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信息能力建设交流
时间:2022-11-22 09:44:00
导语:党信息能力建设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不仅成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它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能否提高党执掌信息的能力,从而科学、充分地运用互联网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本身也是我们党执政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党必须主动地顺应信息化潮流,充分认清互联网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地位,注重发挥其积极作用,努力抑制其消极影响,使互联网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此,必须从三个层面下功夫。
一、主体素质层面: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信息素质
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党员干部,党员干部信息素质是我们党执掌信息能力的关键因素。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明白网络技术,熟悉网络设施手段,掌握网络媒体,而绝不能甘当“外行者”和“门外汉”。适应信息化的需求,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信息素质的培养。
1、注重对党员干部信息观念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党执政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执政党职能的有效履行,有赖于适时、准确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信息及信息网络已成为现代执政党重要的神经系统,我们须注重对党员干部正确信息观念的培养,使他们强烈意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力量”,离开及时、准确的信息,执政将举步维艰。要引导党员干部勇于学习各种新的信息技术,善于用新的信息技术为更好地执政服务。在意识中不要存在马克思主义与网络相距较远,或者说网络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之类的观点,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也是建立在现代科学进步的基础之上的。恩格斯说过,科学发展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当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信息在现代政府管理与服务中的价值和作用时,他们就会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将信息适时地转化为社会财富,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2、加强对党员干部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能力是指人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他们熟练应用、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提高他们快速获取信息和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本领,才能提高他们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手段进行管理、提供全新服务、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要加快建立党员干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制度、统一标准和培训大纲,编制一批高质量的实用培训教材;将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培训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教学计划,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党员干部进行在岗培训,充分利用院校教育资源,开展相关培训;制定公务员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等级考核制度,将该考核纳入公务员业务考核范畴。
3、加强党员干部信息道德的培养。在执政信息化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既是信息生产者、加工者,又是信息传播者、使用者,他们是否严格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是否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保守商业秘密、维护信息安全等都事关执政效果的好坏,因此要强化他们的信息道德教育,使信息道德规范内化为他们的信息道德品质,使他们能够严格自律、自觉践行信息道德义务,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二、运行机制层面:把信息化建设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及转变政府的职能结合起来
信息化过程提供给党和政府的不仅仅是一项工具,它所带来的是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的变化。党执政过程中运用信息化并不是意味着只是购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或是开发一个信息系统那么简单,它包括了从管理到运作的规划,从资源整合到政务物质流、信息流重组与创新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把信息化建设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及转变政府的职能结合起来。
1、加强和改进党务管理,提高党务工作的权威性、可操作性和经常性。这是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高新技术为推动力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党建和党务活动积极吸收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方法,提高党执政的工作效率,增强党的工作科学性,就尤显重要。这就要做到:在党的各级组织进行决策时,要灵活地运用系统工程的运筹学理论和系统方法的优化原则、整体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可靠性原则、预测性原则,以增强党组织决策的正确性;在党员干部队伍管理中,要运用系统控制论的原理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预见性;在党员教育中,要利用各种先进的影像技术、传媒技术来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质量;在党风治理中,要运用控制论基本原理和方法,标本兼治,探索和形成切实有效的党风党建新思路和新途径。
2、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政府工作最根本的职能主要有两项,其一是推行政令,其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在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最终选择了服务职能,实现了由过去重管理轻服务“以政府为中心”,到开始注重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需求为中心”的转变。中国的政府管理改革离不开国际公共行政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时代的特殊性,但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们一直没有能够科学的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管理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施政需要符合公众的意志和愿望,使政府行为更加取向公众化和以“顾客”为中心,建设一个顾客导向型政府,而不是将一个职能错位的行政系统搬到网上。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能够由市场解决的问题,要尽量用市场方式进行解决,政府要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在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时,要实现政企分开;在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时,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将政府的一些职能交给中介机构。同时,还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整合行政组织,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机构的设置必须以政府职能的科学配置为基础,要建立政府规模控制的有效约束机制,而在行政组织的整合方面,还要充分考虑电子政务所带来的新问题。
三、资源建设层面:充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需要的网络资源
主动建设好网络资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执政党资源建设层面可以分为两项内容,一项是意识形态资源,另一项是民主效率资源。
1、建立党的网络传播主阵地,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宣传的强势。要建立党的信息数据库,建立具有鲜明政治立场与观点的宣教网站,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党报党刊开设网络电子报刊,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通过专门网站网页或信息报道等形式链接到网络媒体上。积极创办和统筹规划新闻、外宣、宣教等网站、页面,扩充网络宣传内容,在网上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准则,保证党和国家的思想文化在中文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坚决抵制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粉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我党在新时期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还要开发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软件,使宣传中华文化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利用网络媒体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以民主效率为目标建设好网络资源。一个网站,能否吸引网民浏览,关键在于信息量和权威性。各级党组织建设的网站,应该充分利用其权威性,把各级地方党委的重大决策、反腐动态等群众关心的信息以及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及时汇集起来,为查询有关内容提供方便的链接,以供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浏览。第一,要加强党和政府各级组织机构网站的自身建设。要组织编制信息资源建设专项规划;启动建设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第二,要加强各级党组织网站的网络化建设。目前,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网络的联网工作进展较快,各地政府部门及其下属机构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网络,这对于提高网上信息利用率和办事效率都是很有帮助的。与之相比,党组织网站的建设还不尽如人意,各自为政的情况较突出,今后应考虑把同一党委的下属部门联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使其涵盖党的方针政策宣传,重要文件查阅,党的组织、宣传、干部培训等各项工作,从而构建起一个涵盖范围较宽、功能较全、权威性更强的党务网络系统。第三,加强网上监督、网上民主资源建设,不仅使各部门和广大党员、群众能更便捷地通过网络办理一些正常业务活动,如审批、交费、参选等事宜,而且也要便于党员、群众更快捷地向党组织反映情况,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情况进行监督。各级党组织可以通过在网上建立诸如“党员110”之类的网页来解答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方便广大党员及时向组织反映情况。在党建网站上开办党务工作论坛,创办党务信息专刊,如公示拟任、新任的干部等,可增加各级党委决策的透明度,使广大党员干部更方便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和监督权利,保证党的政策可以在基层中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这方面的效率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会得到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