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进程理论特色交流

时间:2022-11-21 05:05:00

导语:中国化进程理论特色交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化进程理论特色交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创新过程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是一个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理论创新的党

3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前。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号召:“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学习什么?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这就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起点。

1987年9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系列要求,还提出了“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并且“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新要求。

第二阶段: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11月党十六大召开前。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以此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深刻论述,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并且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9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新的概括,并且写进了党章,确定了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第三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以来。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报告中提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2007年10月,在十七大报告中全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为谁发展、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上的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性,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实事求是的实践性,以人为本的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性。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是改革开放30年取得伟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定性,首先体现在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这就是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

与时俱进的创造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特色,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造性。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鲜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先后创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基本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实事求是的实践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以人为本的人民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人民性。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的问题,并且提出判断改革开放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其中之一是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反复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