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交流
时间:2022-11-22 06:25:00
导语:现代企业管理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企业家、各位同志,首先要感谢**青年企业家协会、**女企业家协会,给我提供这么一个机会,跟同志们一起学习交流。同志们都知道,刚刚结束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同志们对这个会议也都非常关心。赵书记的报告,大家肯定也都学了。这次赵书记代表省委所作的报告当中,对我们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一大段话,有非常浓重的笔墨。这种情况,以前是没有的。这也充分说明,省委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发展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赵书记的报告,也对过去非公党建工作,作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充分肯定、并且指明了今后非公党建工作的方向。当前,全省上上下下,包括我们**,正在掀起一鼓学习省党代会精神的热潮。今天,我作为省党代会代表,想和同志们一起学习交流一下会议精神,主要围绕一个是“民营企业”,一个是“党建”,这两个关键词,也就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跟与建这个主题,跟大家一起探讨。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20**年7月,市委提出了以构建活力和谐企业为总目标,来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来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通过两年多的努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得到激活,全市上下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形成了“抓党建、筑和谐、促发展”这样一个浓厚的氛围,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得到加强,企业的发展也有了长足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从根本上说,是在座各位企业家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大家的思想疙瘩也解开了,不少人从过去对党组织不接受或勉强接受,逐步转向自觉接受。为什么大家思想疙瘩能解开?因为“活力和谐”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得到了企业家们的认同,“活力和谐企业”内涵很丰富,包含了三个方面:
第一是,发展充满活力,就是企业内部要素,特别是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匹配、配置,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第二是,内部关系融洽,企业内部人员,包括企业主、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融洽。
第三是,外部环境友好,能正确处理好企业与自然环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使企业具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市委提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得到了企业家的普遍好评。很多企业家讲,从“活力和谐企业”的内涵看出,它本身就是我们企业主想做的事情,既然党组织工作目标这么明确,党组织来帮我做,我没有理由不支持啊!所以,大家对党建工作的支持、配合力度比以前要大。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或从总体上看,企业家对党组织抓“活力和谐企业”建设这项工作支持的力度,比过去有进步,但是,总的来说还不够。分析一下原因的话,主要还是大家对如何自觉依靠党组织,如何主动运用党的力量,来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来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也就是对于党组织在“活力和谐企业”建设中的必要性、不可或缺性、不可替代性,认识不够,理解不够深。前不久,我应邀到北京大学作了一次非公企业党建的专题演讲,我在这个演讲中也讲了党组织在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得到了企业管理学专家和党建专家的充分肯定。那么,为什么说党组织不可或缺呢?有的同志会问,“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确实是“好东西”,我自己也可以做呀,我也可以交给企业的经营层、管理层去做,交给经理人、总经理去做。为什么你提出来一定要党组织牵头抓总?这个问题,我想把北大演讲的内容,在这里再说一下。这就是党组织在抓“活力和谐企业”这项工作当中,具有五个方面优势:
第一,党组织具有政治引导、组织保证的独特优势。
我认为,政治和经济是一对孪生兄弟,世界上没有一个能离开政治而独立运行的经济活动。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国家,我们一般也认为,是政经分离比较彻底、比较好的国家。就是这样的国家,其企业的生存发展也离不开政治的影响。从大的国际政治的关系讲,中美关系好了,美国那些和中国做生意的企业就“发”了;还有,原来美国和伊朗关系好的时候,美国的石油公司多“发达”,现在两国关系恶化了,石油公司的老板,就遭了厄运。当然,这是国际政治影响。在美国国内,企业的发展也同样受到政治气候的影响,那么,我们中国的企业,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如果你不懂得中国的政治气候,不了解中国的政治生态,要想办好企业,我想是不可能的。
在非公企业政治航舵的把握上,党组织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比其他任何组织优势要大。这是因为企业党组织,本身就是在中国执政的共产党的一个基层组织,他的基本职责就是在企业里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组织利用自己组织系统,在第一时间里把上面的最新精神传达到企业,向企业主和全体员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大政方针,确保企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个作用,是任何组织不可代替和无法比拟的。没有一个能够离开政治影响而独立运行的企业,在座的企业家,这一点应当都可以理解。
第二,党组织具有凝聚人心、激发热情的独特优势。
这个问题,理论上我就不讲了,举两个例子说明。前年我到企业调研,一位老总说到党组织的作用,非常感慨,跟我讲了一件事。他们接到一份外贸订单,时间要求非常紧,因为已经有一段时间压单子了,员工也都感到有点累,又快要过春节了,员工急着回去过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这张单子违约了,外贸业务会受到影响,以后继续跟这家客商做生意,可能就会有问题。当时,企业要求员工留下来加班,不回去过年。这时候,员工很想回去,一些人两年、甚至三年没回过家了,一听说春节回不了家就闹了,当时老板就非常着急。这个时候,企业党委站出来做工作,党委首先向全体员工说明完成这批订单,对于企业的信誉、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并号召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带头,党委还要求企业工会和共青团、妇女组织通过各自的渠道共同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党组织还与行政管理层、企业主坐下来商量,合理安排、调度好生产任务和员工报酬,最终圆满解决了这个事情。
再举个例子,每当台风来的时候,企业需要抗台抢险,要号召员工冲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保护抢救企业机器、设备和企业的财产,这个时候如果由老板发出这个号召,员工心里感到别扭。因为这个企业是你企业主的,企业主为了自己财产,说同志们冲啊!去保护啊!员工这种感觉就会很差。而党组织发出这个号召,保护企业的财产,这种尴尬就可以避免。
第三,党组织具有整合利益、化解矛盾的独特优势。
我们知道,当前非公企业处在各种利益关系交织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企业内部矛盾发展成为冲突时,必然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譬如,就拿普通员工这个群体来说,他们之间也有矛盾。我们大的企业都有几千人、几百号员工,来自于五湖四海,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域,他们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性不完全相同。这些群体之间,容易产生一些隔阂,引发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大起来会形成冲突,严重时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个一个小团伙,更严重的要形成各个帮派,XX帮、XX派等等。这些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会造成严重的干扰,这也是我们在座企业家最烦心的事。前段时间我在企业调研时,一位企业主跟我讲,有一次四川工人与江西工人吵起来、打起来,没有办法,根本解决不了。当时如果不是党组织出来,依靠党组织,他就根本没办法处理。
根据组织学的理论,企业是一个经济活动体,如果企业里面没有一个正式组织在那里开展活动,正式组织的声音较弱,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就会加强,声音就会上来。之所以产生这个帮、那个帮,非正式组织的活动比较猖獗,声势搞的比较大,主要还是因为你企业里正式组织,像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和妇联这些正式组织的活动比较弱。所以,要把这些非正式活动“压”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正式组织的活动开展起来。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党组织就是可以扮演这样一个正式组织的角色。《党章》还规定,在企业各种组织里面,党组织是起到领导作用的,领导工会、领导共青团、领导妇联。
而且,在企业内部,企业主与员工之间,客观上是会有矛盾的。当然,这些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党组织在化解这些矛盾也有独特的作用。工会组织代表劳方,维护员工的权益,是可以和企业主进行协商的。但是,当出现劳方与资方认识不一致的时候,一般来说,员工免不了会顾及到眼前的利益,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资方这时候也会单纯去追求利益回报。当双方出现一些矛盾的时候,党组织站在一个战略制高点上,来协调解决这个问题。在北大讲课时,有同志提问,说党组织和工会组织有什么区别。我说在书本上找不到出处,但是可以这么理解,工会代表劳方,而我们党组织在企业里扮演的角色,是站在战略制高点,作为一个总协调人,他不光光是代表劳方,也同时代表我们企业主。他不是眼前利益的代表,是包括企业主在内的全体员工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代表。一方面,当企业主的一些做法可能有点过头了的时候,党组织就去做企业主的工作,讲清道理,让企业主明白;另一方面,如果员工有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他也去做员工的工作。总的来说,使企业里面达到一种和谐,最终利益达到最大。
第四,党组织具有集聚人才、培育人才的独特优势。
非公企业要做强做大,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由于历史或者是现实的原因,企业里面的人才,往往更加愿意聚集到党的旗帜下面,而不是聚集到某个个人的名下。企业的人才在实现了温饱之后,往往追求精神生活,政治上会要求进步,而党组织就是他们实现自我追求的最理想的组织。有些员工在赚了钱之后,就会追求精神生活,需要自我实现,有的很想加入党组织。他们会想,今后即使不在这个企业,到了其他地方,作为党员,照样是响当当的。他们认为聚集在党的旗帜下,比聚集在某个人之下更有前途,因为总体上讲,企业里党员都是优秀分子。如果我们企业高高举起党的旗帜,更有利于企业集聚人才。
第五,党组织具有协调各方、整合资源的独特优势。
企业里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种组织,这些组织在法律上都是认可的,并且是我们党倡导在企业里建立的。这些组织如果靠企业主、靠企业行政管理层,是很难进行力量整合的,也不是很妥当。而党组织有这方面优势,因为党章规定,党组织是可以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通过党组织来整合企业里各种组织的力量,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刚才举的一些例子,党组织在企业面临困难的时候,一方面号召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带头,同时动员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共同参与,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另外,我们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有健全的组织体系。企业党组织作为执政党的其中一个基层组织,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庞大的组织体系资源,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比如说,企业与周边村居有点矛盾,就可以由党组织出面,跟村里党组织进行沟通协调,而且还可以找上级党组织,帮助协调解决。这样,比我们企业主自己出面,沟通协调处理,来得更有效。上面讲的五个方面优势,说明党组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话,我来**这几年,已经在各种场合讲过,这些道理都是浅显易懂的,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今天在场的企业家们,都是**企业家里的精英,大家平常都在学习,上一些企业管理、经济学课程,有的还在上EMBA,或硕士、博士课程。同志们见多识广,善于学习,思维非常活跃,非常敏捷,可能会感到不够过瘾,不够到位。有同志会讲,你能不能再深一点,从理论上再来进一步阐述,我们企业的发展与党建有什么关系?我接下去重点要讲的,就是从理论层面,从企业管理学来切入,探讨一下现代企业管理与党建有什么关系。
从1769年世界上第一家现代企业诞生以来,企业经历了220多年的发展历史,企业管理学随着时代变迁也在不断发展。在企业管理学发展的过程中,大概有三种管理模式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第一种模式就是以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为代表的制度管理模式,第二种模式是以企业文化理论为代表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第三种是以“企业公民”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式。接下来,我想就以这三种管理模式来具体展开,来分析探讨一下,企业党建工作在这三种模式中,到底能不能融入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第一问题:在制度管理模式中,党组织能实现与企业管理相对接、融合吗?制度管理模式也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
在企业管理中,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工序和服务的控制,加强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这种制度管理模式充满刚性,主要靠“硬控制”。比如说,做错了事罚款5块钱,是硬性约束手段的运用。企业制度管理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但很难规范人的心理。上班迟到要罚款,我不迟到,但是我上班以后磨洋工。还有一些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创新的、有创意的工作,那靠制度就根本没有办法了。也就是说制度只能规定底线,超过底线就不能发挥作用,就没办法。制度管理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特点,为我们党组织作用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们先探讨一下,制度管理是如何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空间的?企业的制度管理模式主要是由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组成。在20世纪初,企业管理采取的是科学管理的方式,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科学管理之父”美国人泰勒,卓别林演的电影“摩登时代”,就是当时美国产业工人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下,是怎么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工作的。他的主要思想是,认为工人是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把工人作为机器来看待,通过改进操作工艺和提高工人技能来增进工作效率,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就会认为金钱的激励,可以最大限度激励工人的积极性,当时,确实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后来发现,这个东西也不灵了,光靠金钱激励不行,因为把工人不是机器,工人是有思想和情绪的,要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还要研究工人的动机和需求,这就有了行为科学理论,主要思想是,认为工人是“社会人”,工人的生产率不仅是由金钱刺激,同时也会受到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等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必须要提高工人的“满足度”,要研究他的动机,要满足他的需求,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制度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制度硬性约束的基础上,很难驾驭员工的内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仅要靠抓好工人的“钱袋子”,同时还要抓好员工的“脑袋子”。所以,需要有一种柔性的管理,而党组织在这方面正好是有独特优势的。
既然制度管理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空间,党组织融入制度管理有什么自身优势?制度管理模式有两条主线,第一条主线就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水平,比如说改进工艺流程,改善生产条件;第二条主线是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生产积极性,这两条主线最终要落到人身上。既然制度最终是落到人身上,党组织就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后期提出,企业中劳资双方都要进行精神革命,强调劳资双方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利润的分配上,应该将注意力转向增加利润的数量上,把蛋糕做大,这就是所谓的蛋糕原理。只有将蛋糕做大了,才能使企业各方都受益。
许多企业都有很好的发展目标,但是,由于这些目标不是建立在蛋糕原理基础上,员工认为这些目标是老板制定的,不是自己的,所以员工的积极性很难发挥。精神革命,如果由企业主自己去做,员工就会感到,我拼命就是在为你卖命。而由党组织来推行精神革命,这效果就不一样了。就好像平时讲的,夫妻吵架、兄弟分家,需要由娘舅出来做工作是一样的。企业也需要有“娘舅”,我们说要进行精神革命、把蛋糕做大,由“娘舅”提出来,就比较顺、比较自然了。
党组织还能在企业的各个生命周期发挥重要作用。美国企业制度管理学家麦思迪认为,企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现实当中,企业的发展往往是波浪式前进,一些企业在衰退期进行蜕变,又开始新一轮的发展。据美国兰德公司统计,1955年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到现在只剩下了1/3了,企业总是有的在发展,有的在衰落。如何防止企业“衰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局外人”,来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摆脱困境。前两天我收到一个短信息,里面说,一个成功的人,需要有一个贵人相助;你想成功,要有一个人盯着你,这样才不会犯错误。我觉得这个短信蛮富有哲理。我们企业家成功后,百事无忧了,这个时候,你只要作为一个人,是肯定会犯错误的。所以,你身边最好有这样一个人,不断地提醒你、帮助你,敢于和你讲真话,敢于提意见。党组织就是可以起到这样一个提醒、甚至监督作用。企业党组织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站得高,看得远,角色又相对超脱,既置身于内,又置身于外,能看到企业发展的目标,厘清企业下一步前进的方向。
比如,在企业成长期,企业的最大风险是“长不大”或“未老先衰”,最主要的问题是容易掉入多元化陷阱,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创业者容易离散,企业人才缺乏,往往会走入合伙——红火——散伙这么一个怪圈。这种现象在**很普遍。在这个阶段,党组织通过帮助企业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培育企业文化,建立创业团队,教育引导企业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企业主从老板向企业家转变。
在企业成熟期,党组织也能发挥作用。企业成熟后,往往是企业主精神衰退的时候。如果说进入成熟期难的话,停留在成熟期、延长成熟期就更加难。这时,企业家觉得自己已经到达顶峰,想歇下来,出现厌倦心态。一旦陷入这样一种状态,企业就会衰退。这个时候,作为企业党组织,能按照我们党的要求,不断激励企业家去开拓创新,激发企业的危机感,防止企业老化。
党组织在各个生命周期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我们正泰集团的南总,他最有体会,我已经听他讲过几次,说正泰企业发展到今天,党组织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经常会缅怀正泰首任的党组织书记。当时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确实出现了一种“企业该朝哪里去、怎么做”这样的迷茫,这个时候,前党委书记吴炎同志,对他谆谆教诲,使他走出了迷茫和困惑。因为这个原因,正泰集团的股东和员工至今依然铭刻在心,每逢清明节,公司领导都带着员工来到他的墓前,深深怀念他。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现代管理模式中,党组织能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吗?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的奇迹引起了美国学者的震惊,他们通过两国企业的比较,从理论上总结那些在日本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参照本国企业的一些成功经验,建立起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如果说,20世纪企业是从经验管理进化到科学管理,21世纪则是从科学管理进化到文化管理的阶段。从管理本身意义上来看,文化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管理手段。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有一本著作,叫《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起着重大的作用,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我们通常说的文化力,企业文化力有六种,一是导向力,第二是纽带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凝聚力,第五是激励力,第六是辐射力。这六种“力”,也可以叫六种功能。企业文化的这六种力量、六大功能,在企业发展中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为什么说企业文化很重要?为什么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我不想用大道理来讲,就以企业家经常碰到的四个问题来回答:
第一问题,为什么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企业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流星”企业都是产品成功型企业,也就是凭借企业家的胆略和敏锐,抓住某个机遇、某个产品、某个项目、某种稀缺资源使企业迅速做大,但这种成功并不等于是企业的成功,而只是企业家的成功,更谈不上企业的持续成功。企业要走向持续成功必须在文化层面上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要寻找持续存在的理念。赚了一笔钱以后,我可以去买房子、去游山玩水,去享受啦,我为什么还要办企业?企业办得好,还要不要做下去,要不要做大做强?无所谓啊,做不大做不强也算了,我有钱了,可以享受人生了。解决企业持续存在的理念,也就是要重新思考和确立企业的使命、追求、愿景和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导向,这就是文化的导向力。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企业高层与基层难以达成共识,并存在沟通障碍?这也是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创业时期,企业规模不大,几十号人,老板身先士卒,并与下属打成一片,你要有什么想法,他们都知道了,下属能充分领悟到老板的意图。但随着企业发展,老板逐渐进入“上流社会”,并与员工拉开距离,老板讲的话大家越来越听不懂、悟不清;而老板则发现下属“不太灵光了”,思想跟不上,行动总是慢一拍。对于成长型企业,如何实现高层和中层、乃至基层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必须建立一个共同的语言系统,即企业文化的传递系统,使企业上下各个层级,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基本理念达成共识,这就是文化的纽带力。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企业分权、分利就会分心?原来大家目标一致,同甘共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这也是中国企业家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凭借自己个人的能力已经管不了了。大家都学过管理,一个人最有效的管理范围大概是十几个人,这时效率是最高的,每个人在干什么你都清清楚楚;到50人的时候,这个效率已经减退下去了,但你还能一竿子插到底,哪个员工在搞些什么,你还清楚;当超过100人时,你就需要分权,必须要通过层级来管理了,否则你是没有办法直接管理的,你搞不清楚员工在干什么,“磨洋工”你也不知道。一旦分权,这里马上就遇到一个问题,可能就会“分心”,甚至形成“诸侯割据”的这种局面,最后与老板分庭抗礼。前次,我和**的一些企业家一块儿出国,飞机上我问一个企业家,你企业怎么管理的?他说尽管企业发展也蛮好,有了一定规模,但管理得很辛苦,老婆、子女全家人都在企业里,天天盯着,一不留神,就会出乱子,又不敢叫别人来管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企业家凭借自己的能力已经孤掌难鸣了,这个时候,企业需要通过分权和层级管理,来提高管理水平。但一些企业家就怕,如果权力一分的话,到时候或者业务会分出去,或者控制不牢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主要是企业主与管理层所追求的目标存在差异。通过企业文化的作用,形成了全体员工一致的价值目标,形成了一种理念,将管理层和员工的目标统一于企业的战略,大家都围绕它来做,从而产生牵引力与约束机制,这就是文化的约束力。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企业待遇很好但仍然留不住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只有融入企业文化才能如鱼得水。很多企业用待遇留人,但待遇顶多能留住人,而留不住“心”,因为优厚的待遇,无法弥补自身价值无法实现所造成的心里缺憾。所以企业不能光靠待遇留人,当然了,待遇是最基本的,但光有待遇是不够的。我在杭州碰到一个著名律师,许多事务所高薪聘请,他一直没有离开现在的团队,他和他的合伙人,都喜欢呆在这个团队里,他们说这个企业创造的企业文化有很强的吸引力。这说明,企业还要靠企业文化来留“心”,这就是文化的凝聚力。
实际上,文化竞争已成为现代经济竞争的核心,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的。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发展如果仅靠产权制度和物质利益为纽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能动的力量,它会把每个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向着目标前进,形成一个合力。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呢?
第二,活力和谐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判断一种企业文化是否先进,主要看它能否促进企业发展,能否凝聚企业各方的积极性,能否让企业在复杂的外部竞争中游刃有余地生存。活力和谐不仅是企业发展的目标,更是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活力和谐不是装点门面的,是企业文化的应有之义。我们就从三个方面,分析活力和谐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它的生命力的具体表现:
“活力和谐”文化能充分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企业的活力体现在综合竞争力,没有了竞争力,企业就无立身之本。活力和谐能让企业形成一个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消除企业内部各种摩擦和内耗,让企业的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和谐高效地运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创造最大的财富,使企业做大做强。“家和万事兴”,消除了企业内外矛盾,企业才能发展。“活力和谐”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创造力。“活力和谐”是一种创造力,能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使企业成为创新者的乐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活力和谐”文化能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凝聚力。活力和谐是“导向器”。实践证明,活力和谐的理念已经得到了企业员工的认同。一旦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就会有导向作用,员工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企业。活力和谐又是“发动机”。企业管理首先要感动员工,才能感动“上帝”,才能“感动”市场。重视员工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员工精神需要的满足,营造员工充分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环境,从思想上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调动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力和谐又是“吸铁石”,能够把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等全体员工凝聚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让全体员工在精神上寄托于企业,在情感上依恋企业,在行动上忠于企业,与企业风雨同舟,休戚与共,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紧紧地联系起来。
以上讲的是企业内部的和谐,企业外部是如何能实现和谐的呢?
“活力和谐”文化能推动企业间和谐有序地创业。**经济是“块状经济”和“链条经济”,比如说我们永嘉、鹿城的皮鞋产业带,形成了生产皮革、鞋扣、鞋带、鞋根等皮鞋构件的产业链,“块状经济”和“链条经济”最大的特色就是共生、共赢、共命运,集群内企业比邻而居,最需要有这样一种和谐有序的竞争环境、创业环境。活力和谐的企业文化,追求的是企业内外的共同和谐,互惠共赢,促进企业集群的和谐发展,防止出现恶性竞争,恶性竞争会使企业成本上升,侵蚀企业利润,最后造成两败俱伤,甚至过度的竞争还会导致企业主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前段时间,报纸上就登了一起企业家雇凶杀另一个企业家的案件。
活力和谐作为企业文化很好,那么由谁牵头来做?我们党组织就有这方面的优势。
3、党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能互相促进,有很强的互补性。企业文化的内涵表明,企业先进文化建设必须由党组织来领导,由党组织来引领。首先,党的先进性能促进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在今天这个文化制胜的时代,能不能用先进的思想打造企业文化,关乎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实践证明,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应该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并且要汲取党的先进思想。
活力和谐的企业文化,它首先来源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又汲取了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也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倡导企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节约资源,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正确引导企业员工做一个对企业、对社会有用的、有价值的人;再一个,融入党的先进文化。把我们党的集体主义和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能促进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让企业员工在思想上认同企业,形成爱岗敬业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企业兴员工荣,企业衰员工耻”的理念,自觉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其次,党组织能够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如果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宣传和创建一种纯粹为老板服务、为少数人谋利的企业文化,就不可能凝聚和发挥全体员工的热情和干劲,这种文化就得不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和支持,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文化。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也是共产党先进性的一个内涵,在党的正确思想指导下创建的企业文化,也就是以我们党建文化来统领企业文化,就能够保证企业文化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符合国家、民族利益,对企业员工具有号召力,对社会具有感召力。
再者,党员是优秀企业文化的表率和实践者。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寻求建立一种更完美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减少对规章制度的依赖,依靠企业精神来影响员工,让员工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发挥他们的潜能。企业文化这么很好,具体在工作层面去推动建立时,这就需要一批骨干来示范带动。
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们的共青团员,大部分是企业里面的骨干,是企业里攻难克尖的主力军、重要岗位的顶梁柱,是先进文化的践行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批同志带头,来实践我们党所提出的工作目标,建设活力和谐企业,必定能带动全体员工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力量。一支有理想、有知识、纪律严明、朝气蓬勃的企业员工队伍和先进的企业文化,与雄厚的经营资本结合起来,企业就能做强做大。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在企业社会责任模式中,企业发展与党建有共同价值基础。在座的各位都是**企业家的优秀代表,你们的企业都已经上了规模、上了档次,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路子,可能大家或迟或早都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下一步会往哪里去?现在的财富,到了吃不完用不完的时候,你的奋斗又是为了什么?自己的企业现在还只是简单的赚钱工具吗?当这些问题在我们脑子里出现的时候,说明我们的企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在这个关键的阶段,对企业家而言,要引进一个新的管理理念,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
从企业管理学的理论看,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到了90年代,现代企业管理引入了“经济伦理学”,也就是企业管理道德,它主要是指企业不仅是“经济人”,也应该成为“社会人”,将企业人格化,所以又称“企业公民”。从现实来看,今天**的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层次,决定了我们要转型,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就是“企业公民”阶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不断地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往往忽视了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这几年发生在我们身边比较典型的,媒体上报道的,如伪劣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黑煤窑事件等,集中反映出道德的沦丧、良知的泯灭,确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忧虑。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企业必须面对社会责任,以公德、诚信为基础,重新打造企业的价值观,使之成为合格的企业公民,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立足于社会,企业只有做到“以德服人”、“以德治企”,做大做强做长就具备了条件。美国企业管理学家研究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社会责任承担好的企业,平均经济指标比社会责任承担差的企业要好得多,他们进一步具体分析了一些投资基金,社会责任意识比较强的投资基金,这些基金明确不投资武器、核能、烟酒,因为他的公众形象好,它们的业绩高于平均水平值。
首先,我们要指出,社会责任理念是企业成功的基石。我们一些企业主,总习惯地把企业当作自己随心所欲的一个工具来对待。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企业短期的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但是企业持续增长的源泉,却只能从人类几千年来的价值公理中追寻。国内一些经济学家,对一些百年老店的调查,发现他们的第一代创业者都带着很明显的理想主义的色彩来创业,倡导社会责任第一,企业利润第二。海尔集团被认比较成功的企业,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财富》全球论坛会上发言指出:“利润和企业社会责任不是一种对立关系、博弈关系。一般情况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这是企业的本能。但同时,企业承担着必要的社会义务。这种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关系构成了企业理念的基础。”海尔现在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企业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其次,我们要明确,党组织能够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理念。企业发展进入“企业公民”阶段,企业往往比较大了,船大调头难、速度快了有惯性,光是靠一个咨询公司来帮你理一理,是解决不了问题。这时候企业需要有一个“良医”,这个“良医”就是党组织。因为党组织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理念,党建工作的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是一致的。为什么党组织就是良医?原因有两个,一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党的理念是相一致的。党在近阶段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新理念,都可以成为企业的目标。二是由党承担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大家知道,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党近阶段所承担的重要历史任务,企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细胞,企业党组织具有引导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合格“企业公民”的重大义务,企业中其它组织没有这种觉悟和能力,也没有此类责任和义务。
最后,我希望,**的企业要率先成为合格的“企业公民”。今年5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全国人大代表与优秀企业家高峰论坛”,主要探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并在全国范围内评出了10家企业和10名企业家,分别授予“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和“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荣誉称号,在企业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我们**,市委、市政府决定,为了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鼓励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合格的社会公民,将从今年开始,每年在全市企业当中开展“活力和谐企业”评选活动。现在企业评比各种荣誉比较多,像“重质量守信誉”、或“产值超亿元”,“纳税”、“诚信”企业等等。这些都是单项的荣誉,如何反映企业的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发展活力,需要有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市委、市政府把“活力和谐企业”作为企业最高的荣誉,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全面反映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水平,包括产值、税收,包括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包括企业内部关系是否和谐等。活力和谐企业的考核指标有多项,有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科学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效率、自主创新、纳税情况、企业在行业中的排名、著名商标的拥有情况、各种认证的情况、员工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劳动合同的签订率等等,这些指标全面反映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活力。其中党建工作20分,但这20分是关键的20分,是最基本的“门槛”分。如果达不到16分,即使其它的分数再高,也没有用,当然,我希望在座的企业20分都能拿到。
今年全市总共评50家,其中20家是首批“活力和谐企业”,另外30家作为“创建活力和谐企业先进单位”。希望在座的企业家积极参与,率先成为“活力和谐企业”,或者是“活力和谐企业”创建先进单位。
今天这个讲座,无非就是论证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关系很密切,归结起来就是,党建是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所以,我希望各位企业家要主动依靠党组织,自觉运用党的力量,来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当然,我作为党的组织部长,我的着眼点,可能是除了你们所关心的企业发展之外,更关心党的建设。我的一只眼睛是盯在企业发展上面,因为企业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党在微观层面上就是要推动企业的发展。但另外一只眼睛,当然是要紧盯党建,推动企业党建工作,这两只眼睛盯的目标最终是一致的,党建工作搞好了,也促进了企业发展。党建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东西,这是西方企业管理学从来没有探究过的内容。西方的管理学家会感到奇怪,党是政治组织,党建说白了就是政治组织的自身建设问题,而非公企业是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怎么和企业这样的经济组织搞到一块了呢?对老外来说,会觉得是不可思议的问题。但这就是中国特色,党建是我们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当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我们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这是一个人类从未有过的实践。明智的企业家,就应该主动去探索,如何依靠我们党组织来加强企业管理,来构建活力和谐企业。
那么接下去你们要做的,就是支持党组织,给党组织负责人一个更加宽广的舞台。我到企业调研,与企业主聊党建,我就问他,你这个企业里党建工作怎么样,党建工作重要不重要?有的企业主跟我讲,党建重要,党员在企业里个个都是生产骨干,表现都非常好,台风来了他们去抢救,紧要关头冲在第一线。我接着问他,怎么样支持党组织?他说前两天刚好是清明节,党员去扫墓,车旅费给报销了,回来还请他们吃顿饭。你说重视党建吗?当然也是重视。但是他做的这个层面,我的感觉主要还是停留在党员个体作用发挥上面,对党员个体作用发挥他是认可的,认为党组织很好。我就再问,你的党组织书记在哪里?他说在哪个车间里面,有的甚至在管传达室。当然,我们说与没有党组织的企业比,已经建立了党组织,这是一大进步。但关键是,我们要如何依靠党组织来促进企业发展。
如果说一个企业党组织书记,你没有给他创造条件,不给他提供一个平台,你叫他去管传达室,依靠党组织来促进企业发展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因为我们讲,党组织是活力和谐企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非公企业文化的引领者,所以党组织负责人必须要有与此相称的一个地位。当然,反过来讲,对党组织书记的素质有了一个很高的要求,除了懂得基本的党务知识之外,还必须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必须要会做思想工作,要有比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因为你是在企业业主、管理层、员工,还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个层级和各种组织之间的总协调人。
讲到这里,我们企业家就会问,这要求蛮高的,这样的书记我到哪里找去?我想,只要你们认识到这一点,党建对企业管理有如此之重要,你的认识提高了,人才是会来的。办法很多,你可以高薪聘请,或者企业里面有好的苗子,也可以培养。我们在座的企业家都是大浪淘沙,在实践当中成长起来的,和你们一样,企业里面也有具备这样素质的人。如果有了这样一位“高手”,他虽然不去管具体的生产经营,但他会把整个企业,像“机器”一样调整到最佳状态,每个地方都最润滑,摩擦系数最小,他让党员去带头示范,使企业全体员工保持非常高昂的斗志和工作激情。这样的本事,可不是小本事。有这样本事的人,你给他当个常务副总,或者是当总经理,不会有什么过头的。因为,重大的经营决策,还是掌握在企业主、董事会手里的。
我讲了这么多,主要是解决大家的认识问题。这不只是为我自己讲话,不光是为了抓好党建工作,说到底是为你们好,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最近市委决定,从市本级机关里抽调50名优秀后备干部,各县(市、区)也会抽调一批人,到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进一步推动“活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我希望今天在座的企业家,都能够为探索中国特色的非公有制企业新的管理模式,用党建引领中国企业管理做出贡献。
- 上一篇:发展委效能建设承诺书
- 下一篇:普通话大赛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