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平稳发展交流

时间:2022-11-25 02:36:00

导语:经济增长平稳发展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增长平稳发展交流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完成好这项任务,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为什么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是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最近两年多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和改善,使我们能够不断解决前进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成功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注意通过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缺陷和防范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大起大落。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理论认识,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加快发展过程中一些部门出现的“过热”问题,中央相继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坚定不移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03年—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连续保持在9.4%—9.5%左右的水平上;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特别是农业生产得到加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取得进展。可以说,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合理区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密不可分的。事实证明,近两年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是正确的、有效的。为了将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持下去,明年我们必须注意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较明显的反弹压力,某些部门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不容忽视。今年虽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又有所回落,但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投资增速仍然偏高,投资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投资率继续攀升。前几年存在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的部门已经出现产能过剩,明后年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同时又有新的部门出现过度投资问题。这表明,投资需求膨胀的危险依然存在。第二,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粮食安全问题不可掉以轻心。由于受耕地面积限制,我国今后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增产粮食的余地很小,稳定粮食生产非常不易。对农民增收来说,由于目前粮价下行压力较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猛,明年农民收入增长要保持今年的水平难度较大。第三,进出口不平衡状况明显加剧,负面影响值得注意。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已超过900亿美元,进出口增速差距十分明显。外贸顺差激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需减弱的问题。国内经济增长依赖外需程度大大提高,也意味着经济增长风险的提高。我国外贸顺差的大量增加以及外贸顺差来源过分集中于若干大国和地区,使得贸易摩擦越来越严重,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此外,国际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如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等,都需要我们妥善应对。为了进一步缓解和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减轻其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不利影响,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必须注意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除了上述这些经济运行总量和结构性问题,我们还面临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亟需转变的问题,一些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问题也亟待解决。可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存在许多机遇;但同时也处于一个重要关口,面临许多挑战。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只有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才能把明年和“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工作做得更好。

怎样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5年宏观调控的实践证明,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正确的,明年应继续实施“双稳健”政策。在新形势下,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进一步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适当减少财政赤字数量,以增强社会投资的内生增长能力。第二,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调整国债资金的使用和预算内投资结构,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三,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克服财政减收因素增多和财政开支压力加大的矛盾。通过深化公共财政改革,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努力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增加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贷款,对农业的贷款,对有市场、效益好的中小企业的贷款;完善和健全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稳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在新的一年里,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重大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应认真领会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这项工作,保证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切实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针对连续几年投资规模偏大和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应继续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注意结构调整,防止投资反弹。在政策措施方面,应注意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继续严把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从源头上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二是坚持控制新开工项目,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三是加强结构调整,积极处理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并防止出现新的生产能力过剩。在继续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防止投资反弹的同时,还需要认识到,投资是现阶段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和适度的投资增长。因此,关键是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保持明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要条件。在目前形势下,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基本点,是调整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首要任务。在新的一年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主要有: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这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这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广阔空间;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这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外部条件。

大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如何调整外贸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保持外贸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明年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一方面要保持出口增长,充分重视外需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整出口结构,增加进口,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保持外贸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提高国际竞争力,并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以争取对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根据形势变化逐步进行政策微调和深化的过程。只有掌握好调控的方向、时机和力度,才能真正发挥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近几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保持“十一五”期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经济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造成的。要从根本上避免出现经济大起大落,就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标本兼治,加大改革力度,不失时机地推出有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的改革措施,突破体制障碍,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保障。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注意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整体效应。按照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应将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各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为“十一五”开好局。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与“十五”开局相比,“十一五”开局的形势更为有利。“十五”开局之时,我们尚未完全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仍在爬坡。而目前我国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平稳快速健康增长的阶段。在较好的形势下,更要保持头脑冷静,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急于求成、不切实际、盲目攀比,防止出现新的“过热”,真正为“十一五”规划的执行开好头,为“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