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教育管理机制交流

时间:2022-11-26 04:45:00

导语:党建教育管理机制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建教育管理机制交流

党员教育管理是提升党员素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有效方式,也是当前形势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大举措。近几年来,我们在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载体和效果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寻找到了一些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形式、新载体和新举措。但在新的时期,要寻求党员教育管理的经常性、灵活性和时效性,并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桃源县40个乡镇的160个村开展了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对如何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86%的农村党员希望组织上能够对党员进行系统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大多数党员就当前形势下如何开展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对调查情况处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应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必须联系实际,摸清底子,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

农村党员队伍因其地域分布、年龄结构、文化素质上的差异,表现出了其特有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因此,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时要根据不同的党员类型,因人制宜,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切不可一概而论,以偏概全。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为了保持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持久的生命活力,我们认为应该针对广大党员对教育管理的需求,采取“分班制”的教育管理方式。即针对党性宗旨观念淡化的党员开设“党性宗旨观念教育培训班”,对其进行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思想教育;针对政策理论认识模糊的党员开设“政策理论教育培训班”,对其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在农村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有关政策理论的教育培训;针对技能不强、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能力较弱的党员开设“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对其进行科技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分班制”教育管理必须要摸员的底子,针对党员的具体实际,使党员在教育管理中各取所需,各投所好,从而提高党员参加教育管理的热情和兴趣。

二、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必须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增加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党员的教育管理只有与地方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地方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有朝气、有活力。脱离了具体实际,党员的教育管理就会走过场,就会变成形式主义。因此,党员的教育管理必须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要以“服务于经济,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为根本目标,这样才有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后盾,党员的教育管理机制才能长久地存在下去。调查情况表明,凡是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的,教育管理工作都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如我县漆河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现有农村党员2300多人,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任务大,工作难度高。该镇镇村两级党组织在开展党员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就注重了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动效果非常明显。该镇禁碑垭村是全县乃至全市一个小有名气的水果专业村,该镇党委在组织该村党员开展教育管理时,都时时不忘围绕该村水果产业这一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聘请市县水果专家现场传授水果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使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内容生动而具体。事实表明,这种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教育管理方式是深受广大党员欢迎的。

三、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必须灵活形式,注重内容,寻求党员教育管理的多样性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极个别地方党员一听说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就头痛,就有抵触情绪,并假以各种借口逃避教育活动。究其原因,就是党员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其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往往都是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极少数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对待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态度是“分工打雷,不管下雨”,往往只注重过程,不关心结果。只要教育活动一结束,工作任务便随之完成,至于党员有没有受到教育和得到提高,“那是遥远的事情,简直可以不管”。正是因为少数领导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造成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平淡,致使党员对教育管理失去了兴趣,甚至反感,严重制约了党员教育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由此可见,强化组织领导,寻求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对建立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就我们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桃源县绝大多数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在组织党员教育管理上都能够做到形式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内容充实,能够做到形式和效果的统一。调查显示,我县漳江镇、漆河镇、陬市镇、枫树乡和桃花源镇等许多乡镇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都采取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注重把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党员典型教育和党员形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借助于“乡村夜话”、“党员联户带创”、“学技致富大联赛”等党建活动东风,把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极大地激发了党员参与教育管理活动的热情。

四、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必须创新载体,健全制度,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经常性

党员教育管理要建立长效机制,必须要创新载体,健全制度,并利用载体来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经常化。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形式曾经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只有不到60%的乡镇和村继续保持着“”制度,并在积极组织实施,有30%左右的乡镇和村“”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少数乡镇和村很长时间基本上没有开展“”活动了。“”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主体活动,其教育和管理党员的作用发挥受到遏制的原因是阵地建设跟不上,没有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由此可见,要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必须要创新载体,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乡村两级的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党支部的党员活动室和乡镇党委的党校建设,为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有效载体。同时,在创新载体的基础上,乡村两级党的组织要继续认真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员轮训、农村党员春训和冬训、“”、电化教育以及主题教育和典型宣传等行之有效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增强教育管理效果,建立起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