组时间短靠不住,依靠地方领导才是长久之计。他们对巡视制度还缺乏足够的信心,担心说了问题、讲了真话,如果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一旦巡视组离去,便会招致于己不利的后果。
我们党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其中重要的一条在于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讲真话则是无视甚至掩盖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与实事求是背道而驰。其危害,一是破坏了党的凝聚力。党的凝聚力靠的是广大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不讲真话的人往往是各怀心事,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涣散党的组织。二是危害了党的执政基础。党要执好政,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如果都不向党组织说真话,党就会丧失执政基础。三是直接影响巡视工作的质量。巡视工作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了解巡视地的真实情况,情况不真实,决策就不准。我认为,现在的危险是滋生腐败和不讲真话。就腐败而言,在经济转轨阶段,任何国家也难以避免产生腐败。在我国党纪、政纪、国法日臻完善,谁违纪违法查清后依纪依法处理就是了。不讲真话,这个问题严重地侵害了党的事业,这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巡视工作要侧重落实好这个工作,解决好不讲真话的问题。其一,加强对干部的党性教育。特别是在全国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中,深化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深化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克服封建愚昧思想的影响,树立共产党员的良知。使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尽到向组织反映真实情况的责任。教育工作要贯穿巡视工作的始终,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其二,巡视组要为讲真话创造宽松环境。在谈话时要轻松灵活,善于诱导,给被谈话人一个和谐的气氛,消除其思想顾虑,以便敞开心怀讲心里话。其三,建立一种评价制度。对重要被谈话人的谈话内容和可信度进行分析,结合其他同志谈话内容进行评判和印证,形成集体意见转交地方纪委和组织部,作为考察干部的内容之一。
三、要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
巡视工作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评价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实践中,我们抓住“认真听,深入看,细琢磨,多帮助,促整改,报实情”这几个环节,所到之地,基本上能摸清一些情况,掌握一些问题。同时,由于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同一级别的地方领导同志即便付出同样的努力,所取得的政绩也不会一样,所以评价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要综合评判,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看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应当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创造政绩的灵魂和指南,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的,把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政绩观是个主观的东西,是一种思维、意识。要了解一个干部的政绩观,首先要通过谈话、听取汇报等方式摸清其思想,然后更重要的是深入实际走走、看看、听听,了解其追求政绩的行为及结果,对其主观和客观相互印证,才能准确把握其政绩观。有地方为了尽快出政绩,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搞了不少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有的以牺牲精神文明、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指标的一时增长。这些现象只能证明当地领导干部的发展观不科学,政绩观是不正确的。
二要看过去工作基础。有的地方上一任或上几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生活富裕、地方财力雄厚,现任领导工作就会很省力。有些新任领导任职时间虽短,但总结起来成绩、经验却很多,这虽有自身努力的因素,但主要是得益于前任的工作基础。我们要做历史的分析,不能仅凭现有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现任领导的政绩。
三要看当地发展后劲。科学的发展应当是可持续发展。评价一任领导的政绩,不能光看他在任期内取得的业绩,还要看他给今后的发展、给后任留下什么。如果在任期内急功近利,杀鸡取蛋,竭泽而渔,为了自己一时辉煌而不惜牺牲长远利益,使持续发展困难重重,这种政绩是要不得的。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有的地方乱上项目,搞了不少“形象工程”,举债几十亿元,造成“爷爷借债,孙子还钱”,这种政绩就值得认真分析和评判。
四要看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评价干部的政绩决不能只看GDP,从根本上要看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含金量。因为单纯的GDP标准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更不能综合反映经济运行质量。在盲目追求GDP数字的背后,造成对资源的掠夺,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的教训是深刻的。在巡视工作中,一定要用群众观点看政绩,要倾听群众呼声,以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为根本标准,让社会公众成为衡量干部政绩的权威依据。
五要看处理现实矛盾的能力。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化,各种社会矛盾愈益复杂。可一些地方总是捂住矛盾过日子,有些倾向性问题、一些潜在的矛盾,往往事先都知道,但不敢触及,无人领头去处理,很多问题都是中央领导批示、新闻媒体曝光后,地方领导才出面批示、讲话和处理。这样的干部,可能在其他方面很有成绩,但在驾驭复杂局势,处理复杂矛盾方面却是政绩平平。对这样的干部就应综合评价他的执政能力。
四、要积极探索巡视工作的新方法
当代中国,发展是硬道理。要发展,就必须有理论上的探索,实践中的提高,巡视工作也不例外,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和探索巡视工作的新方法。
1.加强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巡视工作已经开展几年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应当把这些经验进行认真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可以定期召开会议,范围不在大,旨在交流情况,分析形势,总结经验,能真正提出问题,找出解决办法。理论研究是巡视工作的薄弱环节,现在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实践,但缺乏理论上的分析、概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写些文章,对巡视工作进行理性思考、论证,以期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建立长期稳固的巡视制度作理论准备。还应当加大对巡视工作的宣传,该公开的要公开,避免神秘化,要让人民群众对这项工作有所了解,并引导他们参与进来。
2.加大地方党委、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领导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地方党委负总责,不能因为巡视组进驻而减轻责任。巡视组只是监督、帮助,两者的职责要分清,关系要处理好。一些地方领导同志敢保证自己没有违纪问题,但不能保证同班人没问题。这实际上是没有担负起领导责任。地方领导被中央委以重任,应当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负起全面的领导责任,不能仅仅洁身自好而对他人不管不问。在党纪政纪上,要实行领导责任制、党委责任制,出了问题,除了主要追究个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领导责任。
3.建立综合性的监督体制。我国目前的监督机制主要有党内纪检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察监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等。这些监督机制都在党和国家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巡视监督是一种新的监督机制,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层次高,巡视组是中央和各级党委派出的;二是责任重,被巡视方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三是职责广,既了解党风廉政情况,干部使用情况,又要了解其政绩情况等;四是方法灵活,可以调查,可以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但是,巡视工作同其他监督形式一样,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在巡视监督中,充分考虑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可以做些探讨。
4.加强跟踪督查。目前中央巡视组已经巡视过的省区市有20多个,巡视结束时,各组对所巡视的地方都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这是报请中央同意过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应对这些意见和建议的整改和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以巩固巡视成果。中央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巡视工作座谈会上,吴官正同志提出了五条廉政要求,各省区市党委都召开干部大会作了传达贯彻,主要领导都作了承诺,巡视组对此也要进行跟踪督查,了解检查承诺的兑现情况。同时,还要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和《党纪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此外,为了保持巡视工作的可持续性和监督的实效性,还要对“回头看”的时间、内容和方法等作出具体的规定。总之,要增加巡视工作的实际内容,增强可操作性。
五、要建立高水平的巡视队伍
巡视工作很重要,但是也很艰苦。时间短、任务重、工作环境复杂多变,要搞好巡视工作,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公正清廉、纪律严明的高素质的巡视工作干部队伍。我考虑,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稳定骨干,适当调整。巡视组成员都是经过挑选的比较优秀的同志,但要使巡视组永葆生机和活力,还应适时适当对人员进行调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般两年左右时间人员要作一些调整,调整幅度在1/3到1/2,这样既保留了业务骨干,又补充了新鲜血液。调整人员可在各巡视组之间交流,也可更多的从选派单位选拔,要舍得把优秀干部拿出来锻炼。
2.优化结构,适应工作。巡视工作的特殊性对每个成员的个人素质及巡视组的整体素质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要有熟悉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方面的同志,要有一定政策水平和文字功底的同志,还要有熟悉地方工作、能独立办事的同志,做到优势互补。
3.严格要求,严肃纪律。巡视组成员要时刻注意自身监督,恪守巡视工作人员守则。既乐于接受领导机关的监督,也乐于接受进驻地的监督。勤于学习,扎实苦干,锻炼自己的真本领,把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能只靠巡视组这块牌子而不去尽心尽职工作。
4.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要带好一支队伍,需要严管厚爱,除了用纪律约束外,还要对同志们关心爱护。巡视工作政治性强,任务艰巨,长年在外,有时工作条件还很艰苦,巡视领导机关、巡视组的领导对同志一定要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要关注同志们尤其是年轻同志的政治进步,巡视组虽然没有提拔干部的权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对于表现好的同志,巡视组要向选派单位积极提出建议,至少不能因在巡视组工作而耽误同志们的进步。在生活上也要关心,在机关和在外待遇一个样是不合理的,要帮助解决成员个人和家庭的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