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观先进性要求交流

时间:2022-11-26 05:15:00

导语:权力观先进性要求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权力观先进性要求交流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抵御各种风险和考验,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执政为民是正确权力观的核心。权力从哪里来、为谁掌权、如何掌权,这是权力观的基本问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政治优势,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权由民授、政为民执、利为民谋”,是树立正确权力观、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所在。

1、权由民授是正确权力观的基本前提。对权力的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和判断,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首要问题。权力是一个历史范畴和政治范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人民是一切权力的主体和最终来源,是权力的所有者;执政党产生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代表人民掌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是权力的使用者。如果这个问题认识不清楚,执政者的角色就要发生错位,手中的权力就要发生异化。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对于权力拥有毋庸置疑的法定所有权。对此,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时刻记住。、邓小平、、等同志都曾说过,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这是对人民权力主体地位的确认,是对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准确定位。然而,现在却有少数党员干部对“权力之源”还存在种种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如把权力看成某个领导的恩赐或是个人奋斗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筑牢权由民授的思想根基,不断强化权力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奉献的观念,摆正权力行使者与权力所有者的关系、人民公仆与国家主人的关系,把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和平台,自觉做到“今日权在手,倾心为人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用好手中的权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与重托。

2、政为民执是正确权力观的价值取向。为民执政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正确权力观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根、以民为先的执政理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立场不能变;始终把“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需求为第一选择,以群众的满意为第一标准,使手中的权力发挥最大的效能。为民执政,必须树立“掌权为民是本分,为民造福是天职”的价值取向,始终把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定位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群众利益重如山,把为民造福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自觉地把手中的权力和有限的生命用在为民尽职、为党分忧上。为民执政,必须确立“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的不懈追求,始终保持一种重任在肩、不辱使命的责任感,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把献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的最大职责和最高使命,恪尽职守、心无旁骛、义无反顾、鞠躬尽瘁。

3、利为民谋是正确权力观的根本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最终目的。利为民谋是正确利益观的体现,具有“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的情怀。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始终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掌权、用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为民谋,必须做到“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力争当好一方公仆,促进一方发展,确保一方平安,带好一方风气。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不搞急功近利,不做形象工程,以科学民主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行动,为党建功,为国尽职,为民造福。利为民谋,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纠正那种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错误倾向,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