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
时间:2022-11-21 05:06:00
导语: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关键在于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又根据我国具体实际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个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基本原理的根本要求。
物质的客观性及其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辩证唯物论的重要原则。坚持这一基本原理,首先要在“实事”、“务实”上下功夫,就是要解决主客观相统一的问题,在实际的基础上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生产力水平、经济体制、人民生活、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是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的光辉典范,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辩证唯物论认为,意识并不是纯粹消极被动的东西,它一经产生,就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对物质世界的发展进程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坚持这一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则,要在“求是”、“求真”上下功夫,就是要深刻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并根据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提出正确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是关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从多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固有属性,客观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始终把发展作为主题。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形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变化演进的根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开辟了运用唯物史观观察社会历史、解决现实实践问题新境界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发展的价值追求理论,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就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理论,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基础和强大动力。
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发展的目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成功解决了当代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是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典范
唯物辩证法认为,系统性是事物的根本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系统性的有机整体,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发展的系统性特点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个总体布局的思想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有机体的系统性。科学发展观蕴含和体现了丰富的协调发展思想,比如,强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等。这些都集中反映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协调发展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运用矛盾观点而形成的矛盾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实际上就是要正确处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五对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快速同社会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生态制约之间的矛盾,等等。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发展问题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和平外交政策,为解决我国发展问题创造良好条件。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是要求我们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明确了追求政绩的价值取向、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党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推进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就是要求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树立和体现正确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就是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谋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政绩观,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政绩观;树立谋求全局协调发展的政绩观,克服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狭隘政绩观;树立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克服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党员领导干部正确政绩观的根本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
- 上一篇:中国化进程理论特色交流
- 下一篇:提高党委领导经济交流
精品范文
10科学课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