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转变体制交流
时间:2022-11-24 06:50:00
导语:经济的转变体制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需要从企业、政府和干部队伍三个环节入手,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完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健全企业激励机制,强化企业外部约束
企业是经济的微观基础,是资源的主要配置者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承担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具有强大的调节功能,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是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的驱动力。必须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价格形成机制。资源价格能由市场决定的,尽可能交给市场。对某些垄断性、基础性资源产品,其价格不能或不完全能由市场决定,应形成反映相关各方利益、可以及时灵活调整、透明度高的政府价格管制机制,以尽可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加快环境成本内部化进程,把资源环境压力转化为企业转变发展模式的强大经济驱动力。
完善企业创新的体制和制度安排。转变发展方式的本质是更加高效地配置生产要素,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尽可能多的产出。这就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应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科技要素、经营管理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直接结合,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增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建立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的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以及安全、质量、技术等市场准入标准,健全项目、规划和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能源、资源消耗审核制度,严格重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环保审核,推行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从建设、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管,加大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的惩处力度。
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管理、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除了存在经济粗放扩张的空间,还与政府职能没有根本转变有密切关系。实践证明,政府只有从市场直接参与者的角色中退出,才能更好地发挥纠正市场失灵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把政府经济管理的重点转向维护有效率的市场,不再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公开准入标准,真正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激发其开展技术创新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优化税种结构和税率标准,尽快形成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减轻各地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压力,引导各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质量。加快金融改革和创新,引导信贷资金投向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
完善考核机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领导干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和干部任用制度。
把能力建设摆在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领导干部应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重点转到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上。
建立科学的干部考评指标体系。要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建立全面评价干部政绩的指标体系。应形成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绩考核体系。改进政绩考核方法,加大考核结果运用的力度。建立健全考核举报、考核申诉、考核结果反馈等制度。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群众公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继续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那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干部得到重用,使那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的干部受到惩处。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水平。
- 上一篇:真抓实干能力交流
- 下一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交流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