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性演出经验交流

时间:2022-11-25 04:30:00

导语:商业性演出经验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商业性演出经验交流

目前我国商业性演出的创作,尤其是国有演出院团的创作,大部分是依靠着“演什么——谁来演——演给谁”这样的思路进行:根据拨付经费多少决定能排什么样的节目,并寻找名角,接下来在创作上多是考虑场面的华丽、艺术呈现的力度,直到节目出台才真正考虑能否卖出、卖给谁的问题。

这样的思路造成了4个后果:一是在成本控制上没有节制,铺张浪费。二是对市场判断的不准确,经常出现投入巨资排练了节目,但却得不到充分的演出场次。三是从创作的剧目来看,“创新有余、弘扬不足”。四是高成本预算容易导致高票价,而节目没人看。

笔者认为,如果一台演出节目在一开始就希望通过市场获取回报的话,那么它在创作阶段就必须遵循“演给谁——演什么——谁来演”的思路来进行。

演给谁

当下表演艺术的创作和生产,最需要解决的仍然是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问题。在遵循表演艺术生产规律的前提下,艺术家应站在群众需求、市场购买的视角来考虑文艺产品的文化功能。在文化市场的发育过程中,首先崛起的是娱乐性文化消费,如果以较客观的态度来正视这一现实,表演艺术生产的理念就应对艺术产品的娱乐功能加以关注。加强艺术产品的娱乐功能,并以此来考虑艺术产品的审美构成,是我们当下创新表演艺术生产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

尽管强化娱乐功能的艺术产品主要是满足大众趣味,但我们只能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大众品位。正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所说:“脱离市场脱离群众,文化就失去了服务对象,失去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就谈不上经济效益,也谈不上社会效益;群众不满意,文艺自身也会萎缩。”

若在创作之初就对“演给谁看”胸有成竹,就必须重视市场调查,通过对预设目标群体的调查,了解其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确定真正的目标群体所在,并以此为创作的前提条件。也许这样的创作与艺术家的创作有所违背,艺术家讲究艺术的本原,但我认为对商业性演出艺术家的创作不能是空中楼阁,必须有一个对象范围和成本预算。

演什么

明确了演给谁看之后,就是演什么的问题了,即进入了艺术创作的主要阶段。不同类型的人群,其需求是不一样的。

演给专家、艺术家、政府领导,为获奖的剧目,应该是新创编的。这种作品更多是代表国家主导的艺术创作方向,起到引领性的作用,但较少考虑观众购票的需求,故而较难进行商业性运作。

演给购票观众的剧目,就要分析购票的观众心理。目前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看演出属于前置性消费,而看电视属于即时性消费。观众花钱买票看演出,买的是心目中熟悉的、烙下深深印记的东西,怀念心态占上风;而看电视,要看新的、没见过的、有意思的东西。所以舞台演出的内容需要的是“经典”和“时间的积累”——即观众群体的积累,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民族的还是流行的,经典的演出都应是票房赢家。

市场需求的是观众喜爱且可以获奖的剧目。“创新有余、弘扬不足”是目前舞台演出的一个弊病,艺术家应更多地挖掘、整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巧妙地运用,让这些潜在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产品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并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经典的艺术作品,重新绽放光芒。

谁来演

现在很多的演出节目,都是先明确谁来演,也就是请哪个大腕或者名角,甚至出现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先确定主要的表演者,这是一个误区。演员的确定应该按照演出的内容、风格、取向来确定,这是应该明确的一个原则。但目前很多院团存在着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不但演出者年龄不适宜角色需求,而且因择人造成了成本无限度的扩大。这既不利于演出控制成本,又不利于举荐新人,更不利于巡回演出、微利多场次的商业模式的运营。

综观当今世界的商演舞台,从成功商演选择艺人的角度来讲,也有两方面的概念:一是人包戏,领衔的人确实可以依靠个人的魅力和精品剧目的结合,创造市场卖点。新戏多是人包戏。二是戏包人,经典剧目、好戏推出新人、新星。老戏多是戏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